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很早就出现了海神信仰,各地海神也不一样,形成诸海之神,这种造神运动一直未曾间断。妈祖作为海神的出现,始于宋代。妈祖本为福建省莆田县媚州岛上的一位农家女,后来从巫,为民众消灾治病,有一定威信,英年夭折,但是死后却被当地渔民奉为海神,先是地方性的,进而沿着海岸线,向南北传播,远及台湾、澳门、香港。  相似文献   

2.
3.
“化之外,人类一无所有;人化之外,人类别无所求。“人化”的过程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因而,“人化”的过程就是化形成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形成物质化、行为化、精神化的过程。实际上,这里的化是一种广义的化(即大化),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5.
张士闪 《民俗研究》2005,(1):175-189
关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大多数村落在其形成初始皆为单姓家族村,然而,华北地区文明开发较早,王朝更迭频繁,向以历史积淀复杂、官民文化交错著称,如果哪一个村庄能在几百年间持续处于这种单姓家族村的基本型状态,那便是极为罕见的了。  相似文献   

6.
诗祖 《福建旅游》2004,(11):15-17
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肃岷县民间十八湫神崇拜的由来、联神的形象及造神秘密、湫神崇拜的表现形式、激神巡域与元宵节俗的联系、揪神会与“花儿”竞唱活动、湫神崇拜的文化内涵等多元文化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述评。  相似文献   

8.
“禁忌”是民俗学、人类学和宗教学中研究的一种风俗文化,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民族的禁忌文化,土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然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解读土族的禁忌风俗,探讨某些禁忌风俗的起源和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丁玉莲 《丝绸之路》2010,(12):36-37
祥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祥瑞意识发端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意识,两汉时期,祥瑞思想系统化并成为一种理论体系,魏晋以后的隋唐时期,祥瑞观念不但作用于当时的政治,而且反过来作用于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0.
在藏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牦牛从藏民族原始的崇拜物,伴随着神话、传说、宗教等,经历不断发展和演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牦牛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深深根植于藏民族的民间信仰、祭祀、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自备方方面面,还直接影响并形成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张燕 《神州民俗》2009,(6):20-22
“冼夫人信仰”是茂名的重要民间信仰之一,这种民间信仰在当地的乡村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考察民间信仰及其在当地文化建构的作用,以及乡村社会对传统资源的再次塑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丧葬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按照学界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丧葬的物质文化层面,即能够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物质文化面貌,甚至某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中以“物化”形式体现的丧葬内容,如葬所(包括坟地和墓穴)、葬具(棺、椁、殓尸用具)、随葬器物等;其二是丧葬的制度文化层面,主要是指丧葬礼制风俗以及某些少数民族“依俗行丧”的不成文法等;其三是丧葬的精神文化层面,亦即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灵魂观念、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等当时人们的精神文明状况。  相似文献   

14.
元明之际,民间信仰的门神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尉迟恭。尉迟恭原本是唐初大将,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不是神。中国的门神信仰由来已久,其形象有如汉代的神荼、郁垒,也非尉迟恭。尉迟恭如何由人变成了门神,门神形象又怎么选择了尉迟恭,尉迟恭由人到神的这种变化历程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门神信仰的深刻文化内涵,同时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从大陆原乡迁居台湾,一方面由于化固有的惯性,一方面由于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样的对于族群化的热爱、执着和保守,更由于迁居到台湾的客家人多数仍然处在山区或半山区聚族而居,生活状态与在大陆时相似,所以客家人的种种化传统,从民系特有的性格,到岁时习俗、神明信仰、宗族形态,到流行和偏好的艺形式,以及作为民系化载体的方言等等,在台湾客家人中都得到全面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肖霞 《民俗研究》2002,2(2):158-165
信仰往往与特定的仪式联系在一起,而“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彭维斌 《南方文物》2005,(2):48-51,34
二郎神是闽南地区尤其是灌口、同安,甚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民间尊奉的水神,它源自于人们对中国水文化先祖——四川都江堰“二王庙”祀“李二郎”即战国时代秦蜀郡守李冰次子的崇拜而发展成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民间神灵信仰。自明天启崇祯年间建造了专门祀奉二郎神的闽南灌口凤山祖庙以来,  相似文献   

18.
陈君  林婷婷 《神州》2020,(1):11-13,16
乡村社会因民间信仰而产生的权力关系、实践行为与结构机制,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对社会的善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玉环市传统的鸡山八将信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融合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及辅助乡村治理,超越对民间信仰本身单纯的功能性探索,从信仰仪式的变化关照整个乡村社会的结构转化,进而探讨八将信仰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借其帮助乡村的有效治理,对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迫切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9.
王泽巍 《旅游纵览》2014,(4):184-185,218
漳州在海西旅游城市圈中要形成竞争优势,理应充分利用台胞祖地优势,挖掘漳州籍台湾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开发名人文化旅游产品。为适应游客需求变化、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应该加强对漳州市涉台名人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漳州市名人文化旅游的开发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