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建筑文化遗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之上的3D扫描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在重大历史遗迹数字化展示与修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建筑本身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体现,附着于其上的其他艺术元素同样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就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物外墙附着的砖雕而言,由于其裸露在建筑物外墙长期经受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为文物保护与后期修复提出了新的命题。利用3D扫描技术将附着在古建筑物上的砖雕、壁画等艺术品的几何纹理、色彩及反照率等详细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对损坏部分在软件中进行适当复原,为后期的展示与修复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境内,既有由北汝河与沣溪水交汇形成的风光旖旎的护寨河,又有由红石砌筑而成的雄伟壮观的护城墙。林沣寨的红石建筑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如今得以完整保存,形成中原地区罕见的红石建筑古寨群落。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林沣寨族人缅怀先辈的精神寄托,而且对于研究清明两代的建筑文化与人文艺术也具有参考依据。本文就将围绕林沣寨的古建筑保护展开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3.
贺林 《丝绸之路》2009,(8):27-30
本文主要针对陕西境内保存大量古遗址及古建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重点在保护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以尽最大的可能使文物的原始状态能够一直保存下去。对于遗址所采用的复原性保护和非复原型保护的两种手段做出了界定,另外对砖塔、木构建筑保护修缮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并通过重要实例作出较详实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无锡曹家祠堂古建筑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曹家祠堂的木构件槽朽和白蚁蛀蚀情况十分严重,彩绘也大部脱落。本文介绍了在维修保护曹家祠堂的过程中使用的现代科技方法,对于保护古建筑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受岁月侵蚀残损,或年代久远资料影像遗失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古建筑修缮保护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可复原、能完善、尺寸准、工法恰当等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研究运营的需求。而BIM技术结合三维扫描,则能够将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原样再现,具有准确记录、VR交互、原味传承等优势。文章分析当前古建筑维保修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求,提出通过三维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高精度正射影像绘图技术,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为载体,结合GDL程序设计,建立参数化构件族,精细化古建筑数字模型,以及3D打印模型,为古建筑维保修缮提供沉浸式虚拟交互系统,构件节点细节、工部做法,为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提供直观、三维、准确、可交互的高效数字化支持。  相似文献   

6.
韩杰 《文物世界》2014,(2):57-58
<正>乔家大院是清代富商大贾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该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经过乔家几代人不断努力,终于建成现在的格局。乔家大院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建筑群宏伟壮观、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依附于这些建筑之上工艺精湛的砖、木、石雕、彩绘等俯仰可  相似文献   

7.
龙游现存大量珍贵古建筑,如今面临保护难题。经国家及本省文物专家考察调研,省文物局批准,决定对其实行异地迁建,集中保护。古建筑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还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安仁古建筑的历史谈起,介绍开发现状,分析了安仁古建筑开发的作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亚伟 《风景名胜》2021,(1):0263-0263,0265
古建筑在四季变化中,饱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依旧昂首屹立,中国一些古代建筑向人们传递着历史岁月文化信息,更是我国重要的历史见证,它彰显着中华古建筑文化的传承精神,而作为现代人必须要重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在时代的发展下,信息化测绘技术横空出世,通过对古建筑的精准测量,为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测量数据。因此,本文基于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结合当前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应用加以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邢照华 《文博》2010,(6):50-54
在历史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复原陈列是用来表现古建筑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重要手段。其通常借助于实物媒介,以陈列艺术的独特语言表现活态的过往历史,再现原生态的人文风貌。在具体的复原展示中,主要依据古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差异情况,而决定"物"与"景"组合展示的最终导向。  相似文献   

11.
古建筑复原陈列的内容要素组合与展线布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古建筑复原陈列的精髓还原为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共振结合体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需对构成复原陈列的诸多内容因素进行归纳、合并处理,以找到各要素的交汇点为最佳,否则只能优先照顾最重要的影响要素,适度兼顾其它要素。古建筑复原陈列的展线布局必然受到古建筑物原始设计线路的制约,因此在实际设计中是一种叠加效应的结果。其最常见的展线布局方式有单一、顺向展线布局和块状串联的"中心辐射式"展线布局两种。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数字化记录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文章分析研究了数字化记录在大悲殿古建筑修缮中的应用,探讨数字化记录在古建筑修缮中的意义和作用,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记录在古建筑修缮中的价值,以期为以后的古建筑修缮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承德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描述了云帆月舫数字化复原和交互设计的过程;最后,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中的应用方式,强调了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市于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般史迹型城市,是以分散在城内各处的文物古迹来体现历史传统的城市。柳州市区历史文化古建筑是柳州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延续了柳州的历史文脉,是柳州城市根源的具体体现。加强对柳州市区历史文化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是补充完善柳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的欠缺,更是留住柳州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烈度下计算各种破坏状态等级中每一种破坏状态出现的概率,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应为概率最大的地震破坏状态,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木构古建筑地震破坏程度。并对经受过汶川地震的两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进行了验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将提高木构古建筑震害预测的准确性,为古建筑抗震加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庞俊 《风景名胜》2020,(3):0315-0315
园林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不仅是古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而且通过这些园林古建筑,能够实现对古时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了解。本文针对园林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进行分析,在具体修缮保护措施落实时,必须要遵循适度性以及原真性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实现对这些园林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解决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难题就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古建筑保护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主要承重材料是木材。木材是生物体,由有机物组成,容易发生腐朽、虫蛀、火灾和力学性能衰减等劣化,其中腐朽和虫蛀等生物危害的发生最为普遍。本文重点介绍了古建筑修缮和保护中,木材的保存、干燥、木材防腐处理的通用药剂和使用方法,针对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树种选择困难、木材防腐处理质量和木材含水率过高等问题,提出建议,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和维修提供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云浮市新农村中的古建筑,既有南江流域独特的地方特色,又有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文化特征,蕴涵着丰富的地方历史信息、文化积淀、民风民俗。本文通过分析云浮市新农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相关问题。探寻保护好乡土特色文化遗产,使新农村建设和古建筑保护两不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城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历史悠久,拥有许多古建筑及其附属的头门彩绘艺术。这些彩绘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出独特的风格和技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导致头门彩绘受到损害。为了保护这一无价的文化遗产,本研究探索了彩绘的起源、特点、技法及其演变。同时,分析了头门彩绘的现状、损坏原因以及影响其保护的因素。在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文章概述了现有的技术,对比了不同的修复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修复案例;针对任城区头门彩绘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旨在为未来的头门彩绘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