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四川藏区巴塘地方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治洗礼。她有过一双儿女,晚年与她相伴的却是毫无血缘关系、对她孝敬有加的女儿与外孙女;而与之失散50年的亲生女儿却因一篇报道在53年后聚首于成都。  相似文献   

2.
来自康区的邓珠拉姆老人有一个藏汉结合的家庭。就像当年跟着马帮走出大山一样,她历尽坎坷也收获成功: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藏族女教授,桃李满天下;精通藏汉两种文字的专家学者,著作和译作颇多;当过国大代表,经历了政治洗礼。她有过一双儿女,晚年与她相伴的却是毫无血缘关系、对她孝敬有加的女儿与外孙;而与之失散50年的亲生女儿却因一篇报道在53年后聚首于成都。  相似文献   

3.
正李锡书(1756—1830),字洪九,号见庵。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西河沟村之书香门第。李锡书自幼好学,尝诵读"对偶声律之文",12岁应童子试。因其文采斐然、成绩卓异,时任静乐知县,浙江海宁进士。陈景星(号琇容),深爱之,赠诗表达他对少年李锡书的赞誉和勉励:李家玉琢好儿郎,也解吟来急就章;莫负老夫心盼盼,春风早占一枝香。李锡书的父亲李珥17岁就考中雍正七年(1729)己酉科文举人,乾隆十四年  相似文献   

4.
王勋成 《文献》2004,(4):122-133
清张澍编辑的《李尚书诗集》收有李益写的《从军诗序》,序云: 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成多军旅之思.自建中初,故府司空巡行朔野;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五原四五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  相似文献   

5.
李元度是湖南平江县人,18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在民间有神对李的美誉。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关于他的轶闻趣事。四川一个姓刘的秀才久慕李元度的才名,专程去平江拜访他。李元度便想试试他的深浅:树大桠多,不留无毛之鸟。刘秀才一听,这  相似文献   

6.
正共产党曾经讲他是土匪,国民党又把他当成共匪。他既打家劫舍又抗日杀敌,既与共产党为敌,又与国民党作对。当地人说他是侠士,外地人称他为强盗。他叫李松寿,湖南安仁县县志中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匪侠"抗日显身手李松寿,宣统己酉年(1909)出生在湖南安仁县承平乡祠堂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成为孤儿。为了活命,他讨过饭,做过小偷,学过扒手,从小练就了一身胆量。十一二岁时,因犯下偷食宗祠祭品之罪,被李氏族人用铁链  相似文献   

7.
刘静 《神州》2012,(25):79-79
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基于藏汉双语电磁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对藏汉双语电磁学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唯有建设藏汉双语电磁学教材,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电磁学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为西藏自治区培养应用性的科学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电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军 《湖南文史》2011,(5):63-65
李元度是湖南平江县人,18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在民间有"神对李"的美誉。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关于他的轶闻趣事。四川一个姓刘的秀才久慕李元度的才名,专程去平江拜访他。李元度便想试试他的深浅:"树大桠多,不留无毛之鸟。"刘秀才一听,  相似文献   

9.
李更生传略     
李更生,名荃,一八八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少年时代之李更生,虽然当时家境并不宽裕,但他天资聪颖,加之苦读力学,因此进步很快。一九○二年,李更生进入新办的江北高等学堂学习,由于受当时教育救国思潮影响,痛感中国教育事业之落后。遂决心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一九○六年,李更生应皖中当局之聘,历任繁昌、宣城、太和等高等小学校长,一九○九年冬辞职返回淮阴。  相似文献   

10.
我和萧三于1934年相逢,距今已有60多年的异国爱侣生涯了。 那是1934年10月底,我作为一个德国的旅游者前往苏联,在那黑海之滨的苏联作家疗养院所在地加格里的一天午餐时,与我同桌的是一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很可亲的中国人,他就是38岁的诗人和作家萧三。我们一见钟情。几天后的11月8日是我23岁生日,一大束深红色的玫瑰花就是他那深情的爱情表白,它决定了我以  相似文献   

11.
《王贵与李香香》发表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被称作“中国诗坛上一个划时期的大事件”、“人民诗篇的第一座里程碑”。但它的问世却几经周折。《〈王贵与李香香〉发表的前前后后》即为我们揭开了当时那鲜为人知又曲折动人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是北宋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有关著作中,对其哲学思想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其闪射着唯物主义精神之花的经济思想研究似乎尚少。本文试对李觏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均田平赋论、理财论、农商关系论等)加以论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觏出生在江西建昌军南城一个破落的衣冠之家。少年时代他发愤攻读,常常鸡鸣而起,更深不眠。既把富贵寓于读书之中,又把康国济民作为誓志不逾的夙愿。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十三岁的李  相似文献   

13.
藏汉儿女间美好的爱情故事流传一千多年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一代代藏汉儿女的爱情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14.
提起40年前——1963年的那场洪涝灾害,50岁以上的人无不记忆犹新:今63岁的藁城市南董镇南大章村民董银同说“要不是紧急打起了护村堤埝,村子不知要受多大灾”;56岁兴安籍干部武小果说:“只记得那水,平地1米多深哪”;而现年70岁时任县水利科副科长的李英山更是动情:“那真是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呀……”据《藁城县水利志》记载:“1963年,是历史上罕见的洪涝年,8月4日至9日连续6天降雨691毫米,滹沱河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15.
天秀  澗瑩 《文物》1963,(10)
李(魚單),字宗揚,号复堂。他的生年,各书未見記载,实为研究者之憾事。南京博物院藏有他一幅水墨牡丹,自题詩云:"李生七十白发翁,不拈粉白間脂紅,洛阳一片春消息,尽在濃烟淡墨中。空钩却是連香白,魏紫姚紅浅淡中,多少兰花空谷里,墨濃如漆是深紅。乾隆十八年四月复堂懊道人李(魚單)。"有人以該詩首句之"七十白发翁"为根据,认为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李(魚單)为七十岁,以此上推,他  相似文献   

16.
刘桂雪  刘海英 《沧桑》2009,(5):200-201
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在对藏族学生进行培养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分析藏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基本情况,初步形成"内地西藏班(校)藏汉同班教学"新模式,积累了藏汉同班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司徒文 《文史精华》2009,(10):14-20
新中国的60岁诞辰就要到来了,一种神圣、敬仰、热爱、自豪之情充满心胸。这不由使我想到40多年前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度过的几个国庆节,因为那毕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代。抚今追昔,真是让人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0,(2)
<正>吴汝煜、胡可先《全唐诗人名考》有一条关于张籍和《节妇吟》的材料:"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司道当为李师古之讹。"并注明其依据是卞孝萱先生的《张籍简谱》。  相似文献   

19.
法家政治与秦的兴亡李沛明秦国在极短的时间内攻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崛起之快,令人吃惊;但仅维持15年即灭于农民起义,其倾覆之速,亦令人瞠目。中学历史教材中,论秦之兴,以商秧变法的作用为其因;述秦之亡,则以秦的暴政为其源。这对...  相似文献   

20.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始建于1952年,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重点学科。半个世纪以来,共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四千余人。学院现设有藏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藏汉双语旅游管理、双语文字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现有本科及研究生3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