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15,(10)
<正>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起源于阿尔泰山,后来在欧亚草原广泛传播。该文化的典型器——倒钩铜矛,近年在中国境内不断被发现。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Sergei Kiselev)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发现一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1]。2014年,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对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详加讨论,共搜集到10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讨论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辽宁朝阳县文管所收藏的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或仿制品。前两家博物馆收藏的倒钩铜矛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由中国工匠铸造的仿制品;后一家博物馆藏品虽无倒钩,但是有山字脊,是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典型器,很可能直接从阿尔泰山传入西辽河流域。这个发现相当重要,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冶金术很可能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本文还讨论了内蒙古出土的带翅管銎铜斧石范,认为属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此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还传入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这里出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皆为宽柳叶形山字脊铜矛,年代略晚于阿尔泰山流行的窄柳叶形山字脊铜矛。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5,(10)
<正>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资助下,我们开启了题为"欧亚草原考古"的综合研究,重点考察史前丝绸之路。此项研究中,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之一。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统计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共13件,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梳理[1]。不  相似文献   

4.
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依据骹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伊玛—图尔宾诺倒钩铜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达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铜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5,(10)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其代表性器物——倒钩铜矛,目前在中国境内已发现13件。对这13件倒钩铜矛进行的金属成分检测和类型学研究表明,它们以红铜或砷铜铸造为主,制作工艺晚于西方红铜或砷铜锻造铜器,年代多相当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这些中国境内发现的倒钩铜矛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直接相关,而此文化在史前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文明的影响,再次揭示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从欧亚草原开始的,中国文明的发展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优秀文化不断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刘翔  刘瑞 《考古与文物》2016,(2):102-107
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的资助下,我们开启了欧亚草原考古课题研究,塞伊马-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我们考察的重点问题之一。最近,我们调查了辽宁朝阳县文管所藏一件塞伊马-图尔宾诺铜矛,结合调查成果,对欧亚草原发现的塞伊马-图尔宾诺山字脊铜矛进行类型学分析。早期为窄柳叶形,只分布于阿尔泰地区;略晚期为宽柳叶形,很多地区都有发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进行类型划分,并将其与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进行类比分析,认为这类器物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人群在与更北的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人群接触交流的结果,但并非异域器物的直接输入,而是制作技术的传入,即为齐家文化人群"仿制"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的产物。淅川下王岗遗址H181中新近出土者,应系从齐家文化的分布地域甘青地区传入中原地区,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在二里头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存。  相似文献   

8.
书讯     
<正>《西域考古与艺术》林梅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本书内容涉及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物所见古代冶金技术的传播、古代西域民族迁徙和重新分布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影响、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发现,以及珠宝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作者以考古材料为依据,结合扎实的文献考证和实地踏查,对目前学界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问题得出了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单鋬铜尊是殷墟商文化觚形尊与单的爵、角、斝、觚等器物相融合的产物,单鋬的设计目的在于方便携带。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器形设计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单陶鼎以及西北地区马家窑文化单鋬带流陶罐和陶杯有关,是欧亚草原地带赛伊玛—图尔宾诺青铜文化经过中国西北向中原地区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南阳淅川下王岗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四件倒钩阔叶铜矛[1],由于此类铜矛形制特殊,发现较少,且与中国西北乃至欧亚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形制相似,遂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曾在1979年入藏了三件这种类型的倒钩阔叶铜矛,具体形制与淅川下王岗遗址新近出土者类似。本文现将这三件倒钩阔叶铜矛的材料整理发表,以供学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月,安吉县博物馆收到民工在县城供电局宿舍下水隐井施工中出土的铜矛及镦各一件,并及时派员赴现场察勘。铜矛出土于距地表1.5米深的含有回纹、席纹、叶脉纹、方格纹等印纹硬陶片的文化堆积中。由于铜矛出土点四面均有建筑,无法作进一步清理。矛体较宽,骹形宽大,前锋锐厚,锋锷犀  相似文献   

12.
长兴出土有商代至战国时期的青铜矛31件,型式多样。本文分析了这批铜矛的类型和年代,并就铜矛体现的文化因素作了概括说明。文章最后对小矛的功能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单独使用的小矛还可能用作旗竿头等。  相似文献   

13.
1983年2月,济南市博物馆在拣选的先秦青铜器中,发现一件有"元年闰"铭文的铜矛(见图)。据现在所知,先秦古器铭中有"闰"字出现的,还是仅见。这是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一件珍贵实物史料。这件铜矛为三棱形,长仅11.4、宽2厘米,骹部有穿。由于形体短小,疑为戟刺。一侧刻有一行细小的铭文,其文曰: 元年闰再十二月丙□□  相似文献   

14.
四川青川县出土九年吕不韦戈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9月在四川青川县白水区出土铜戈、矛各1件,报道时合称为戟。其中矛与四川地区战国至秦的墓葬中所出铜矛基本相同。这里着重对铜戈作介绍和讨论,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成武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到1件有铭铜戈。据了解,铜戈1972年出土于成武小台古代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1件铜矛,惜已失落无处查寻。铜戈直内,短胡。援长11.5、内长5、胡长6厘米。内上有一 T 形穿,  相似文献   

16.
玛可河是长江主要支流大渡河的源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流经班玛县进入四川省壤塘县.在青海境内称玛可河,四川境内称大渡河,在班玛县境内河长210公里,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行政上隶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相似文献   

17.
1984年,定兴县南旺村发现两件有铭铜兵器,后入藏定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分别定名为"燕王喜戈"和"燕王喜矛"。经与《殷周金文集成》中收录的燕王兵器上的铭文进行对比,认为这两件兵器应为"郾王■"兵器,应定名为"八年郾王■铜戈""八年郾王■铜矛"。由铭文中的"八年"纪年推断,郾王■即燕武成王。  相似文献   

18.
“香妃传说”与宝月楼、回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院刊》、《文物》、《文物天地》等刊物相继发表了有关香妃的几篇文章。考证了香妃即容妃,系回部阿里和卓之女。其叔额色音、兄图尔都、堂兄玛木特,于乾隆二十三年曾配合清政府军平息波罗泥都(大和卓)、霍集占(小和卓)  相似文献   

19.
江陵出土吴王夫差矛铭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11月,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5号墓出土1件青铜兵器,因其形制与矛相同,故一般称之为矛。器中脊两侧近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8字:"吴王夫差自乍用(?)。"春秋时期的吴国铜器传世较少、铸有铭文的吴国兵器,过去只见有戈及剑,这件吴王夫差矛的出土,是近年来吴国铜器的重要发现。这件铜矛铸造工艺极为精美,与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堪称为吴越兵器中的双璧,是稀世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20.
陕西历史博物舘收藏一件阔叶并带倒钩的大铜矛,出土情况不详.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吉谢列夫来中国考察时曾见过,并曾在《苏联考古学》上简单介绍过,并认为该矛与中亚草原地区的古文化有关.随着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兴起,此矛又为国内外学界所关心,故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