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器铭文考释     
《考古与文物》2006,(6):58-65
  相似文献   

2.
上海崇源艺术拍卖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公司,去年从海外购回一批商周青铜器,9月22日到25日聘请国内著名青铜器和占文字专家,在上海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研讨会,笔者有幸参加,饱享眼福。崇源公司和诚源公司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营公司,他们的这一义举在全国也是  相似文献   

3.
张颔 《文物》1962,(Z1)
山西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一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汾阴脽上。在东周时属魏,所以亦称"魏脽"。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是指这个地方。西汉时文帝在这里曾立有"汾阴庙",武帝"东幸汾阴","立后土祠于脽上"也是在这个地方。武帝元狩间因为在这里发现了铜鼎,所以把年号改为"元鼎"(公元前116年)。唐玄  相似文献   

4.
陕西扶风县五郡出土的琱生大口尊,铭文所记事件与以往著录的琱生簋内容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批窖藏铜器出土的第二天,笔者与导师王辉先生和吴镇烽先生一起赶赴扶风县博物馆作了仔细观摩。当时并在此后很长时间内,向二位先生讨教关于铭文的释读,又翻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对铭文的释读得到以下心得。今发表出来,以供攻错。  相似文献   

5.
李怡然  李长周 《文物》2021,(4):58-59+81
<正>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建设,对邓州王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1]。其中战国楚墓M316出土一组铜器,包括铜鼎、壶、盒、匜、戈各1件。较为重要的是,铜戈(M316∶5)内部刻有铭文,铭文分4行,共有18字,内容为:"廿一年陈为邦刃,析戈命(令)匋、工师、冶欶为之。"现就铭文内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读《文博》1996年第1期刊载的姬乃军先生《宝室寺铜钟铭文考释》(以下简称《考释》)一文,获益匪浅.但是,对于其中的若干考释,笔者以为尚有不尽准确之处,值得进一步讨论.如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吴镇烽 《考古与文物》2006,(6):58-65,F0003
上海崇源艺术拍卖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公司,去年从海外购回一批商周青铜器,9月22日到25日聘请国内著名青铜器和古文字专家,在上海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研讨会,笔者有幸参加,饱享眼福。崇源公司和诚源公司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营公司,他们的这一义举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令人十分感佩。  相似文献   

8.
(犭臣犬)器铭文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崇源艺术拍卖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公司,去年从海外购回一批商周青铜器,9月22日到25日聘请国内著名青铜器和古文字专家,在上海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研讨会,笔者有幸参加,饱享眼福.崇源公司和诚源公司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营公司,他们的这一义举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令人十分感佩.  相似文献   

9.
师同鼎,1981年底出土于陕西扶风系,《文物》杂志1982年12期。载有周原扶风文管所的报导。据云,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五十余字。从刊出的拓片看来,鼎铭应如下写定: (列井)畀其井(刑),师同从。折首执(唆系)(讯),?车马五乘,大车 艹,羊百?(洁)。用(彳告)(造)王?(养)于拖。?戎金(日甘)(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藏任鼎铭文进行考释。任鼎铭文中有西周中期贵族买卖 礼器的纪录,这使我们对周代工商食官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鼎铭文考释     
吴镇烽 《文博》2007,(2):16-19
1995年6月的一天,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公安分局文物派出所收缴了一批文物,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派员鉴定,侯养民、呼林贵、王翰章、禚振西、刘合心和我等委员前往咸阳,对这批文物作了认真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当阳两戈铭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当阳县河溶公社赵家湖附近一带为一重要的古墓区,据宜昌地区考古队初步探查,埋藏的古墓数以千计,由于配合赵家湖排灌工程的急需,仅掘清理二百多座古墓,(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出土不少器物,铜兵器特别精美,其中43—45号墓出土两件错金铭文的铜戈《文物》一九八○年1期95页已作了报导,对于研究墓葬年代,墓主身份,以及历史地理问题,都有重要价值.两戈出土时,曾应宜昌地区考古队之邀,对戈铭作过考释(即报导的释文)至于铭文的价值、年代、地理以及两墓墓主的身份和楚之关系,报导均未涉及,故抒管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1985年8月,山西省榆社县县城东北三角坪山土一件吴季子剑,剑身有铭文2行24字.由于原铭字迹纤细及伤蚀,许多字的笔画在拓本中不现.影响了部分文字笔画的完整,再加上照片刊布时不甚清晰,且又放反,所以不太各易辨认.原报道释文有误.以致无法通读,现根据原剑照片(附图)重新改释如下:工(?)王姑(?)(发)(?)反之弟季子者(?)尚受余( 氏十)(厥)司金,(?)(以)乍(作)其元用蹜鐱(剑).其中姑、反、之、季、子、乍、元、剑9字是反文.  相似文献   

