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是一座和李家嘴2号墓规格相当的商代前期大型贵族墓葬。这座墓从最初发现到最后完成考古发掘,前后历时40年,这期间经历了一次村民"清理"与两次考古发掘。它的发现、发掘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从不太规范走向比较规范的曲折历程。偶然发现这个故事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盘龙城遗址位于府河之畔,沿线村庄和农田,在洪水到来时常常被淹。更为可怕的是,洪水泛滥导致了当地血吸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于2001年下半年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虽然该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仍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板灰痕、松绿石饰,发现了头坑和足坑并各坑殉狗一只。它是目前盘龙城遗址发掘清理的大型墓葬之一,对研究盘龙城遗址商代墓葬的分布情况、形制与结构、等级制度等提供了重要佐证,对于研究长江流域的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楼子湾是盘龙城遗址中部的一处岗地,曾配合农田基建进行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在五十余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建筑遗迹、灰坑和墓葬。其中LWM4是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350°,墓口2.55×1.22、墓底2.4×1.1、深0.6米。葬具和人骨已朽,头向北;人骨下的长方形腰坑中有兽骨;墓底铺朱砂,四周有二层台;坑中填褐色土。墓中随葬器物包括青铜、陶和玉器,其中青铜器包括爵、鼎、鬲、戈和钺各一件,斝两件。墓葬被划分为盘龙城第四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Ⅰ、Ⅱ期。本文仅分析讨论青铜鬲LWM4:3的风格和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4.
盘龙城商代二里冈期的青铜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6,(2)
盘龙城是解放后发现的一处十分重要的商代遗址,历年来不断有商代青铜器出土。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配合水利工程先后进行了二次发掘。第一次是1963年7月,湖北省博物馆在盘龙城西的楼子湾,清理了墓葬五座(楼M1—M5),出土青铜器三十八件。第二次是1974年9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2级工农兵学员及部分教师,同湖北省、地、县文物工作者组成盘龙城考古发掘队,在城东李家咀清理了墓葬三座(李M2—M4),出土青铜器六十七件;在城北的杨家湾清理了墓葬二座(杨  相似文献   

5.
考古发现湖南岳阳温家山商时期坑状遗迹发掘简报…………………湖南省岳阳市文物管理处20050103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十三号墓清理简报…………………武汉市黄陂区文管所武汉市考古研究所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20050119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发掘报告………………………………………………荆门市博物馆20050124大冶五里界春秋城址及周围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朱俊英黎泽高20050145巴东任家坪遗址发掘报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0206重庆奉节县周家坪…  相似文献   

6.
唐斑 《江汉考古》2002,(1):87-87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的《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已由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定价:400元。盘龙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商代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一处最重要的城址。国务院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从1963年至1994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多次不同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盘龙城》报告即为这一成果的体现。《盘龙城》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字部分;下册为图版部分。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了其地理环境、发掘经过,以及文化分期与各期遗存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 51周年。在经过多年的发掘勘探所得的资料基础上,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认知和研究也逐步地走向深入。2001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主编出版了《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这是1963年到1994 年这段时期在盘龙城所做田野发掘工作的收获成果。这些成果,具体地说明了盘龙城遗址对武汉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8.
1989年11月所发掘的新干大墓,是自七十年代湖北黄陂盘龙城发现以来我国南方考古又一重大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一新发现对商代考古和商史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从考古学角度对该墓的葬制、埋葬年代、墓主身份及其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一、特殊的葬制新干大墓位于赣江东侧1公里的劳背沙洲上,其上原有一座东西长约40—50,南北宽约20—30,高5—6米的椭圆形沙堆。墓室“正处  相似文献   

9.
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 《考古与文物》2008,1(1):35-46
盘龙城遗址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聂口镇叶店村境内.1954年发现,60年代初开始发掘,之后断断续续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出版的<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①(下文简称<盘>)对其发现和发掘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盘龙城遗址的小嘴是一处南北向的低丘岗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150米,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缓。小嘴就在盘龙城遗址的西侧,距离西城墙不足百米,但在21世纪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过考古工作,可以说小嘴在一二十年之前一直是盘龙城考古的真空地带。但就在2008年元旦,养殖场里的鸭子在小嘴用嘴巴啄出了一件商代青铜器,考古队员清理之后发现了一座商代墓葬和一座宋代墓葬,便自此有了鸭子"考古"的说法。经历过鸭子"考古"之后,盘龙城考古工作队在小  相似文献   

11.
1996年7月为配合义马市煤气化工程建设,文物部门对其所在的西工区张马岭村南面的九十号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为土洞墓,出土陶、铜、铁等器物18件,其中2件铜器较为特殊。该墓的年代为西汉早期。  相似文献   

