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翁文灏作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是中国地质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1913年,翁文灏从比利时鲁汶大学学成归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1916年地质研究所停办,翁文灏转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其在1921~1939年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带领中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着力于地质调查科研,取得了为国际所称道的成绩,他本人也因卓越的地质学成就而蜚声国内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翁  相似文献   

2.
翁文灏,字咏霓,浙江慈溪人,早年在比利时留学,学地质专业。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任教,并在北洋政府农工商部任技监、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1932年去南京,不久,国防设计委员会(它是资源委员会的前身)在南京正式成立,蒋介石亲自出任该会委员长,翁文灏任秘书长。1934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由翁担任主任委员。1935年翁兼河南焦作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中国地质事业奠基者之一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工矿业生产的组织者,翁文灏始终关注新疆石油工业,他是新疆石油矿产的最早研究者、第一次新疆石油地质调查的组织者和20世纪40年代中苏合营独山子油矿的主要谈判者。  相似文献   

4.
补遗启事     
《文史博览》2006,(9):23-23
第十二号战犯翁文灏:回归大陆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51年回国。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在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决定“弃暗投明”。1951年,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5.
革命思想的启蒙袁溥之,1904年出生于湖北省光化县(今老河口市)袁冲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袁邦濯系前清的绅士,父亲袁理堂16岁就考中了秀才,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亲自创办了光化县第一所女子中学,任校长,还曾任过县教育局长。叔父袁书堂是个革命家,是他影响袁溥之成为一个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新女性。1920年,袁溥之和表姐宋伯筠报考了武昌女子师范学校,考试发榜后,宋伯筠名列第一,袁溥之名列第五。  相似文献   

6.
1971年11月27日,我国地质科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翁文灏逝世了。他在地质学学术上的排名,不亚于众所周知的李四光。 然而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头衔:国民党“行宪”后的第一任行政院长,他组织了国民党政府的第一届“行宪内阁”。为此,曾被毛泽东宣布为第十二名“战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称其为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我们对国民党军政人员,有没有“爱国心”的判定,往往以是否愿意“回归祖国”作标准,而翁文灏,恰恰是在1951年费尽周折,趁着夜幕飞抵广州的。  相似文献   

7.
吴泽霖先生189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各大学任教。他先后任大夏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解放后,他又曾任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兼民族文物馆馆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等职。吴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6年又以8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他在中南民族学院教授任上辞世,享年92岁。 一、“恰同学少年” 1913年秋,还不满15岁的吴泽霖先生负笈北上,开始了在北京西郊清华学校中漫长的…  相似文献   

8.
翁心翰是著名爱国人士翁文灏的二儿子。翁文灏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一九四八年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在抗战期间,翁文灏致力於抗战所需的后方工业建设,并派他的二儿子翁心翰进军事航空学校,学习驾驶作战飞机。由于翁心翰爱国心切,学习努力,成绩优异,从一般飞行员很快晋升为战  相似文献   

9.
武在平 《纵横》2000,(5):40-41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1910年毕业于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后赴美入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研究部导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主任。1938年赴美国,194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  相似文献   

10.
丁文江(1887-1936年),字在君,笔名宗淹,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留学日本、英国.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开创地质事业期间,他还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除了在南京建立起各中央政权机关之外,也设立了一些自然科学机构,地质矿产陈列馆就是其中之一。该馆最初是由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先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在北京建立的。1916年,他们在北京丰盛胡同成立了地质调查所,由丁文江任所长,为国家培养地质人才。他们还筹建地质陈列馆,以图普及科学知识、唤起民众对地质事业的重视。不久,陈列馆正式开馆。虽然最初它只设有岩石矿物、地层系统、煤铁矿产、金属矿产四个展室,但却是我国第一个以地质为内容的博物馆,在我国的地质科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921年,翁文灏担任地质调查所…  相似文献   

