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春 《神州》2012,(15):151-15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确实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而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又必须引起重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我想,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活动性教学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景景 《南京史志》2022,(Z1):79-83
<正>【教材原题】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事理说明文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相比较事物说明文,它更加抽象,往往令同学们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把握以下三点,就可化难为易,写好事理说明文。一、审好题目,选择说明对象怎么选择呢?简单来说就是选自己熟悉和理解的事理来写。事理说明文相对于事物说明文来说,更加抽象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对说明对象把握得深入透彻,不仅要知其然,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是客观介绍事物或者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说明文主要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还有科学小品,即带有文学色彩的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常常是科普类的说明文。为此,初中语文第二册专设一个单元,第四册专设三个单元进行集中训练。那么,阅读说明文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课标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原题】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说明文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用途等加以解说和介绍,传授知识是这类文体的主要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璇 《南京史志》2014,(6):36-39
【写作导引】 现代写作学提出,根据表述内容的需要,文章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方法进行表达。记叙交代故事、描写描摹情状、抒情传达情感、说明解说功用、议论表达观点。文章有文体之分,不同的文体使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如写一篇家庭记趣的文章往往以记叙和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如果是就家庭风气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记叙就得退居二线,让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来占领写作的主阵地了。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导引】现代写作学提出,根据表述内容的需要,文章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方法进行表达。记叙交代故事、描写描摹情状、抒情传达情感、说明解说功用、议论表达观点。文章有文体之分,不同的文体使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如写一篇家庭记趣的文章往往以记叙和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如果是就家庭风气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记叙就得退居二线,让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来占领写作的主阵地了。在一篇文章中并不是只能使用一种表达方式,实  相似文献   

7.
张军 《神州》2012,(4):60-60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影陛。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赵焱 《神州》2012,(13):71-71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李兰萍 《神州》2012,(3):113-113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赵杰 《南京史志》2022,(Z1):22-27
<正>【写作导引】说明类语段的微写作,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在南京市近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类似说明类语段的微写作题几乎年年出现。例如,2019年要求考生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2020年要求考生设计一种果饮并说明制作方法,设计一份菜单并说明菜单版面设计;2021年要求考生布置寿宴主席台并按照方位顺序说明自己的布置。  相似文献   

11.
苏恒 《南京史志》2022,(Z1):76-79
<正>【教材原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事物类说明文目的是让人明白、清楚地获取知识,结合说明对象的特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使人获取的知识明白易懂。那么在事物类说明文中,如何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一、围绕说明目的,谋篇布局,构建说明顺序主线围绕说明目的,谋篇布局。首先要考虑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不同类型的事物,构造不同,说明内容不尽相同,安排说明的顺序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洪艳 《神州》2011,(2X):100-100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巳首次把“人文性”写了进去,突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承认和重视“主观性”在语文学习中的存在。我以为,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也应该按照这两个要求来进行写作和评改。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的评改理念也应该与整个语文教育的理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方志的文体主要是采用语体文.记叙体.少量(如文物古迹、企业选介)采用说明文。“横排竖写”是方志独特的著述方式.是对方志框架的通俗概括.也是方志的主要特征之一。“横排”是形式,是“以类系事”的形象说法:“竖写”(又称纵写)是方法,是横排后的记述方法。“横排”好比纬线.“竖写”好比经线.一横一竖把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编织”起来。横能反映各类事物间的联系和制约;竖能看出各类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相得益彰。笔者根据修志实践。谈一谈方志“竖写”方法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曹先锋 《神州》2011,(5X):77-78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15.
【概念解说】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相关、相似。通过联想由某一事物生发开去,以拓宽思路,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由“叶子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舞女的裙”;南“白花”联想到“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正是通过这种联想,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月色下荷塘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7、又汉代山陵,哀策流文。前句无疑义。后句的“哀策”,似宜将各本注释汇总拢来,方为完整而明晰。“哀策”,各本均确认为是一种文体。牟注指出.“哀策”又写作“哀册”.“这是迁移帝王及太子、诸王、大臣灵枢时用的一件文体”。不误,但说得或不够全面。《后汉书·续礼仪志》有帝王驾崩“司徒、太史令奉溢、哀策”的记载.《文章缘起》也说“汉乐安相李尤作《和帝哀策》”,可知哀策并非迁陵时的专用文体。周注三:“祭陵墓用哀策文。”赵注大致相同。汇合各本,说哀策是专门用于皇帝是室等的祭记艾体较为妥贴.最初的哀祭、日后的祭…  相似文献   

17.
徐振宁 《神州》2014,(9):163-163
“隐”,义称隐语,是中国古代俗文体之一种。《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杂赋”部分录有《隐书》十一篇,然仅存目而无书,书早亡佚。文心雕龙·谐隐》说:“穗者,隐也;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即用隐约的语言来暗示某种意义,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一事物,这可以说是给“隐”下了—卜比较确切的定义。然而倘若再加仔细推究,“隐”又与譬喻存在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序意》篇是《吕》书之“序”,它本应是解读《吕》书思想的一把钥匙,但由于目前无论在文本上还是思想上都还存在诸多尚未厘清的问题,故其价值尚未充分发挥。考察发现,《序意》篇内容有残损,现存内容应为“十二纪”“八览”之序的一部分。换言之,《序意》遗失了“十二纪”之序的后半部分,“八览”之序的前半部分,以及“六论”之序的全部。从《序意》篇与《吕》书整体内容的关联来看,现存内容是对“十二纪”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的说明,但没有对“十二纪”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八览”之序的部分则正好相反,没有起首语、没有写作目的、写作形式等概述性的说明,只有关于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荀爽、虞翻等学者用汉易卦气学的一些说法对《周易》经传所作出的种种解说,与《周易》经文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矛盾,皆牵强附会,顾此失彼。这说明《周易》经文制作时根本没有“卦气”观念包含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何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即这一事物自身的特殊性,个性。因此,对于事物特征的确定,应当考察两个方面:事物自身的性质;同他事物的比较。如何确定“民间文学的特征”?“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从民间文学自身来看,既要考察它流传久远的时间长度,又要考察它传播广阔的空间跨度;既要考察它创作、流传的表层征象,又要考察它思想、艺术的里层特质。从民间文学与他物相比较来看,主要是同与口头创作相对的书面创作的比较。根据这样的认识,我曾在《“民间文学”之我见》一文中,确认了六个民间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