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六堡茶"的发源地是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因地域而得名"六堡茶"且流传沿用至今,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就是六堡镇。核心产区的六堡茶,当地人叫"三原"六堡茶。"三原"为原种、原产地、原工艺。即采用原产地的原种六堡茶叶利用原工艺(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简称为"三原"六堡茶。"原种",即生长在六堡镇(含旧称五堡的狮寨镇,下同)境内的本地六堡茶群体种。"原产地",即六堡镇,也就是六堡茶的发源地。整个六堡地域独特的气候环  相似文献   

2.
<正>时值春社前几天,一位朋友拿来一包茶叶,确实是很嫩绿的社前采制的茶,但很明显不是六堡茶原种。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了:同样按六堡茶工艺加工的绿茶,有存储价值吗?绿茶存放成为陈茶,会出"槟榔香"吗?我们选购六堡茶(传统工艺)新茶,是为了后期仓储"出香"及形成槟榔香,其中一个"要素"就是品种必须是原种。即选购六堡社前茶首先是需要甄别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六堡茶是广西特产,因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早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中国名茶之一。近年来,苍梧县抢抓广西壮族自治区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和梧州市打造百亿元茶产业目标的发展机遇,大力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六堡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今年7月,苍  相似文献   

4.
正久闻六堡茶美誉,笔者偶得机缘,随同调研组来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之称的梧州市考察,在六堡茶制作技艺体验馆内,访问了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第六代传承人石濡菲。她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厂长,茶厂经营的"濡菲"牌六堡茶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石濡菲是2014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堡茶制作技  相似文献   

5.
<正>梧州目前生产的六堡茶产品,在加工工艺及原料上均有很大差异,形成的六堡茶品质风格大不相同。归纳六堡茶所有茶品及其加工工艺,目前六堡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由六堡乡农家或小型规模茶厂生产的农家传统型六堡茶,其中包括细嫩的六堡社前茶、原料中等的夏秋茶和原料粗老的六堡老茶婆;第二类为大中型茶厂以传统硬化地板渥堆  相似文献   

6.
<正>茶之为饮,始于神农尝百草;种制茗茶,秦汉方兴;茶道之风,唐宋大盛;明清以降,"开门七件事",茶占其一,提神消滞待客,清心雅志行道……中华茶文化数千年,雅俗并进,积淀厚重;名茶佳茗,亮点纷呈。苍梧古称广信,汉交州苍梧郡治所,茶文化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梧州城北苍梧县多贤乡之六堡(今六堡镇)为后人所称六堡茶之核心产区。此域山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苍梧县政协在上级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苍梧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履行职能,抓好六堡茶产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发挥政协汇集力量、建言献策的作用,助力苍梧经济发展。真协商,为六堡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六堡茶产业发展立论。2013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苍梧县划分出龙圩区,苍梧新县城搬迁到石桥镇,苍梧县总人口从  相似文献   

8.
<正>六堡茶的做优做大做强是因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六堡茶企业自身努力勇于创新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部分苍梧县政协委员和茶人在六堡茶核心产区办企业,致力于为传统六堡茶发展的动人风采。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六堡茶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并喜欢,很多茶友特别是北方茶友对这个"堡"字颇有疑问:何为"六堡"?"六堡"之堡何意?"六堡"这个堡字该怎么念?有人认为这个"堡"为军事防守构筑之城堡,有人认为是土筑的小城或村镇,更有人认为是一个里程单位,或与"铺"通假,作驿站,念做"pù"(北方多用作地名)。据笔者考据,这些用法都不是六堡这个"堡"  相似文献   

10.
传说上古舜帝南巡到苍梧初开岭南茶文化之源;茶之为饮,古药书《桐君录》称"广交最重"(汉置交趾部统领岭南九郡,部治所在广信县);北宋苏轼西江品茗留下佳话;清代六堡贡茶跻身全国名茶之列;百年前六堡茶驰誉粤港南洋,几度起落今再兴旺——因地而名的六堡茶,藉产地特殊自然环境与独特工艺造就的品质,柳暗花明,气韵连绵,岁月留香。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六堡茶异军突起。百年沧桑,古法工艺没入岁月尘埃。多年追寻,本文作者幸获若干史料和实物,据以考证推知当年六堡茶种植采摘特点、炊蒸压篓发酵之制茶标准工艺、自然发酵之精髓。古法制出之茶品,独具一格,"远年顶好",即便百年存世老茶,也茶气冲盈,陈香浓郁,层次质感如远山重峦叠嶂。  相似文献   

