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包括学前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为了孩子能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自由呼吸,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宋莉 《南京史志》2024,(6):18-20
<正>幼儿园与小学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连贯性至关重要。这种连贯性通常被称为“幼小衔接”,是近年来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关注的热点之一。幼小衔接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衔接,更涉及幼儿个性、兴趣、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如何有效地实现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之间的平滑过渡,以促进儿童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建英 《南京史志》2022,(34):32-33
<正>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两个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机构的衔接,而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则是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因此,幼儿园不但要做好大班幼儿入小学的“幼小衔接”,而且要做好幼儿新生入园的“家园衔接”。幼儿园新生入园的“衔接”工作不能停留在“外衔接”和“内衔接”,重要的是幼儿个体的“自衔接”。  相似文献   

4.
华珍  顾燕 《南京史志》2023,(23):85-86
<正>一、幼小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现在一日生活中(一)良好的收纳习惯从早上带着自己的物品自主入园,自主归放物品,自主拿点心;到午休时独立穿脱衣物,叠衣服,整理床铺;区域游戏时自主拿取游戏材料,根据“五常法”自己分类、有序归放材料;离园时整理好自己要带回家的物品,将自己的桌椅摆放整齐……这些良好的收纳习惯已能够让幼儿独立整理自己的文具和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5.
彭露露 《南京史志》2022,(12):61-62
<正>良好的适应性是幼儿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从学前阶段进入小学阶段的幼儿而言,能否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与生活,是影响其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课业压力和学习压力的递增,从学前阶段过渡至小学阶段的幼儿对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性逐渐成为难题,逐步凸显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笔者探究当前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推动幼小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6.
葛红娟 《南京史志》2022,(24):12-14
<正>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是帮助孩子从幼儿启蒙教育顺利进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转折,对幼儿而言,更是人生新的阶段的开端。从幼儿园迈入小学,由于生活环境、教学目标、人际关系的剧烈变化,幼儿往往难以快速适应,以致产生厌学心理,对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幼小衔接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的学习生涯与身心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基本概念幼小衔接是连接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的教育过程,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马云 《南京史志》2023,(10):30-31
<正>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也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和挑战。自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来,“以儿童为本”已经成为幼小科学衔接的共识。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探究,旨在促进“以儿童为本”的幼小衔接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全新的文化融入视角展开研究,以此进一步丰富幼小衔接教育理论体系,充分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从幼儿的思想、能力、经验、思维等层面做好过渡准备,有目标、有侧重地完成衔接。一、幼小衔接活动与幼小衔接需求的现状调查(一)幼小衔接活动现状在幼小衔接教育开展前,幼儿园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比较缺乏,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黄英 《南京史志》2022,(24):30-32
<正>当前幼小衔接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对于幼儿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成长、未来学习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幼儿园、教师要积极落实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解决“小学倾向化”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体现出幼小衔接工作的德育价值、优势,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提出:“要遵循全员行动、全程落实、全面适应的‘三全’原则,科学做好入学适应工作,让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小学生活和学习。”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与一墙之隔的小学成为首批“江苏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在“三全”原则视域下,我园检视、反思自身幼小衔接工作,坚持儿童为本理念,紧扣《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扎实推进结对试点实验工作,科学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等教育教学活动,创生科学衔接教育生态,促进幼儿和谐地发展身心。  相似文献   

11.
李玮玮 《南京史志》2023,(20):90-91
<正>一、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使其成为乐于探究的人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入学准备的核心在于真正落实《指南》精神,我们将其作为幼小衔接中入学准备的关键抓手,希望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获得各种有助于其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所必需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2.
唐志 《神州》2013,(32):55-56
幼儿园到小学1、2年级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的很多儿童开始丧失绘画的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的情绪,对此老师应该充分分析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做好美术的幼小衔接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结合幼小衔接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采用灵活且多种多余昂的教学方法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教学实践来促进儿童对绘画的学习兴趣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周瑾 《南京史志》2023,(35):27-29
<正>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衔接,是人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幼小衔接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适应甚至往后的健康成长。本文中,笔者对幼儿园与小学、家庭、社区等多方联动衔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立足教研,推动多向衔接(一)沉浸调研:聚焦“观念如何向实践转化”,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夏菲 《南京史志》2023,(30):80-81
<正>幼小科学衔接是指幼儿园根据幼儿过渡期的身心特点,从体、智、德、美等方面,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那么,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推进幼小衔接呢?如何从更全面、更系统、更长远的角度看待幼小衔接,提高幼儿综合素养?如何帮助家长缓解焦虑,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市级“十四五”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小衔接的行动研究”指引下,围绕“四美”特色课程建设,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载体,打造幼小衔接环境,为实现幼小科学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艳 《南京史志》2022,(27):92-93
<正>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续和过渡。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本文以W园为例,阐述该园以“小鬼当家”为主题做好幼小衔接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俞烨 《南京史志》2023,(40):30-31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他认为,“作为教育者,应当做到: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幼儿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幼儿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幼儿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幼儿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幼儿的时间,使之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项目活动作为一种综合化的课程形态,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参与、体验、操作、探索的课程,是一种在不断体验、反思与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整合式经验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胡蓉 《南京史志》2022,(18):14-17
<正>一、“趣味三子棋”的由来与准备工作趣味三子棋的由来:怡怡小朋友说萱萱来园时口袋里私藏了小棋子,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同时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都说自己也会玩这种棋类游戏。我于是就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三子棋的游戏世界。(一)思维碰撞,展开讨论“如果玩三子棋游戏,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孩子们随之展开了讨论。宁宁说:“我知道,需要很多很多的棋子,还要一个棋盘。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市江宁区交通幼儿园创办于1989年,占地面积299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6平方米,是一所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托幼机构。2007年8月成为江宁示范幼儿园分园。幼儿园以"爱"为魂,以"实"为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南京市江宁区交通幼儿园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先后获得南京市"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标兵岗"、"无烟学校"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市"优质园"、"示范幼儿园"、江宁区"先进单位"、"文明幼儿园"、"平安校园"、"优秀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19.
付媛媛 《南京史志》2023,(37):62-63
<正>“双减”是新时代教育环境中为学生、家长减负的素质教育举措之一。幼儿园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机制,共建科学育人场域,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科学推进幼小衔接。一、“双减”落地,家长焦虑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又担忧起孩子能否“跟得上”,出现了一系列心理及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准备阶段,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衔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个转折期,往往会使孩子产生一些心理变化,甚至影响到孩子对小学教育的适应能力。因此,家庭、幼儿园和小学三方面既要相互协调又要相互配合,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等,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要从孩子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帮助幼儿从心理上减轻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其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