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写     
希拉里受困"怕妈妈"现象当初志在必得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如今在党内初选中长时间落后于竞争对手奥巴马。几个月来,其落后原因一直是美国媒体纷纷猜测的话题。最近,有一种说法可能连希拉里自己都没想到。  相似文献   

2.
正当美国大选两党初选激战正酣之时,在大西洋另一岸的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一个贫困山村里,一位86岁的老太太,比美国人还要紧张地"盯"着这场选战。老太太名叫萨拉·侯赛因·奥巴马,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的祖母。肯尼亚山村里的老祖母萨拉祖母从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就注定要像多数肯尼亚女性一样,坚韧地与时常出现的饥荒"作战"。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孙子奥巴马,她这辈子都不会出名。  相似文献   

3.
刊中人     
抚养奥巴马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曾说过,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母亲斯坦利·安·邓纳姆·苏托罗,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白人女子。  相似文献   

4.
2008年2月7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米特·罗姆尼,宣布退出党内初选。作为一名摩门教徒,他的参选和退选,都吸引了美国选民的目光——因为这是摩门教对美国政治的又一次深度介入,但这个教派,在很多美国人眼里根本就是"邪教"。  相似文献   

5.
1月7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接受记者采访的希拉里流下了两行热泪。这位前"第一夫人"、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在丢掉首场党内初选后,再次感受到在政坛打拼的艰难。这把辛酸泪虽为她换来了第二场党内初选的胜利,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人对她的同情。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高调宣布自己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胜利给美国政坛和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纽约时报》以"史诗般的战役"来描述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初选之争;更有评论认为,奥巴马成功地打破了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的"种族障碍"。奥巴马则在胜选当晚发表感言时说:"今晚,我们庆祝一个历史进程的结束,和另一个将给美国带来新的、更美好日子的进程的开始!"6月5日晚,奥巴马与希拉里这两位比拼了近半年的对手,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到了一起。两人秉烛夜谈的诸多细节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断定的是,从这一天开始,奥巴马将成为民主党在大选中倾力支持的唯一人选。两人的联合声明说得很清楚:"希拉里和奥巴马今晚相聚,就应该做哪些工作以确保今年11月大选获胜,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随着奥巴马的胜出,共和党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即邀请奥巴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与他就美国民众关心的各项议题进行十场辩论。对奥巴马来说,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未来的选战中,奥巴马会不会也打"中国牌"?他有着怎样的"中国观"?他是否有着不同于别人的"中国故事"?……这些疑问,是中国人在未来几个月中观察美国大选时所关心的问题。也许,从本刊对他的专访和他给记者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编者  相似文献   

7.
刊中人     
美国大选:一切皆有可能[英]《经济学人》1月12日奥巴马赢得爱荷华州初选后,法国媒体欢呼他将"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仿佛奥巴马当选总统已不成问题;但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后,希拉里的胜利又似乎表明了,经验比希望更重要。共和党方面,四个人的混战仍没有最终结果。这一切说明,此次美国大选非常不确定,一切都还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8.
领衔     
时政希拉里年末民调,候任国务卿希拉里和候任总统奥巴马一同入选美国最受仰慕的公众人物,这样的高人气显然来自当初她与奥巴马那场马拉松式的初选PK。这位美国前"第一夫人",还未上任,已经开始在为国务院争取更多财政拨款,并考虑向国际热点地区派遣特使。  相似文献   

9.
"奇迹"出现了这可能是美国政治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作为第一位真正向美国总统宝座发起冲击的非洲裔候选人,奥巴马最近连下11城,从而取得了民主党初选领先优势。而原先几乎被所有人都看好的希拉里,目前则正在挣扎求生!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个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先后公布了副总统人选。很多人心目中的梦幻组合,例如奥巴马和希拉里,又或者麦凯恩和罗姆尼,这些初选时斗得难分难解,实力旗鼓相当的组合,结果都没有出现,反而爆冷跑出了拜登和佩林两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惊心动魄的美国民主党党内初选的落幕,政治新星奥巴马终于正式登上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角逐白宫宝座的擂台。不论在美国政坛,还是在外交政策领域,奥巴马都是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他有许多涉及美国外交的崭新理念。但与麦凯恩相比,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可能更难以把握,外界只能从民主党一贯的对华政策理念,以及他在对华问题上的相关讲话中去勾画他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2.
"纳德还会来吗?"在当前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这个问题堪称仅次于"希拉里和奥巴马谁能成为民主党参选人"的第二号猜想,尤其是在麦凯恩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已成定局的情况下。2月24日,纳德在他74岁生日的前3天给出了答案——他将第四次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大选。就竞选次数来说,没有人比他更渴望成为美国总统了。  相似文献   

13.
3个月前,麦克·赫卡比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共和党参选人。而眼下,他却成了一匹夺目的"黑马"。捧出这匹"黑马"的,正是先后六度助选美国总统的竞选高人——号称"拳击手"的爱德华·罗林斯。在罗林斯的谋划下,赫卡比走的是一条与其他共和党参选人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刊中人     
奥巴马的得与失 1月20日是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他干得怎么样呢?奥巴马努力使美国经济平稳运行;每个美国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医保措施即将在议会通过;从伊拉克撤军后,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在需要一位总统,他必须能够向美国和世界表明,这个国家最好的时光就要到来,必须准备建立基于自由基础上的持久和平。"2007年11月,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麦凯恩,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刊文,  相似文献   

16.
面孔     
■奥巴马重返祖先土地奥巴马总统7月10日在加纳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这是他在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之后首次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从现在开始的美国白宫争夺战,无疑是过去30年来美国历史上最难预料结果的一次,因为每位参选人都在争抢最佳位置,不停地调整竞选策略,而主导这些精彩演出的则是幕后的政治顾问们。作为总统参选人的智囊,这些政治顾问的才能不可小觑。他们有的负责设计竞选方案,有的确定参选人的政策立  相似文献   

18.
执笔之际,新闻报导传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党内初选已获得11连胜,气势一时无两。他的对手希拉里除非在3月4日,于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两场初选中获胜,否则的话,就连她的丈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亦要承认,可说大势已去。如何能在这个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坚忍不拔,沉着应战,力挽狂澜于既倒,将是希拉里从政以来的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第一张选票的投下,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式启动。根据美国选举法规定,大选第一步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内初选。1月3日,艾奥瓦州,共和党的赫卡比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在各自党内首战告捷;1月8日,麦凯恩和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扳回一局。这两场率先进行的初选,被视为整个大选的"风向标"。在4名"领跑人"中,麦凯恩和希拉里是政坛老将;奥巴马是热门人选;唯有赫卡比的名字,即使在美国国内,此前也少为人知……对外界来说,美国大选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其中就包括:赫卡比是谁?希拉里和奥巴马,谁能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20.
政敌团队     
有记者曾问林肯为何委任那么多政敌加入内阁,他回答说:"我们需要党内最能干的人入阁……,而他们就是最强的人选,我无权剥夺国家得到他们服务的机会。"近日,候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委任了其头号初选对手、纽约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