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许多村政权都采取两面政权的形式,它一面用以应付敌人,一面作为纽带,把共产党、抗日武装与广大农民紧密地连结起来,在艰苦的抗日年代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兰章  郑晓 《文史精华》2009,(Z2):44-46
陈白,原名陈银,字雪如,1914年7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黑旗营村(现辛集市红旗营村)。1936年在邢台师范学校毕业后,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民众抗日自卫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束鹿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县抗日高小校长、滏北  相似文献   

3.
爱国石考     
<正>在那抗日烽火然遍中国大地的年代,我的家乡萝北,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但今天我为大家考证的是段鲜为人知的抗日志士的故事。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边境地区,萝北县太平沟村,村东边是中俄界河——黑龙江。  相似文献   

4.
步爱成 《文史月刊》2002,(10):18-19
抗战时期,为确保晋东南、晋东北部的各级干部、中央首长、抗日队伍过往延安的绝对安全,晋绥边区选定了从交城起经方山县的周家沟、马坊、代坡到延安的一条“红色交通线”。因驻马坊日军封锁严密,所以晋绥边区特派了一支交通大队驻扎在过往要地周家沟村,专门护送过往人员。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中,除解放区战场作为整个抗战的重要支柱和在正面战场上爱国官兵的浴血沙场、英勇作战以外,民间各地民众自发组织奋起抗日,也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广西武鸣壮乡,爱国知识分子曾振纪率领民众自发抗击日军,击退敌寇扫荡而牺牲的英雄事迹,就是一页民众奋发抗日的壮丽篇章!曾振纪原是武鸣县马头乡全曾村的小学教师。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爆发全面抗战后,曾振纪就常用“塘干鱼儿死,国破民遭殃”的道理,教育学生不能坐等当亡国奴;又常用“一根筷条易折断,一扎筷条拗不断”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团结才能…  相似文献   

6.
<正>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有一条用蜀中巾帼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在街道南侧小公园内矗立着这位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的半身青铜雕像,她就是赵一曼。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参加革命后用名李一超,在东北从事抗日斗争时化名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1923年末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在宜宾女子中学读书时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去苏联学习,1928年冬回国。曾在上海、宜昌、南昌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抗日名将佟麟阁常林佟麟阁是满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自豪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1892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抗日名将佟麟阁。他原名叫凌阁,字捷三。自幼就跟随舅父在乡间读书,学经读史。许多...  相似文献   

8.
老民兵名叫董学锋,1923年生,河南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曾任太岳军分区沁阳抗日县大队三中队三分队队长. 1945年秋季的一天,董学锋所在的抗日县大队(后改称沁河支队)得到情报:从山西太原下来一小股保安队,有四五十人,将在明日凌晨经过沁阳常平村. 保安队是日军扶持的汉奸武装,别看平常他们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欺男霸女的,其实是一帮乌合之众.县大队多次跟他们交手,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再者县大队正在扩编,缺少枪支.于是,大队长董学义与大家商量后,命令三分队和一分队各带40人联合作战,利用常平村有利的地形,在马鞍山一带设伏,打保安队一个伏击,消灭他们,得几十条好枪.  相似文献   

9.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总部进驻五台山南茹村之后,根据毛泽东在八路军出征以来,连续发出关于在山西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一系列指示和抗战形势的发展,总部和军委前方分会决定,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于开辟全华北及至全国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939年底,在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湾杨等村,爆发了一场持续大半年之久的红枪会暴乱,反动的红枪会头目同日伪军相勾结,残杀了不少抗战军民。中共鲁西南地委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采取正确的策略,同日伪军和红枪会头目们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最终平息了这一暴乱。  相似文献   

