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前言穆斯堡尔效应是由西德科学家 R.L.M(?)ssbauer 在1958年发现的。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可同本世纪发现的 X 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相媲美。它解决了过去许多科学工作者利用原有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其能量分辨率可达10~(10)—10~(14)(rΓ/Eγ)。穆斯堡尔效应自发现以来,发展极其迅速,现已成为专门的学科——穆斯堡尔谱学(M·S·)。由于穆斯堡尔谱学技术具有许多其他实验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生物医  相似文献   

2.
穆斯堡尔谱学是研究古陶瓷的一种极其有用的手段,它能提供粘土和粘土烧制条件的信息.穆斯堡尔谱的参数是烧制条件的函数。根据 Fe~(3+)与 Fe~(2+)的强度可能判断原始烧制气氛。根据Fe~(3+)、Fe~(2+)和磁性峰的强度.Fe~(3+)或Fe~(2+)的四极分裂(QS)可判断原始烧成温度。穆斯堡尔谱可以测定粘土或陶瓷中的结构铁和氧化铁的丰度.可测定与陶瓷着色有关的氧化铁粒子的尺寸和分布.钙质粘土的磁比率(M)较低.Q.S 值较大;而非钙质粘土的磁比率较高,Q.S 较小。穆斯堡尔谱可探测由于风化或自然辐照产生的年代效应,这为鉴别古陶瓷的年代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穆斯堡尔技术和其他分析技术相互配合可获得可靠的考古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引言物理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大量应用,已经形成了“物理考古学”这个独立的边缘学科,穆斯堡尔谱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更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实验证明任何古陶片都有它自己特定的穆斯堡尔谱形(如图所示),根据这种特定的谱形,籍助于计算机的帮助,可以算出与每种古陶片相应的穆斯堡尔参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古陶片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如果能够用已知年龄标准样品的穆斯堡尔参量值来标定所测古陶片的参量值,就可能直接求出古陶片自身的绝对年龄。鉴于穆斯堡尔方法是直接观察古陶片内部原子范围上的状态变化,因此,它可以确定古陶片的烧制方法以及烧制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这些数据可以为最后确定古陶片的起源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89-2002分类总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标题 作者穆斯堡尔谱学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高正耀、陈松华中国古代青铜器范型技术概论 黄龙古代砷铜研究综述 潜伟、孙淑云、韩汝玢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杨军昌、韩汝玢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一)——传统抗震措施吴来明、高华平、王忠良、李蓉与现代隔震技术 蓉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郑利平、席周宽、王丽琴甘肃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陶器研究的内容和马清林、康明大、卢燕玲、胡之科学意义 德、李最雄面向文物保护的3S技术及其集成应用 汪祖进知识介绍标题用电磁学探测古代遗址的几种新技术加…  相似文献   

5.
古代铁器腐蚀产物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穆斯堡尔谱分析方法,对河南渑池出土的T_1H_1∶250汉代铁斧表面腐蚀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铁器文物抗腐蚀的原因在于表面氧化膜具有结构上的连续性、改密而不破损。铁器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环境应该是碱性、干燥无水、无硫、氯等有害元素。  相似文献   

6.
正《边疆考古研究》(第15辑)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本,正文约50万字,附彩色图版2页,定价108元。《边疆考古研究》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共24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等领域,可供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及高校考古、历史专业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雷生霖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2,(1):72-78,129,130
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考古人员的积极参与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航空遥感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赤峰市文博单位合作,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了航空摄影考古工作,对辽上京、辽中京、祖陵、祖州城、庆陵、庆州城、元应昌路、元上都、金边堡及城址、陵墓和大型军事防御设施等古代遗存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勘察,采集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并出版了《内蒙古东部航空摄影报告集》,该书成为我国航空摄影考古和内蒙古航空遥感考古成熟的一个标志.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内蒙古遥感考古工作站,之后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航空遥感考古中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进行了较多的工作,对西部地区的居延遗址、包头和清水河等地的一些古城、烽燧和边堡等大型遗址进行了一次航空摄影,为内蒙古地区的航空遥感考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4月9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成立的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康平县西关屯乡进行了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于杨家窝堡后山的Ⅱ、Ⅲ级阶地上发现一处典型的旧石器地点。共发现石器45件,均采自地表耕土层。本文仅对发现的石器进行研究和讨论。一、地理位置、地貌与地层(一)地理位置杨家窝堡后山旧石器地点位于沈阳市康平县西关屯乡黑山村杨家窝堡后山的Ⅱ、Ⅲ级阶地上,地理位置为北纬  相似文献   

9.
张燕萍 《华夏考古》2005,(4):107-110
《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和《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是李京华先生在冶金考古方面的研究专著,第一本出版于1994年,第二本出版于2003年,前后历时近十年。第一本主要内容为:铜铁冶炼与熔化技术、铸造技术,农具冶铸技术,冶铸技术的起源与演变,冶铸业管理与职官,冶铁技术的传播,彩色金属渣与高温彩色瓷釉起源的关系等。如果说第一本是对冶金考古的考察探讨阶段,那么第二本已完全进入研究并提出自己主张和阐释观点的阶段。在第二本中,李京华先生就冶金考古学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先商及商代青铜器和冶铸遗址、周代青铜器制造技术、周代青…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7,(3)
<正>这是做者所做图像考古研究的一个自选集,收录由玉石、铜、陶器及汉画等考古图像材料出发,研究有关古代衣、食、艺术与信仰的30多篇论文。考古获得各时代含有图形元素的信息资料,包括绘画、雕刻、雕塑、器物及装饰等非常丰富,但研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作者认为人类古代创作的图像作品,特别是那些在时空广泛流行的  相似文献   

