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现阶段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总数约在1亿以上。他们“根”在农村而工作生活在城镇,建设服务于城镇却较少分享城镇的“现代”与多彩。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做出的贡献与他们应当享受的待遇是不成正比的。他们工资低且经常被拖欠;劳动时间长、强度  相似文献   

2.
风波起于任正非的华为帝国。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通信制造企业,因为一场大规模员工辞退行为而被聚焦——普遍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即将生效的《劳动合同法》。这是一部备受关注的法律。最保守的估计是,中国的劳动者数量为1.5亿人。如果包含农民工在内,这一数据可能达到3亿。这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法律。立法应该更理想,还是更现实?学者们为此争论不休。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向劳动者倾斜的"善法",具备强大民意基础,亦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不过,法律能否得到有力执行,尚需要观察。"单纯从契约法角度分析,中国的劳动契约法是最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劳动者的权益是最高的。"西北政法学院副教授谢德成,《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专家之一说。而年底辞工潮的盛行,也提醒我们,如经济学者张维迎所说,"从世界各国的实证研究来看,很多美其名曰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最终给劳动者带来的是伤害。"  相似文献   

3.
严炯 《黑龙江史志》2006,(11):54-55
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工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上.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竞争压力的日趋激烈,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高利润、高回报,不惜对劳动者施加压力或者施以厚利诱惑的办法肆意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者因过度劳累发生猝死的事件几年来经常发生.对“过劳死“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超华 《世界历史》2016,(4):71-79,158
在中世纪英格兰,在他人家中学艺的年轻仆从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当时的法庭案卷中,出现了大量关于仆从的诉讼。仆从不仅作为当事人出现在法庭上,而且也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如因损害他人财产而被处以罚金。仆从虽然被视为雇主家庭中的一员,但对后者并没有法律上的依附关系。实际上,仆从与雇主自由订立劳动契约,二者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它隐藏在虚假的家庭关系背后,这决定了仆从法律上的独立地位。这种契约关系与独立地位是仆从作为"工资劳动者"的重要特征,从中也可以找到英国资本主义发源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有没有合同,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个问题这天中午,欧阳文升吃完饭,在休息时间里看了一会儿报纸。他看到报纸上的大标题:"华为鼓励7000员工辞职。"报纸上说,华为的行为是为了规避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又说,这个法律主要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欧阳文升也是劳动者,但如果没有这个新闻,他对这个法律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6.
刘金燕 《神州》2014,(15):164-164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赚钱糊口不再是他们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廉价的劳动力,但其劳动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切实维护好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重构农民工群体保护机制的基本理念与有效路径亟待加强研究和探讨,否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成就了一出貌似喜剧实则悲剧的故事。如果没有那年秋天总理温家宝来到云阳县龙泉村,如果那天总理一念之差没有迈进农户的家门,如果农妇熊德明没有口无遮拦大胆讲出丈夫被拖欠工钱的事实,中国社会大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事实还将长期隐性存在,2003岁末,还不可能引发那场轰动全国的大讨论。熊德明的意义和价值,是在一种非常偶然而古怪的状态下发生发展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简单为其定性。  相似文献   

8.
彭友锋 《攀登》2005,24(5):118-120
劳权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提炼,具有经济、社会、法律多位一体的复合特征.我国的劳权保障突出体现在就业权、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的保障.本文着重提出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和救济制度、改革劳动争议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魏想 《黑龙江史志》2013,(21):193-194
《劳动法: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之法——社会法的视角且以加班工资为例》一文是赵红梅教授对劳动法学的归属极其性质所作的一篇具有整体性、渐进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论文。笔者在详读此文后,运用具体案例,谨对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集体权利进行一些解读,并对权利义务融合的对应主体提出自己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正>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致残致死,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根据法律从国家或者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中国的工伤保险立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1年,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的农民工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深度城镇化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增长转型、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城市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以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中的个体微观行为特征研究为基础,研究农民工在区域认知、城镇化意愿与行为特征、城镇化格局与过程规律,建立农民工城镇化空间模型,可以揭示农民工个体微观行为下的城镇化进程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耦合关系;从城市生活空间与社会空间特征评价不同空间与行为模式下的农民工城镇化效率,可以提出效率导向下的农民工城镇化的空间结构与引导规划;基于空间公正理念,从城市公共产品与服务政策、资源可获性的城市社区规划等方面的创新,可以促进农民工公平、公正、有序、有尊严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黑龙江史志》2013,(9):301-3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的建设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和法律因素的影响,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他们的各项社会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对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到流出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更主要的是影响到流出地的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尔直接或间接影响地到流出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环境行为的变化。但目前学术界很少关注农民工对流出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本文将以个体行为为视角,分析农民工的经济行为、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对流出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拓宽农民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法》第31条及整个劳动立法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设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之间相互矛盾,且没有设置防范这一权利可能侵害劳动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的具体措施,往往容易被劳动者滥用。在时劳动法第31条及与此相关的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修改时,应明确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但应区分不同的劳动合同的类型,以赋予劳动者不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对于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享受企业特殊待遇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适当的违约责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刘彤彤 《神州》2012,(26):15-15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维护好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让农民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丽水水阁经济开发区为例,深入分析该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进步的首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保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解决影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矛盾,要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必须要加强劳动法制建设,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2009年为挽救经济增长率,央行再次大量发放货币,即使农民工工资一分钱也不加,仍然会面临严重通胀的恶果。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革命前的漫长年代里,社会产品是依靠师傅带徒弟式的家庭或作坊生产的,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传艺为中心的手工劳作.那时的生产条件及劳动环境极为简陋,但师徒间却有着密切的人际关系,他们共同分享劳动的喜悦和成果,尽管劳动艰辛,但劳动者能够在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中体会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显示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田念 《沧桑》2010,(5):71-72
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和地位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问题,它们都是构成劳动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是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社会地位受到歧视。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劳动者的发展。对此,本文就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发展的弱势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作出简要分析,旨在找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契约工制度是近代早期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劳动力的普遍雇佣方式。当英国人在北美创建殖民地之后,契约工并非是作为奴隶被引进的。一方面,契约工制度的运作始终未超出英国社会经济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制约,殖民地不过是英国国内经济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延伸;另一方面,在契约从签订到实施的全部过程中,价值规律在契约工交易、劳动力价格和工资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各殖民地的法律体系不仅凸显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而且也对契约工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做出了周详的规定。雇主为榨取契约工剩余价值的残酷剥削行为确实存在,但因此在契约工制度上贴上奴隶制度的标签却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