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文化特征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产物,中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与差异减少是必然的趋势。从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时间观、价值观以及宇宙观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特征的主要差异,可以加强对中西文化特征与个性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2.
中英文求职信在宏观结构和语言策略两个层面有一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体现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自我的不同诠释以及层级型文化和民主型文化。  相似文献   

3.
朱晶  ;孟凡静 《神州》2014,(6):45-45
餐饮文化在中西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而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上的差异。本文介绍中西餐饮文化常见的不同,意在使广大读者了解这一文化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和笑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西兰华人新移民家庭为案例,通过对其移民经历和家庭代际关系的分析,探讨西方福利体制框架下移民家庭的代际期待、代际互惠模式,以及家庭赡养观念的转变。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伦理文化与西方福利制度之间存在价值冲突,尽管新移民家庭在迁移意愿和迁移轨迹上呈现出明显的家庭伦理逻辑,但在移民后普遍遭遇代际关系冲突和家庭赡养观念的调整,反映出移民家庭隐性的文化传统在显性的制度环境中的策略性妥协。反思中国伦理思维与西方社会福利思维的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海外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摸索更好的家庭服务模式提供政策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增铁 《沧桑》2008,(4):245-246
中国缺少西方类型的悲剧,大多呈现温柔性的悲剧,多为大团圆的结局,而西方悲剧多展现出强烈的悲剧效果。这种差异体现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观念、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探究其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6.
陈茜 《神州》2011,(3X):45-45,47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差异。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使他们掌握语言的背景、内涵,从而恰当地运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7.
滕丽霞 《旅游纵览》2015,(4):287+293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这就造成了英汉翻译的障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结合,多多了解中西文化,运用附加注释、在译文中增减相应的词以及意译等方法克服这些差异,才能达到中西文化之间真正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侯小翠  陈彩霞  陈莹莹  李珊珊  沈敏滢 《风景名胜》2021,(8):0235-0236,0238
广告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是商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正确运用广告翻译原则,灵活采用翻译策略,使广告具有推销能力、记忆价值和可读价值等。文章从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差异、社会风俗差异和审美情趣差异阐述分析广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9.
中西伦理差异早在文明起始阶段就已初现端倪,作为东西方文化渊源的中希神话蕴含的不同思维造成了两种伦理体系,即示范伦理和规范伦理,并在道德哲学上有明显反映,从而导致了中西伦理的不同路径。比较两者的优点及其限度,对于当代伦理建设具有指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和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勇 《南方文物》2004,(3):72-74,104
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吸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观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是非基督教的伦理文化,它表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政治伦理和哲学思想之中;中国的宗教也是非神学的,是与之无关的道德实践伦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经济伦理任放经济伦理是指经济行为背后的伦理动因,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经济行为的道德判断,它着意强调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意义。中华文化是以农业土壤、宗法血缘为基础的政治——伦理型文化,因此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具有醒目的伦理色彩。在国家政治生...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安徽史学》2012,(3):51-56
本文以秦刻石铭文为中心,分析秦帝国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复杂关系,揭示伦理因素对秦朝政治的重大影响。由刻辞中所见秦意识形态及其治国实践的变化,无疑反映了秦始皇和李斯君臣对政治模式的修正。在天下一统的历史形势下,秦事功型政治传统确实出现了向伦理型政治转轨的迹象。秦政与伦理之间复杂互动历程表明,秦文化创造其事功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的专化特征,从而丧失了大一统时代政治价值目标重建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自我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拉开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序幕,他与之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由此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诸如语言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学、美术等传入中国,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也流入欧洲。这一段中西文化在平等地位上交流的历史,倘从世界史范围内加以考察,将因其辉煌而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寻回文化的自信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5.
孙恒 《神州》2011,(10):25-26,28
“李约瑟难题”涉及到中西文化的比较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精神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的不同,西方的将自然界数学化看待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不具备的,而恰恰是这个不同之处导致了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6.
李清瑞 《神州》2014,(11):246-246
李安被认为是目前台湾最重要的新生代导演之一,李安以其在电影中表现出的关注家庭生活中的伦理、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关注中西文化对比的执著精神,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取得了极为巨大的成功。李安的这种独特的贯穿中西方文化的电影风格值得我们研究和思索。  相似文献   

17.
孙恒 《神州》2011,(23):25-26,28
"李约瑟难题"涉及到中西文化的比较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精神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的不同,西方的将自然界数学化看待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不具备的,而恰恰是这个不同之处导致了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宝鸡文理学院主办,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承办的“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14日至7月16日在周秦伦理文化发祥地陕西省宝鸡市成功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国内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  相似文献   

19.
沈秀芬 《沧桑》2013,(6):42-45
“伦理”“政治”“道德”“伦理政治”在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词源和含义,有着不同的形成路径和思维理路。本文从概念的起源与含义、伦理政治形成的不同历史情境入手,解读古希腊与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20.
试论滕固现代绘画史学中的“德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的学者滕固曾留学德国 ,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 ,作为德语国家文化与学术模式在中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吸收德国的现代艺术史学方法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次把西方“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绘画史研究 ,成为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位具有现代艺术史学意识的专业的艺术史家。其“德国模式”的绘画史学方法在中国现代绘画史学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