14.
1995年6月的一天,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公安分局文物派出所收缴了一批文物,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派员鉴定,侯养民、呼林贵、王翰章、禚振西、刘合心和我等委员前往咸阳,对这批文物作了认真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利簋铭文考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76年3月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发现了一个西周铜器窖穴,出土铜器六十余件。其中一件利簋,它的铭文对武王伐商关系很重要。现在仅就初步的理解,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16.
自铎铭文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春 ,浙江省绍兴市出土一件50字铭的青铜甬钟。此器为典型的甬钟形式 ,却自铭为“铎”。西周甬钟源于南方商周时期的大铙 ,所以这件甬钟自铭为“铎”或许正是南方大铙的本来名称。此甬钟从铭文字体看 ,是典型的越国鸟虫书风格 ,铭文却注明是徐器 ,或可表明是徐人流亡越地后所作。因此 ,这件青铜甬钟的铸造地 ,当在越国故都绍兴 ,其具体年代约在越王勾践晚期或稍后。  相似文献   

17.
■簋铭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新加坡东亚文明博物馆展出的(艹害)簋是西周穆王时器,有铭43字,记载戎人侵犯楷国,楷臣(艹害)抗敌获胜的事迹。楷国可能为毕公子所封,地在陕北志丹一带,其建立与抵御北方戎人有关,至西周中期仍存。西周晚期,王朝势衰,楷国也归于灭亡,以致在载籍中无其踪迹。  相似文献   

18.
徐族为东夷族团的一大支系.在商周时期,徐方的经济文化一度相当发达,国力强盛,曾多次为首向西周王室发难,春秋时期才逐渐衰落以至灭亡.山于史籍记载简略,以致对这一曾经举足轻重的淮泗大邦的世系、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至今仍是迷迷蒙蒙,难知其详.传世和出土的许多徐器,尤其是有铭文的近20件徐器,补了历史记载的缺憾,更显得异常珍贵.文字考释,是利用古文字资料进行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笔者在写作《东夷淮夷史征》时,对有关的甲骨文、金文资料做了一番注释梳理工作,发现诸家在文字考释方面有许多可商榷的地方.今对徐器铭文考释中的一些疑点,提出个人的浅见,千虑之一,或于徐文化研究有点滴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郾王喜矛、郾王喜戈、鹰节、七年剑是《殷周金文集成》所收录的四件战国时期燕赵青铜器,但原书对铭文的释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文章对其中的权桀俫有叚等字进行了重新考释,并对其铭文作了重新释读。  相似文献   

20.
位于陕西省富县城内的宝室寺铜钟,铸造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是迄今所知存世最早的一口唐代大钟.铜钟用铜三千斤,钟体上铸造有飞天、朱雀、青龙、白虎等图案,线条洗炼流畅,工艺精湛,堪称稀世国宝.历代的人们,都曾给其以极高的评价,并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对于钟体的铭文,却尚未被考释.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考释于后.宝室寺铜钟铭文22行,每行14至15字不等,共328字.有边栏,但行距及字距间无界格.书体为行书.录文如下:“盖如如实际,性相平等;念念虚假,缘业万殊.是以导之,以解脱礼乐之,未之,□(洎?)诲之,以究竟象,系所不言.鄜州宝室寺,上座罗汉等.漏兹独善,府弘大度.不(扌舍)群生,眼膺四摄.以大唐贞观三年,摄提在岁,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