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唐詩》卷八〇八收有慧宣詩三首、逸詩兩句,道恭詩一首。道恭詩和慧宣逸詩兩句都是貞觀十一年(637)唐太宗召見他倆並出示名貴袈裟時令他倆寫的詩。陳尚君先生考證:道恭應該是法恭,慧宣應該是法宣;同卷中另有法宣詩二首,兩者應該合并。這個考證有粗疏之處。雖然據不同文獻記載的同一件事顯示,道恭應稱法恭,慧宣應稱法宣,但有詩二首的法宣,卻不是應稱法宣的慧宣,這個法宣是活動在北齊的僧人,兩首詩應歸入北齊詩,從《全唐詩》中剔除。  相似文献   

2.
梅堯臣是北宋中期的著名詩人,與同時的朝廷要臣、州縣官員及詩文大家都有較多往來,應酬唱和詩篇不少。20世紀70年代末,朱東潤先生對梅詩作了系統編年校勘,並廣采夏敬觀先生成果,爲之補注,以《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時過二十餘年,筆者對夏氏、朱氏未能釐清的人事略有心得,遂逐頁排比對照,撰文名爲《再注八十四則》。卷頁與詩題均按朱先生原書開列,詩題後括注《全宋詩》第五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所收梅詩頁碼。狗尾續貂,敬待高明不棄教示。  相似文献   

3.
正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安徽壽州人,吕夷简第三子,北宋宰相。《全宋詩》第八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5468—5472)錄其詩十八首。經考,其中有十四篇并非呂詩,而是邵雍詩。呂公著詩已無別集流傳,《全宋詩》所收係1佚而得。據整理者所述,十八篇中,《恭和》1自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卷八,《分題得癭木壺》1自呂祖謙《宋文鑑》卷一七,《楊郎中新居和堯夫先生韻》二首1自邵雍《伊川擊壤  相似文献   

4.
<正>陳尚君先生《全唐詩補編》問世後,唐詩逸句已罕有孑遺,倘欲進一步搜輯全唐逸詩的話,多有賴于新文獻資料的發現。職是之故,珍稀版本、域外漢籍等都得到了學界的密切關注。~①那麼,習見的傳世文獻中,是否可能還有唐人逸詩的存留呢?筆者在研究《白氏文集》編次義例的過程中,偶然查考到《大明一統志》中載録了幾則白居易逸詩~②,以此爲契機,筆者逐卷調查了《一統志》中唐宋逸詩的留存情况,共輯得唐人逸詩7首又12句,而兩宋逸詩包括完詩及殘句則有276條之多。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談《全唐詩》卷八七四所收兩首無名氏歌所涉問題。《全唐詩》卷八七四收《僞蜀鴛鴦樹歌》:"願作墳上鴛鴦來,作雙飛去作雙歸。"宋人所説僞蜀,一般指後蜀。此歌最早記載見宋人《姬侍類偶》卷上引《海物異名記》:"蜀王孟昶説宫婢春燕,姓李氏,行則同輿,坐則同席。末年遭殺,並命合葬。墓上有樹生異花,上似鴛鴦交頸,人不知名,但曰鴛鴦樹。時有  相似文献   

6.
<正>譚用之,《全唐詩》卷七六四存詩一卷,傳云:"譚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爲詩而官不達。"大體妥當。其詩源自《樂府詩集》卷九二、《唐詩鼓吹》卷九和《吟窗雜録》卷三三。今人李成晴撰《弘治本吴江志所載宋詩1録》(刊《常熟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從《弘治本吴江志》卷二一1出其佚詩《垂虹亭》:"隔江鶴語夜淒涼,露倚闌干俯渺茫。一碧無痕天在水,雙明滯濕月浮霜。釣竿未拂蘆花白,客路重來橘陣黄。明日吴王臺上望,北風應笑鬢毛蒼。"詩風近似,大體可信。  相似文献   