12.
<正>热爱喝茶的人,对茶叶的产地都特别的注重。于是,就有了因地而名的名茶,也有了因茶而名的名地。因地而名的名茶,那一片土地必定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人间热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喝那里的茶,可以纪游、可以壮游、可以神游。因茶而名的名地,那一片土地即使景观不甚出色,但必定是内蕴优异,山水之间必定还有一个与之极度匹配的小气候环境。六堡茶因地而名,但六堡不是一个风景殊胜之地,  相似文献   

13.
梧州位三江交汇处,自古水运发达,其北部山区的六堡茶核心产区,陆路艰难而多有河溪流入西江。优良水运条件和广府茶文化的兴旺及南洋华侨热捧,极大促进六堡茶传播发展之际,千年"海上丝路"再添支脉——一条接桂粤港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沧海桑田,昔日风采今安在?古道肇始流变文化积淀,且由本文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4.
岑沫 《文史春秋》2009,(10):25-41
毛泽东与李济深,从相识相知,到共谋天下事,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统战关系,长达35年。 为了追寻毛泽东与李济深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笔者广泛披阅关于毛泽东、李济深、柳亚子等人的历史传记、名人回忆录与文史资料,并得到了广西图书馆原馆长麦群忠先生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2009年3月及7月,笔者两度专程到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先后采访了李济深的表弟、曾在李济深麾下任军需官、解放后曾任民革梧州市委主委及梧州市政协副主席、现年97岁的周泽棣先生和现年76岁的李济深侄女李燕芬女士,聆听了许多关于李济深的鲜为人知的轶事。 追溯起来,毛泽东与李济深的友谊桥梁和革命纽带,却是李济深家乡的六堡茶。本文将其中相关故事钧沉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古建石活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差异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效果,指出了在古建筑石构件的修缮复原工程中,不宜完全用现代工艺与工具取代传统工艺与工具,并提出在运用现代技术的同时应保留优秀的传统工艺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有天,在网上搜索一些东西,准备作为礼品,送给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搜到茶类项目时,突然发现从小当作生活必须品的某件东西,已经包装成为很精致的礼品和收藏品。这个东西就是“藏茶”。“藏茶”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都属于紧压、发酵的黑茶,  相似文献   

17.
<正>六堡茶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苍梧西北部高寒山区,那里除了汉族茶农以外,也是苍梧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带。该地民风淳朴,茶农们年年辛勤种茶制茶,对外交流较少,很多地方尚保留着传统的饮茶用茶习惯。当城镇生活已经被高速发展的科技驱赶得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候,在青青的茶园林木之间,山里的日子还是像我们童年一样散漫悠长。正是这种慢节奏,使得那些迷人的古老习俗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8.
传统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存和开发珍贵的传统工艺,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课题。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具有优秀工艺传统和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来说,保护开发传统工艺尤有紧迫意义。因此,对传统工艺所蕴有的巨大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须有充分的认识,对传统工艺濒于失传的现状须有危机感。当前应  相似文献   

19.
<正>自古以来,金饰品和各种金制用具因其华丽的色泽、精湛的工艺造型、稀缺的资源、易于保值流传等原因,备受人们的喜爱。据现代考古发掘,发现早在商代黄金制品已有使用,此后的历朝历代墓葬中均有金质文物出土,证明我国先民很早就熟练地掌握了黄金材料的制作工艺。本文将介绍几件宁夏银川市平吉堡姚氏墓出土的清代金饰品。宁夏银川平吉堡农场在平整农田时发现了墓葬,墓表面被破坏,从墓中出土的器物和墓志铭确定该墓为清  相似文献   

20.
文物保护中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传统工艺的研究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逐步进入了新的研究高潮,中国文物保护修复界已率先提出了"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的呼吁。本文对目前国内出现的古建彩绘保护技术、古建琉璃构件保护技术、古纸修复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是一种以传统工艺实地调查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科学化分析手段,并利用现代科学原理、科技理念进行工艺解释,最终实现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传统工艺科学化体系的目的。但是,对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化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方法上的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工艺研究过程中仍需要尊重传统工艺的真实性,辨别使用科学化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