12.
新书简介     
由李桃元等编撰的《盘龙城青铜文化》一书,由湖北美术出版社于200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16开本,订价:190.00元。这是继大型考古发掘报告《盘龙城》出版之后,关于盘龙城研究的又一部专门著作。全书200余页,全彩色图版,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盘龙城的发现与发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在北周武帝孝陵 发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北周武帝孝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墓葬多次被盗,又多次进水,导致墓内的文物发生严重扰乱和腐蚀,尤其是墓内发现的大量易碎、细小及糟朽的有机质文物,使现场清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地层中的所有考古信息,首次大规模、针对性地对孝陵五号天井东、西龛,四号天井东龛,甬道及墓室的文物采取了整体分割打包,运回实验室进行微型发掘的方法。通过对现场提取的74个石膏包的微型发掘和清理,获得了在现场无法发现的重要文物和遗迹,共清出文物2330件。尤其是直径不足1mm的无色琉璃珠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更是将微型发掘的优势凸显到了极点。它不仅弥补了现场发掘的不足,更是利用先进仪器,将考古发掘、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完美地进行了融合。实践证明实验室微型发掘方法是考古现场发掘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4月,武汉解封,我又回到了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暂时还无法对外开放,但是各个岗位的职工早已开始了工作,就像疫情没有来时的样子。4月17日,我跟随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保管陈列部主任韩用祥在展厅内巡视,走到明星文物绿松石镶金饰件前,准备给展柜底部的恒温恒湿设备加水。我知道韩主任是当时这件器物的主要发掘者之一,便趁此机会向他询问当时的发掘情况,希望他可以讲一些未在报刊上披露过的发掘轶事。适逢《武汉文史资料》的编辑邀稿,讲述关于  相似文献   

15.
徐琳 《收藏家》2010,(4):35-38
红山文化是史前北方燕辽地区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48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现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为5500-4800年。本文评述重点是红山重器的三件玉雕人像。第一件是考古发掘品。2002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四号墓人骨骼的左侧骨盆外侧出土了一件玉人  相似文献   

16.
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山西省和离石县文物考古部门在配合“改河(三川河)扩城”基建工程的考古发掘中,于城西南马茂庄村西山塬上,发现3座东汉画像石墓(编号为14号、19号、44号墓),出土一批汉画像石和少量随葬器物(图一)。 1990年这里曾发现过画像石墓,这次发现的3座墓中,19号墓东北距1990年发掘的2号墓约20米,14号墓位于19号墓以西18米处。墓皆南向,说明这里可能是一处家族茔地。44号墓位于此墓地以北90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黄陂区境内滠口附近的盘龙城遗址,是一座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古城。它发现于1954年防汛时,后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考古发掘。盘龙城,是我国发现的长江流域最早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武汉城市之根,也揭开了长江沿线城市之源,对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8.
1965年冬,湖北省博物馆组织发掘江陵望山1号楚墓。前一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工作的我,奉命负责这次发掘技术方面的工作。12月中旬,我清理完椁室的头箱后,开始清理棺室。这座墓有内、外两重棺,其中内棺的结构复杂而严密。在内棺底雕花板的竹席上,人骨架保存完好,并有少量的兵器和服饰器等文物;骨架的头部左侧有一件大型错金银铁带钩。墓主骨架的上下均有玉瑗和玉环等,骨架的左侧有一把青铜宝剑(剑套在髹黑的漆木剑鞘里)和一个铜削,右侧置一件漆木弓和四件铜镞等。经绘图、照相和文字记录后,12月25日下午,我将这…  相似文献   

19.
岳家沟是秦始皇陵西南的一个村庄,地属今西安市临潼区晏寨乡。1986年1月,岳家沟一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一座古墓,我们随即进行抢救性清理,并将此墓编为一号汉墓(M1)。当陕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队对秦俑一号坑进行第二次发掘时,又在该村民院子里发现二号汉墓(M2)。同年8月,我们对M2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两座墓的发掘情况简介如下。两座汉墓位于秦始皇陵的西南,在陵园西侧内、外城之间的南端,西距外城60米,南距外城约350米(图一)。一号墓和二号墓东西并列,相距4米。这两座墓地处骊山北麓大水沟口的山前洪水冲积扇上,系黄土沙砾堆积,土质疏松而坚…  相似文献   

20.
在不少有关早期青瓷的考古资料中,常见一种三足、或四足、六足不等)的盘形器,它们被称为盘、座或盂(有盖)。如: 1.1957年考古学报第4期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一文中关于墓中出土的青瓷器中说:"有盖盂一件。……盖上有网纹和弦纹,底有三只熊足,遍体施釉,釉色匀整光润,是这批青瓷器最好的一件。径11.8,高6.5厘米。" 2.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浙江省文管会"黄岩秀岭水庫古墓发掘报告"中说晋墓中出土:"三足盘二件,出自墓10、22。外施淡青色釉,盘内无釉,露灰白色胎,高4.4,口径12.8,底径13.4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