7.
李飛躍  韓婭非 《中华文史论丛》2023,(2):315-356+409-410
基於唐詩生成的兩種近體詩律模型,爲律絶創作、詩體研究和文獻校勘提供了基本準則。通過對《全唐詩》全部五七言四八句詩歌的格律統計發現,林庚和啓功先生所提格律模型呈現率相對較高,但整體上完全符合標準模型的詩作比例較小,只是隨着拗變量的增加而覆蓋面益廣。鑑於中土文獻有關標準詩型的記載出現較晚,本文基於現有詩例,從句、聯、篇等層面分類分期考察了詩律模型的生成與演變。前人受限於文本形態和技術手段,難以實現全樣本、精確化的聲律統計。將《全唐詩》、《全宋詩》甚至近體詩歌作爲一個文本集來統計,可以超越抽樣分析而把握近體詩律的要素特徵與歷史演變,避免將標準模型作爲字音研判、異文辨析、體式分别的先驗標準。唐宋詩歌的標引計量與實證分析,有望將相關研究命題交叉驗證、關聯共現,從更多維度刻畫和揭示古典詩歌的聲律特徵。  相似文献   

8.
<正>楊鐮先生主編的《全元詩》(中華書局2013年版)出版問世,爲元代以前斷代詩歌全集的編纂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居功至偉!這部巨編收録4987位詩人的13200首詩,爲我們展示了元代詩歌創作情况的全貌,同時對收録的詩作進行了精細的校勘和考訂,解决了大量以訛傳訛的文獻問題。但由於處理的文獻數量龐大,資料蕪雜,疏漏之處也所在難免,需要學術界共同努力,在後續研究中不斷加以修正。比如薛瑞兆先生已經指出書中誤收宋、金詩人36人,以  相似文献   

9.
<正>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五十卷,以徵引繁富、内容豐贍而著稱,極具文獻價值~①。然而,箋注所援引的部分材料,在徵引時有欠精審,以致存有訛誤。其中,就李壁注中的引詩作爲考察對象,卞東波、任群先生均作過相關的考訂,以辨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卞東波先生《〈王荆文公詩注)引詩正訛》文中指出了三十三則引詩有誤~②,其後,任群先生又續考了七十六則引詩之訛~③。本文遍考李壁注中的引詩~④,新發見了百餘則訛誤,兹分爲十一類,予以條辨,排比成文,以就正於方家。  相似文献   

10.
<正>1975年,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横塘鄉和平村的一座宋墓中出土了兩部邵雍詩集:蔡弼重編《重刊邵堯夫擊壤集》七卷(以下簡稱《重刊擊壤集》)和《邵堯夫先生詩全集》九卷(以下簡稱《詩全集》)。~①兩書出土四十餘年以來,對其進行專題研究的論文近十篇,~②分别從編纂、版本、文獻價值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全宋詩》及郭或、王天寳校點的《伊川擊壤集》據之補輯了佚詩。筆者於2015年8月去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查閲海源閣舊藏宋刻本《伊川擊壤集》(以下簡稱俄藏本)~③時,曾携兩書影印本與之對校,發現《重刊擊壤集》與  相似文献   

11.
丁延峰 《中华文史论丛》2012,(1):331-359,399
唐女郎魚玄機的詩歌至少在五代時已集結行世,約刻於南宋中晚期的臨安陳氏書棚本《唐女郎魚玄機詩》是至今保存下來的惟一宋刻本。在書棚本之前,當有一個與之差異較大的本子,這個本子部分地爲《唐人萬首絕句》和《才調集》保存了下來,但錯訛尤多。明清及民國的刻本或影印本都是據書棚本或書棚本的臨寫本而來。諸本中,以書棚本爲最佳,流行最廣。其仿刻本中,以清沈恕、沈慈刻本,江標刻本最爲逼真。明本改竄最甚,然也有可取之處,如所補缺字,就爲他本所不及。《全唐詩》本雖有訛誤,然又是收録詩篇最全的本子。葉德輝仿刻本還將諸家題跋和印章以宋體字迻録。當代整理本有兩種,但在利用底本或校本上都有缺憾。故對其版本的源流梳理和優劣比勘,對校注《魚集》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似文献   

12.
<正>《全唐詩》卷八七六存唐五代語一卷,主要依據《唐音統籤》卷九五五。所標題目,皆後人擬定。《全唐詩》多沿《統籤》所擬,也頗有新擬者。偶有錯誤,擇其要者糾訂之。《贊皇人語》:"太沖無兄,孝端無弟。"語出《舊唐書》卷一八八上《孝友傳》:"李知本,趙州元氏人。後魏洛州刺史靈六世孫也。父孝端,隋獲嘉丞。  相似文献   

