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的二号铜车已经修复,学者多有研究成果发表,有的文章已论及有关御者俑的问题。本文准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试图明确二号铜车御者俑的身分,以期增进对秦代风俗制度的认识。同时,或可对确切了解秦始皇陵园布局及其意义,亦有所裨益。一秦代制度对先秦制度多有沿袭,讨论秦时帝王车队中御者的身份,亦有先秦文献和考古资料可资对照。  相似文献   

2.
秦陵二号铜车,被认为是始皇生前銮驾出行所用之“安车”即辒辌车的实物模拟.整辆铜车是严格按1/2比例缩小的写实作品.前、后车室均有符合其主人身份的车茵象征.各自的名称、原物质地,也早有诸多考释.如前室车茵,一般认为是古代名之为(革因),又称之为(革士)鞯、重荐的;或说是“以皮革制成,名重(革因)”,或以竹为席,名“簟.”后室车茵,一说为“重茵”,即“茵,蓐也”;一说其下部为“茵褥”,或“皮褥”的褥垫,上铺非绮类丝织物.这里,本人将对二号铜车车茵的一些再认识,写成此文,请大家匡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车子,文献记载远从黄帝时开始。《太平御览·卷73》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作车正,更广其制度也。”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和孝民屯  相似文献   

4.
自秦陵二号铜车马发掘出土后,考古学、历史学界对此非常重视,已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特别是袁仲一、程学华二位先生的《秦陵二号铜车马》一文,对二号铜车马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细致的研究。但是,拜读之中,我们感到文中有些提法欠妥,今专文提出,以求教於袁、程两位先生和各位专家。一、系驾中的四马袁仲一、程学华先生在关于系驾关系的几点认识中断言:“二号钢车的四马马首平齐”,我们对此不敢苟同。《诗·郑风·大叔子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两服齐首,两骖如手”。郑玄笺:“雁行者,  相似文献   

5.
秦陵二号铜车车舆纹饰仿衣蔽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陵二号铜车以其完整、具体的形象,为研究我国古代舆服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试图对其有关的图案纹饰作些比较分析,就其乘车衣蔽及与之相关的某些问题,作些浅显探讨。 (二) 秦陵二号铜车通身盛施彩绘装饰图案,图案中有一种使用广泛的条带形状的边缘装饰,本文据其纹样特征,称其为几何纹边饰。这种边饰分布在舆盖上下两面的周边、车箱内外侧主体纹饰的四围边栏及车门、  相似文献   

6.
马生涛 《文博》2009,(6):42-44
K0007号陪葬坑出土了一批青铜水禽,在其中发现了少量残存的彩绘。本文从铜禽彩绘的保护、清理、彩绘颜料分析和彩绘施彩工艺分析等方面对铜水禽彩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曾就秦陵二号铜车马的几个问题写过一篇小文,刊登在《文博》1985年第2期上。近年来在工作和阅读中,对秦陵铜车马又有一些新的认识。由于秦陵一号铜车马的简报和报告均未发表,故这里仍然主要根据二号铜车马的资料进行探讨。所谈的几个问题可以算作上篇文章的续作。一、纛秦陵二号铜车马右骏马的额头有一个半球形的铜泡,铜泡正中树立一铜柱,铜柱顶端有一铜丝作成的缨络。《秦陵二号铜车马》  相似文献   