11.
B. KEISCH 《Archaeometry》1973,15(1):79-104
The use of Mossbauer effect spectrometry as a tool to study iron-bearing materials in works of art is introduced. A large range of pigments containing iron has now been surveyed. In addition, some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types of terracotta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completely non-destructivel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purpos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相似文献   

12.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2+,其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釉面蓝色饱和度增大;此外,釉层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分相液滴,小液滴尺寸增大,能够使蓝色釉面颜色偏绿、明度提高。即钧窑蓝色乳光釉的呈色是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共同作用,也是对可见光散射和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漫反射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技术,对一张道教人物画像的颜料进行原位无损鉴别,结果显示,画像主要使用了朱砂、巴黎绿、群青、雌黄、碳黑和铅白。为了明确群青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颜料,采用X射线衍射对画像蓝色颜料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该颜料确为合成群青。由于群青和巴黎绿均为人工合成颜料,其首次合成时间分别为1828年和1814年,清代晚期引入我国,由此推断该画像应在清代晚期以后绘制。这一研究表明,上述三项技术联用非常适合于易损和不允许取样的古字画颜料的无损分析鉴定,在纸张类文物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在北周武帝孝陵 发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北周武帝孝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墓葬多次被盗,又多次进水,导致墓内的文物发生严重扰乱和腐蚀,尤其是墓内发现的大量易碎、细小及糟朽的有机质文物,使现场清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地层中的所有考古信息,首次大规模、针对性地对孝陵五号天井东、西龛,四号天井东龛,甬道及墓室的文物采取了整体分割打包,运回实验室进行微型发掘的方法。通过对现场提取的74个石膏包的微型发掘和清理,获得了在现场无法发现的重要文物和遗迹,共清出文物2330件。尤其是直径不足1mm的无色琉璃珠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更是将微型发掘的优势凸显到了极点。它不仅弥补了现场发掘的不足,更是利用先进仪器,将考古发掘、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完美地进行了融合。实践证明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是考古现场发掘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利用FT IR、DSC以及形态组织观察等方法,初步探讨了Kauramin(MF树脂)法渗透加固16世纪饱水古船残块(古像木)的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MF树脂可填充在橡木细胞组织的各层中,与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形成大量氢键,高度交联,最终形成网络状整体,从而使古木件的机械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The bronze wares of the Han Dynasty excavated in Chongqing are decorated with plating patterns, maintaining an exquisite lustre right up to modern times after the covering patina is cleared away. In this paper, a plated fragment of the Han Dynasty from the Wushan County Museum was characterized by combining optical microscopy (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X‐ray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ry (SEM–EDS),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XRF),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onze fragment was gilded with a ~ 3 μm thick gilded layer and a ~ 20 μm thick silvered layer.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Hg and Hg‐rich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mercury gilding/silvering technology, for example, Au9Hg in the gilded layer and Ag13Hg7 in the silvered layer. An ordered stripe structure was observed in the gilded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rod‐like, intermetallic Au–Hg compounds. Specifically,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Au was detected in the silvered layer. The exploration of gilded/silvered bronze casts light on this ancient technology and the benefit of identifying, protecting and reproducing it.  相似文献   

17.
The 2.75 MHz partial-reflection radar at Ramfjordmoen near Tromsø has been used for a study of D-region electron densities by the differential-absorption method on a number of days during 1978–79. Received signals are generally stratified in several layers, typically over 60–80 km. Strong stable echoes are seen down to 55 km during periods of enhanced riometer absorption. Inferred electron densities vary between ~ 100–1000 cm−3 at ~ 60–80 km and show well-defined features which persist for ~ 10–20 min. During periods of high absorption, enhanced electron densities (~ 600 cm−3) are observed below 65 km. During a Polar Cap Absorption event, the inferred electron densities at 60–70 km show a very stable profile. Possible sources of D-region ionization at high latitudes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论10~11世纪德意志的帝国教会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史学月刊》2005,1(12):71-76
10~11世纪,德意志存在一种帝国教会体制,其实质是王权主导下的王权与教会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在这一体制下,教会机构成为国王的政治机器,教会首脑成为国王官吏,同时国王则全力维护教会的特权和利益。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帝国教会体制成为德意志强大王权的一根重要支柱。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体制也存在严重隐忧。“主教授职权之争”以后,帝国教会体制瓦解,王权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制作保护石质文物的加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两种有机硅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共同前驱体,少量正辛胺为催化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方法 1)或硅烷偶联剂KH-570(方法 2)为有机改性剂,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疏水型Si O2涂层。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水接触角(WCA)来表征在砖块表面形成的SiO_2膜层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以及疏水性能,然后再通过测试砖块加固前后外观、吸水性能和孔隙率的变化来验证实际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备骨架带-CH3基团的SiO_2溶胶。采用方法 1(添加前驱体质量10%的PDMS)或者方法 2(MTES/TEOS质量比为2),加固后的砖块对水接触角均超过140°,毛细吸水率降低到未处理时的1%~2%,并且砖块的色差和光泽度改变较小。通过耐候性能测试表明,方法 2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好,说明用此种方法合成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涂层可以作为砖块加固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遵循库贝尔卡·芒克(Kubelka-Munk)方程式,现已广泛应用于纸张、金属、陶瓷、织物等的直接分析,也适用于文物的无损分析研究,此方法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虽刚刚起步,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