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一部历史文学杰作,一定是杰出在“文学”上;但批评者否定一部历史文学创作,都只需指斥其违背史料之处——所谓“胡编滥造”。因为中国历史小说,源于宋元特别是明朝中叶以来将《资治通鉴》等史书通俗化,以及普及历史的社会风气。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到《通鉴节要》再到“按鉴”、“通俗演义”,这条将《通鉴》、《纲目》等史书逐渐普及化、通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梁文娟 《沧桑》2008,(3):234-235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史诗悲剧,小说借助历史重树传统,宣扬儒家传统,呼唤明君,呼唤英雄,然而在现实中,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传统已被遗忘,一切成空。《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的史诗悲剧,它既是三国时期刘蜀集团的英雄失志的悲剧,也是作者理想搁浅的悲剧,更是一部民族大众召唤传统文化的史诗悲剧。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以其高烧狂热,造成了当代中国荒诞无稽和残暴骇人的一页,引发了大饥荒中数千万人死难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4.
梦回北大荒     
回忆,并不都是愉快的;历史,也并不都是光彩的。但是人们却应该常常回顾历史、因为它将提醒人们:不能再演当年的悲剧,惨剧和闹剧了,也不能再干当年的蠢事、错事和坏事了……──编者  相似文献   

5.
有位诗人说过:“集莎士比亚所有悲剧的总和,也赶不上中国的一部《霸王别姬》。”俗云:胜为王,败为寇。项羽则不在其列,他以其特殊的人生履历与人格魅力而受到历史的尊重,人们把他与胜利了的英雄们一视同仁。因而,他受到了大史家司马迁的“破格提拔”,被用“本纪”的帝王档次而写进了《史记》。  相似文献   

6.
皮蛋的故事     
最近,沸沸扬扬的“皮蛋风波”总算告一段落,有专家通过这次风波撰文说:“食物史是一部人类慢慢消除偏见和误会的历史,是一部逐渐探索求同存异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刘宇佳 《神州》2011,(10):9-9
《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的创作,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是一部在情感、情怀和伦理血缘关系上展现的人性冲突,并由冲突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剧中人物对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的困境引发了无可奈何的呼喊。但《雷雨》并非宿命论,它通过人性在现实中的苦苦挣扎并最终走向毁灭,讲述“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这一值得探讨的“人性深处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文革旧闻     
一、谢富治一席混帐话万千“贱民”踩地下 文化大革命的诸多悲剧中,一度出现的乱杀“黑五类”事件,堪称最大的悲剧,这一悲剧的产生,起源于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的一席混帐话。  相似文献   

9.
明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最为强盛的叶赫部曾与明及蒙古势力结合,一度号令女真话部,“拓地益广,军声所至,四境益加畏服”,但它最终却没有能担负起统一女真的大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出局,而势力相对较弱的建州努尔哈赤部却不仅完成了统一,并且能够入主中原,其教训是深刻的,这段历史的成败得失对今人不乏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叶赫的衰亡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历史启示:一立“国”之道须识大体,顾全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包括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及叶赫部。叶赫始祖星报达尔汗原系蒙古人,姓土默特氏。自十六世纪初,叶赫开始强盛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宰,各个时代的历史,都是由各种人物的活动构成的。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作为反映“一方之全史”的地方志,编写好人物志显得非常必要。古代史书就是奉行“以传代史”,一部二十四史,人物列传就占了2/3的篇幅。  相似文献   

11.
一气读完黄兴涛的《文化怪杰辜鸿铭》一书,掩卷长思,不禁有一种茫茫然的苍凉感、沉重感。我不止一次地为辜鸿铭具有如此超人的天赋、敏锐的洞察力、卓尔不群的人格,但却走了一条漫长的、孤声呐喊、苦苦愤争、而又不被人理解的人生之路而扼腕。用黄兴涛的话说。“他以一个喜剧形象,表演了一出他个人的历史悲剧。”(第323页)这是事鸿铭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同时,我也不止一次地为作者在本书中深刻的剖析、精彩的论述而击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事鸿铭文化活动及其思想的学术专著,《文化怪态辜鸿铭》一书的…  相似文献   

12.
老舍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雄平 《满族研究》2006,(2):112-116
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所造成的。三类人物分别属于“被旧文化管辖而死的悲剧”、“反抗旧文化而死的悲剧”、“受劣质文化浸染而死的悲剧”。这些文化悲剧虽不悲壮激烈,却也深沉凝重,令人警醒反思。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号召全党“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并具体地提出了理论创新、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任务。“七一”讲话本身,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进行理论创新的力作和典范。一部伟大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历史发展到当今时代,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会自取灭亡。  相似文献   

14.
1644年(农历甲申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先是腐朽的明王朝宣告覆灭,继而新生的大顺政权惨遭夭折。事隔3个世纪之后,郭沫若在1944年作了题为《甲申三百年祭》的纪念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余份和李自成的悲剧“事实上都是政治促成的”,与统治阶层的  相似文献   

15.
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位美国档案学家曾经说过:过去档案创造了“历史”,而现在档案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以此来描述苏联历史与俄国档案文献的关系也许再恰当不过了。众所周知,在斯大林时代,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从体例、观点和史实各方面大体上奠定了苏联历史研究的基础。尽管...  相似文献   

16.
计划生育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现代性转型的无奈之举,并必然与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生育权发生剧烈的冲突。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没有达到完美的统一,造成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大潮中无数的悲剧场景。这既是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又是千千万万个生命个体的悲剧。本文从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姑姑”的悲剧性命运和小说整体的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17.
苏远尚 《沧桑》2009,(3):221-222
《琵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悲剧经典,其悲剧意识丰富而复杂。它首先是一部生活悲剧,又是一部时代社会的悲剧。该剧由蔡尽孝愿望的破灭又进一步表现出下层知识分子追求现实功名而不得的悲惨结局。剧中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又引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残酷的客观现实粉碎了主人翁的美好理想,才造成了这一出流传千古的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18.
行囊     
《中国国家旅游》2012,(12):27-27
《路上没有你,也会好好走下去》在路上重拾久违的幸福 “瞪界上任何角落都充斥着无聊与疲惫。你长大以后去旅行就知道了。但是,默默背负着这种无聊与疲惫,再坚持一下,再前进一步,也许才是旅行的本质。”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旅行指南,而是一部温暖的行走日记,有感性的文字和明媚的照片。去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地方走走,去旅游指南上没有推荐的...  相似文献   

19.
《巴蜀史志》2007,(1):18-19
为认真做好对前志“补遗”工作,就前志究竟遗漏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遗漏?在续志中应该补记哪些,以及如何补记,文章认为主要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实为宗”。“据事直书”。还历史一本来面目。留下一部真正可为明鉴的“信史”。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和失误的故事。这个发生在台湾情报战线上的故事,主人公之一据说是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台湾《中时电子报》在多年前推荐该剧时曾经评价:余则成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比余则成的遭遇更为惨烈,导致悲剧产生的原因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