8.
礼县大堡子山乐器坑所出三件铜虎并非乐器中的"敔"。文献记载中的"敔"是木质的,其演奏方式与铜虎毫无关联。三件铜虎具有神秘的宗教意义,是秦人崇虎情结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前期,始皇陵二号铜车的出土和发掘报告的刊布,曾受到海内外文物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在,一号铜车的修复、展出和简报的发表,也必将引起广泛注意,并大大推进古代车制的研究。因为这两辆铜车制作得均如此逼真,修复后均如此完整,各种细节均反映得如此清晰,使有关车制的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可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这两辆车都是驷马车,系驾方式亦相同,唯车身的形制大不一样。二号车是一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刘、谭二学者判定保安山二号墓为梁孝王墓、保安山一号墓为王后墓的观点,作者从墓葬所在位置、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诸方面论证了保安山一号墓墓主人为梁孝王,而保安山二号墓墓主人则为王后的论点。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因青铜质地上施彩的文物非常少见,对其彩绘实施有效保护的研究显然还进行得很少,并未见诸极道。近年,结合对铜车马彩绘的保护工作,我们对常用的及新合成的几种保护剂进行了实验比较,并从理论上对它们的性能作了分析,从中选出了一种代号为870l型的保护剂料,用这种保护剂对铜车马彩绘实施保护,效果比较理想,兹陈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刘占成 《文博》2002,(2):29-30,69
秦陵“七号坑”以出土青铜仙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称为近年来秦陵地区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11月23日《中国文物报》对“七号坑”有关情况已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3.
1986年三星堆二号坑出土一件铜鸡(如图,报告编号为K2③:107),体长11.7厘米,通高14.2厘米;造型与现在常见的红公鸡没有多大区别,令人一望而知。铜鸡站立在2.5厘米见方的方座(已残断)上,推想下边应当有长杆或其它构件来支承,使之高高在上。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陵幽深的地宫里,墓主尸骨早已化为寒灰;秦王朝帝国大厦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轰然崩溃、烟灭灰飞.然而,这昙花一现的秦王朝和秦始皇帝威震四海的大名,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占据了显著而又醒目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评价秦始皇的功过事非,探讨秦亡之鉴戒,两千多年来一直是统治者和思想家们千古不衰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考察墓主的宝贵资料。但是,由于财产转移、彝器易手的事情时有发生,随葬器物的原始主与墓主之间,便可能呈现纷纭复杂的关系,因而需要科学地鉴定和甄别。河南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就是这样一例。该墓所出青铜器器主,在已知的铭文资料中,约有三种情况:(一)七件升鼎器铭王子午、  相似文献   

16.
秦陵铜车马有关几个器名的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陵铜车马有关几个器名的考释●袁仲一关于秦始皇陵铜车马有关部件的名称,我在《秦陵二号铜车马》(见1983年《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一号)一文中,曾作过一些考释,但有的问题尚未涉及。现根据自己学习的一点心得,并参考学术界一些先生的意见,再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86年第1期刊载陈贤芳同志《父癸尊与子尊》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报道并介绍了西安市文管会所藏的《子尊》(笔者定名《乙卯尊》)。但所释甚简,纯系公布资料,仅录释文而无断句,尚不能通其读;尤对该器的命名、制作者及其时代之考订,颇多可商。笔者两年前对该尊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曾撰文详论之。《陈文》在拙作尚未印行之际,公布了这一资料,笔者正可藉此对尊铭的释读及《陈文》所涉及的一些问题,略述管见,试作辨析,敬乞读者幸以教之。  相似文献   

18.
辽庆陵相关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以北约15公里的大兴安岭中,瓦尔漫哈山(辽之庆云山,蒙古语也称瓦林乌拉,意即有砖瓦之沙丘)东西横亘,山南坡间距约2千米东西排列3座陵墓,此即辽庆陵。辽庆陵是圣宗耶律隆绪(仁德皇后、钦爱皇后合葬)永庆陵(1031年)  相似文献   

19.
《殷墟文字·乙编》(以下简称乙编)5849片其中一辞云:“贞:(?)(侑)伐(?)苯?”(图一)。此片为武丁宾组卜辞,其“(?)”字过去不识,《甲骨文编》隶定为“(妾又)”,无说;“(?)”字《甲骨文编》隶定为“媚”,但其意义,终永有人作过合理的解释.因此,此二字均有待重要新考释.这不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的造型及发现手法作了分析,着重考证了古蜀人的“鸡崇祥”观念和精神信仰,认为其应是具有埋于祭祀坑、祭天、祀春以勾通天地人神等文化功能的彝器,系古蜀王的宇宙重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