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光泽县城中心的后街上,立有一块清代盐政管理的“公禁陋规”石碑,碑文记述了光泽民众当年抗争盐业官吏贪财勒索不法行为和争取到食盐供应正常的事件。石碑高约1.5米,宽约70厘米,镌文214个字,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而立。  相似文献   

2.
王红花 《南方文物》2020,(1):140-143
淮南盐课甲天下,但咸丰年间由盛转衰。本文以"税票"为视角,探析咸丰年间淮南盐政,以管窥太平天国起义对淮南盐产运销的影响以及清政府的应对。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重新发现于唐县的“古唐侯国”碑为一方异代一体碑,其一面为康熙年的“禁革陋规”碑,另一面为光绪年的“古唐侯国”碑。本文对此碑两面碑文的作者、刻制历史背景及其内容、意义作了综合分析考证。  相似文献   

4.
周郢 《民俗研究》2020,(2):153-157
泰山红门宫附近曾发现一方明代嘉靖年间的"山轿示禁碑",载录了一起因支派山轿而引发的申诉案件:当时贵官豪宦登泰山时,不仅滥征民间山轿,并强拉山民充当轿夫,骚扰民间,成一方之害。巡抚山东鲍象贤、山东按察副使张任为此分别批示、立规,革除积弊。但此弊屡禁不止,一直到清初仍是使民众苦累不堪的暴政。"山轿示禁碑"的发现,为了解泰山古代山轿情况及轿夫生活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打开《清宫扬州御档》第六册,有两份奏折是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有关扬州挑浚城市河道及护城河情况的。分别是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奏为商捐挑浚扬州市护城河事》以及十月十三日《奏为验收扬州护城河等工并立法禁止商民倾泼淤垫河道事》。它告诉我们,当年耗银万余两,扬城官、商、民齐心协力挑浚护城河以及嗣后加强河道管理的那段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