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粱清强 《文史天地》2002,(12):55-55
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心中本来有千言万语要回答,然而他却把千言万语凝结为两个字:“等待”。  相似文献   

2.
1966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毛泽东亲自发动的“炮打司令部”的“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人物中弹落马,受到了错误批判。1969年10月下旬,“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监督劳动。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973年2月,邓小平走出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1975年,周恩来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邓小平实际主持国务院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这一年,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进行了短兵相接的近距离较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邓小平感慨地说:我还可以干二十年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衰弱、  相似文献   

4.
1973年2月2日,江西新建县望城岗“将军楼”的主人及其家人以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特殊心情,度过了他们在江西的第4个除夕之夜。这位主人便是被林彪、江青一伙贬居江西3年多,被他们斥之为“二号走资派”的邓小平。四散在外的子女全部聚在了他身旁;几个月前女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医院生下一“千金”,更使初为外公的邓小平十分欣慰,小家伙响亮的哭声给孤零零的小楼带来了生气,也给全家带来了生气。特别让邓小平一家高兴的是,中央已明确要求邓小平近期返京,滞留江西的时日已屈指可数。实际上,从1972年下半年开始,邓小平回京的迹象已显…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历史上第一次“落马”是在中央苏区,时间是1933年的3月到6月。当时,“左”的临时中央把他作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即“邓、毛、谢、古”,加以批判并关押劳动整整3个月。因为他不仅是“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又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毛泽东语),对他的批评就更加严酷。邓小平在被关押劳动改造的3个月中,曾经发生过几件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唐义贞侠肝义胆送鸡  相似文献   

6.
赖展 《湖南文史》2012,(5):28-29
邓小平是金庸(查良镛)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内地最早的读者之一。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1973年3月,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并且对其爱不释手。邓小平的护士郭勤英曾说:“邓小平喜欢看的武侠小说,都是港台作家写的,像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邓小平都看过,看得较多的是《射雕英雄传》。”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3日,王洪文假借“视察工作”、“参加劳动”为名,窜来平谷,进行反革命煽动。王洪文在多次讲话中,别有用心地散布什么“邓小平不是孤立的,有人拥护他”,“不只是邓小平搞修正主义”,“有一种人,不坚持继续革命,总想倒退”,他还多次煽动说:“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邓小平亲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以苏为鉴”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为第一次,1978年批判“两个凡是”为第二次,1992年“南方谈话”为第三次。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一次思想解放,邓小平是重要的参与者;第二次思想解放,邓小平是关键人物;而第三次思想解放,邓小平不仅是关键人物, 还是发起人。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邓小平的作用一次比一次突出,他的思想也一次比一次深化。邓小平推动思想解放的功绩应当浓墨重彩地载入共和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文革”初期被打倒了的邓小平在1973年戏剧性地复出,曾使中外惊讶。  相似文献   

10.
1975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 ,即坚决主张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但由于再次被打倒 ,他的这些思想和措施没有来得及贯彻落实。粉碎“四人帮”后 ,经济学界展开了有关按劳分配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邓小平始终关注并坚持这一讨论 ,并提出了许多独具胆识的论述 ,其主要思想是肯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反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反对按政治态度分配 ,主张搞物质鼓励 ,提出恢复奖金、稿费制度。邓小平提出的按劳分配思想 ,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 ,是对我党以往“左”的政治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纠正 ,是对劳动群众的物质利益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王瑞林,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既不陌生,又充满了神奇。他1952年为邓小平当秘书,一干就是45年。 伴随着邓小平的荣辱浮沉,王瑞林也几经折腾,历遭磨难。1966年开始的一场“史无前例”,邓小平成了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王瑞林也变为“内部掌握的敌我矛盾”。由高居党内第七号领袖的大秘书,与  相似文献   

12.
“说我因为喝酒结的婚并不夸张,”布洛克在书中写道,“而说我是喝酒离的婚也不过分。” 1973年,布洛克结束了第一次婚姻,搬回纽约,住在西58街一间小公寓里。第二年9月,他决定戒烟。此前。他也曾尝试过多次。这一次,他成功了。又过了几个月,他决定戒酒,并且开始长跑。  相似文献   

13.
王金昌 《百年潮》2011,(2):79-79
2010年11月,我在江西赣州发现一本1974年1月记完封存的“记账凭证”,里面夹有3张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证”和1张1973年10月的“还谷证明”。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第二次来到深圳。一路风尘仆仆,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邓小平却毫无倦意,兴奋地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他乘车观光市容,感慨地说: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不搞改革开放,现代化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才实现。  相似文献   

15.
冯兰瑞 《炎黄春秋》2004,(11):42-44
“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被打倒后,于1973年复出,主持中央工作。邓于1975年7月在国务院建立政治研究室,协助他工作。政研室没有设立主任,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等7人集体负责。我有幸参加政研室的工作,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政研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927年6月,发生了四川军阀屠杀学生的“三·三一”大惨案,当时范希天还是一个17岁的中学生,他只身流亡到武汉,参加了第二十军的学兵营,当了一名小兵。后来他随营开拔到南昌,并正式进入以贺龙为军长的第二十军,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跟着撤退的部队,辗转到过潮汕、广州、福建、江西,后来到了南京。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年初至1976年年初,胡乔木因邓小平的关照曾有过短暂复出,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后又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受到批判。胡乔木上纲上线地写了十八条揭发邓小平的材料,"想挽回毛泽东对他的信任"。注1无奈形势瞬息万变……参与1975年整顿1973年,邓小平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1月,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虽然是临川人,但是南京可算他的第二故乡。他曾三次游学南京国子监,在金陵为官八年。他一生撰写了著名的“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  相似文献   

19.
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当做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而被打倒.1972年,被软禁在江西的邓小平听到了林彪政变未遂、叛国出逃、折戟沉沙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叙述自己对林彪的看法.同年8月14日,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这封信作了批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编导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1937年4月间,红一军团政治部驻在甘肃省邑县共和镇王家禄村,邓小平同志当时任政治部主任。他亲自编写了一个十幕大型活报剧《十年内战》,在“五·一”节全军团运动大会上演出。该剧时间跨度,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写到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