12.
李学通 《百年潮》2001,(10):48-54
现在,听说过翁文灏这个名字的人已经很少了,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长了,应该记住而实际上记不住的人又实在太多了。让人惊奇的是,我竟然遇到过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他们都说,在他们上学的时候(30年代),翁文灏曾经是他们那一代青年的楷模。果真如此,我们还真的有必要来认识一下这位曾经被中国一代知识青年奉为楷模的人。著名美国学者费正清对翁文灏有过这样的描绘:他“像螳螂那样清瘦,由于在沪杭路上一次车  相似文献   

13.
丁文江,字在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及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1936年1月5日病逝长沙。本馆馆藏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档案全宗内,近发现与丁共事多年、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所著追忆及悼念丁文江先生文章两篇。这一史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我国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的先驱,及其与翁氏之间的友情,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特选刊公布如后。  相似文献   

14.
翁心翰,是我国著名爱国人士翁文灏的儿子。翁文源是著名地质学家,1948年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抗战期间,他任国家经济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精心致力于抗战所需的后方工业建设,并派其二子翁心翰进军事航空学校,学习驾驶战斗机。翁心翰爱国热忱十分强烈,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从一般飞行员很快晋升为战斗机队队长。1944年9月下旬(农历8月中旬)的一天,翁心翰率领中国战斗机队,在桂北兴安上空与日空军作战。他在战斗中机智勇猛,打落打伤敌机多架,自己机身也不幸被击伤。为了摆脱危险区,他率另外两架战斗机返航。由于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5.
袁鼎 《百年潮》2009,(9):61-62
吴晗先生和中国地学界有着不解之缘.1930年8月,吴晗到了北平,经燕京大学文史系研究员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工作半年.1931年报考北京大学史学系,未能录取.又考清华大学史学系,由胡适推荐,在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翁文灏等人关照下,最后在史学系入学.清华大学的史学系和地学系有着多方面联系,1937年2月和6月联合开会两次.鉴于边疆问题的重要性,还成立边疆史地学会,推举时任地学系主任的家父袁复礼任主席,会员有40多位,吴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83岁的陈维仁老人回首往事,他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上了两个有名的学校,先后跟了三个好领导当秘书。"两个有名的学校"是指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三个好领导"一是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著名史学家邓拓,二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党校校长林枫,三是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三任秘书生涯留下三段让他难以忘怀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萧朝 《神州》2012,(1):64-65
他是一位有71年党龄的老党员,年仅16岁就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位党史专家,亲临我党十年地下斗争,对我党历史、特别是厦门地下斗争史了如指掌,任厦门市委党史办主任期间,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他是《厦门日报》创办人之一,当过记者、编委、主编,曾任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成为省作协会员,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社论、诗歌样样写得好。  相似文献   

18.
曾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新中国诞生后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及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的翁文灏,是一个科学事业的组织者、一个历史动荡时代的忠诚建设者。虽然他一生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他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让人敬佩。他的诗词,就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生动反映。“愿为地学启朝暾”翁文灏在少年读书之时,有感于祖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立志救国,曾写下了“我虽年少知自勉,须扶衰弱佐中兴”的诗句。1909年翁文灏怀抱科学救国之志,考入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攻读地质学。191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2014,(20):75-80
黎锦熙和毛泽东的师生情黎锦熙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并且主要从事师范教育。清朝末年,他在15岁时考中秀才,不久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22岁毕业。1913~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四、第一师范历史教员,杨昌济、徐特立是黎锦熙的同事,毛泽东、蔡和森等则是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一、二届副主席,全国政协二届委员、三届常委的林虎,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军界人物,同时也是新中国的知名爱国人士;他打仗枪法很好,他的书法也颇著名。他从一名旧军人,到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地方领导人,其经历颇为感人。林虎祖籍广西陆川县良田乡石垌村,1887年出生于广西万冈县(今巴马瑶族自治县)。其母是万冈人。其父林寿棠,清朝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充任广西百色黄统领的文职幕僚。林虎出生后,其父入刘永福黑旗军任文官,1894年随军赴台湾抗日,留林虎及其母住万冈。刘永福军在台湾抗日失败撤回广州后,林虎随其母赴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