13.
張琪 《中华文史论丛》2023,(3):185-224+395
宋代《(寶慶)續修宜春志》的部分内容保留於明清袁州方志中。其流傳線索有二,一是嚴嵩編《(嘉靖)袁州府志》時對文淵閣“嘉定志”的利用,二是嘉慶、道光年間,袁錫光從《永樂大典》抄出“嘉定間《袁州志》”,成爲編修《(道光)宜春縣志》、《(道光)萍鄉縣志》、《(道光)萬載縣志》的材料。這兩種“嘉定志”實際上都是《(寶慶)續修宜春志》。李榮陛《厚岡文集》對《大典》中的《宜春志》也有所引用,但與袁抄本並不存在傳抄關係。明清袁志中源出宋志的唐宋詩文,可補《全唐詩》、《全宋文》、《全宋詩》之闕,並有助於進一步推考《全唐文》篇目來源。  相似文献   

14.
<正>黄庭堅《漫興》詩云:"肉食傾人如出凡,藜羹飯我是朝三。曉來不倦聽衙鼓,雲裏捲簾山正南。"此詩見清乾隆時人謝啓昆所1《山谷詩外集補》,中華書局2003年尚榮校點本《黃庭堅詩集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黃寶華點校本《山谷詩集注》均以此爲底本,故字句相同。但我們認爲此詩中的"出凡"乃"出九"之誤。一,有三種南宋文獻均引此句且載爲"出九"。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七:  相似文献   

15.
<正>徐月英是唐末至五代楊吴時江淮名妓,與徐温諸子有過往。有詩集,久已不傳。《全唐詩》卷八〇二録其詩二首又二句。《敍懷》一首出《萬首唐人絶句》卷六九:"爲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雖然日逐笙歌樂,常羨荆釵與布裙。"名妓生活豪奢,内心更羨慕普通民婦生活。其他詩以及其事迹,均  相似文献   

16.
<正>《夾注名賢十抄詩》選録唐末五代30位詩人的詩作,每人10首,共300首,故稱"十抄"。自海外傳入後,以書中102首《全唐詩》未收的唐人佚詩引起了學界的廣泛注意。又承查屏球加以整理,排印出版,公之社會,并在前言中對此書的各個方面及其學術價值作了相當周祥而嚴謹的論述。~①筆者於受惠之餘,覺得還有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討,也有一些疑問似乎需要再加斟酌。今不揣淺陋,謹略抒所見,草成札記八題,以求教於方家。  相似文献   

17.
<正>盧象,唐開元天寶時人,《新唐書·藝文志》載"盧象集十二卷",注曰:"字緯卿,左拾遺、膳部員外郎,授安禄山僞官,貶永州司户參軍,起爲主客員外郎。"~①《唐才子傳》卷二載其"有詩名,譽充内閣,雅而不素,有大體,得國士之風"~②。《全唐詩》卷一二二録盧象詩一卷,另有卷一二五王維《贈劉藍田》、《寓言二首》之二、《休假還舊業便使》、《别弟妹二首》四首一作盧象詩,卷一三五綦毋潛《送平判官入秦》一作盧象詩,卷一六○孟浩然《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  相似文献   

18.
<正>在唐人選唐詩的諸選本中,晚唐顧陶的《唐詩類選》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唐詩選本。顧陶(783—856?),大中時官太子校書郎,晚家錢塘(儲嗣宗《送顧陶校書歸錢塘》,《全唐詩》卷五九四)。《文苑英華》卷七一四録顧陶二序,其前序作於大中十年(856),曰:"始自有唐,迄於近殁,凡一千二百三十二首,分爲二十卷,命曰《唐詩類選》。"  相似文献   

19.
正《全唐詩》卷七二七收馬冉《岑公巖》詩:"南溪有仙澗,咫尺非人間。泠泠松風下,日暮空蒼山。"源出《方輿勝覽》卷五九:"岑公巖,在大江之南,六十餘丈,深四十餘丈。石巖盤結若華蓋,左右方池,有泉湧出,巖簷遇盛夏注水如簾,松篁藤蘿,蓊蔚葱翠,真神仙窟。唐刺史馬冉詩(詩略)。"《唐音統籤》卷八五八、《全唐詩》卷七二七稱馬冉爲唐末萬州刺史,唐末未見確證。《全五代  相似文献   

20.
《日本刀歌》爲歐陽修所作,抑或司馬光所作,今人譚彼岸(《〈日本刀歌〉作者新考》,《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2期)、王水照(《〈日本刀歌〉與漢籍回流》,《半肖居筆記》,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寧羣娣(《關於〈日本刀歌〉作者及其影響的考證》,《瀋陽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均有所考證。譚文較早,故近來出版之洪本健《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以其爲最早考辨文字(上海古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