11.
张同乐 《安徽史学》2011,(4):43-49,85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在国际上更加孤立。在物资贫乏、战争迁延日久、军需储存消耗殆尽、兵源枯竭及劳动力缺乏的情形下,日军对华北的依赖性日益加大。在华北,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人力散布在农村,而农村又掌握在中国抗日革命的势力手里,华北日军只控制着寥若晨星的点和线。华北日伪通过"村政建设"向敌后抗日军民展开农村争夺战。"村政建设"主要源于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控制乡村的统治术,也仿效了日本和伪满洲国的"街村制",体现了日伪利用中国旧有制度,实行法西斯统治的狡诈性。其目的在于根绝共产党及八路军抗日活动的民众基础。随着日军无条件投降,华北日伪的"村政建设"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12.
浪音 《文史月刊》2023,(7):55-58
<正>沁中,即沁县中学。它的前身是1944年5月24日,由沁县、屯留、襄垣三县抗日政府联合成立的沁屯襄耕读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山西省沁屯中学,1948年改为省立沁县中学。校址在太岳抗日根据地沁县西南的山上,距屯留、襄垣较近的圪坨村中。沁县解放后迁到了县城内。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的学校大多有一支负责宣传抗日主张,传播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1941—1943年,冀中区堡垒户的大量产生,是中共动员农民以应对日军"扫荡"困局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堡垒户为核心,形成了地洞、地道以及抗日人员与堡垒户、邻里、村政权之间联动的隐蔽系统。在这一系统之下,堡垒户承担起保护伤病员和抗日干部,保证抗日通讯联络的运行,养育抗日人员子女,掩护抗战物资等任务,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保存和坚持提供了落脚点与活动空间。在此过程中,堡垒户面临着日伪军的残害和经济条件匮乏的生存困境,抗日政权和堡垒户想尽一切办法使这一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残酷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尽管有的农民有过犹豫和挣扎,但以堡垒户为代表的广大农民以及与共产党结成的血肉联系,代表了民族抗战的主流,创造了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江苏宝应县安丰区太晋乡的固晋村,粟裕率新四军第1师和苏中区党委、行政公署、苏中军区及其大部分直属机构驻扎在这里。固晋村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而成了名闻遐迩的"铁军村"。该村老村长乐立伟与新四军结下了深厚友情,特别是他与粟裕的关系更是一段佳话,用现在的话讲叫特铁,被人们称为铁村长。  相似文献   

15.
在太平天国的策源地桂平县金田乡,活跃着一支抗曰武装——"七七"抗日游击支队。督的村位于桂平、平南两县山区交界处,四面丛山峻岭,交通闭塞,在战争年代,被人们视为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原来只有两三百村民的村庄,一下子便涌进好几百逃难的人,而且来了一批精英。这些精英和民众组织成立了抗日游击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活动,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率领八路军总部北上抗日来到五台,总部驻扎在南茹村,开辟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叫李三蛮,1923年出生在山西省榆次县(今榆次区)庆城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我从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是个人见人夸的好青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烧杀掳掠、大肆屠杀老百姓,我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积极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上阵英勇杀敌。1944年,被抗日政府评为杀敌英雄。同年11月出席了晋冀鲁豫地区在黎城县南泉举行的群英大会。  相似文献   

18.
严惩汉奸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华北大片国土很快即沦入敌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救亡的高潮,抗日的烽火越烧越旺,华北地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我的故乡—山西省原平县(原称崞县)角川村也建立了抗日政权。角川是个仅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19.
白凤鸣 《文史月刊》2014,(11):14-15
若不是在1946年的土改时期我党领导组织群众深挖隐匿的敌特分子、没收汉奸恶霸财产时发现了这张"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部敌占区秘密抗日志士证明书",也许持有证明书的这位抗日志士,就会被以"给日军当过警备队员的汉奸"身份公开处决;更不会知道,他就是我党秘密派遣打入敌人内部的抗日志士──太行老区武乡县故城镇故城村刘福柱。  相似文献   

20.
瞿定国 《百年潮》2014,(8):54-56
在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影响下,面对七七事变日军的挑衅和侵略,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和北平各界救亡人士,奋而起事。1937年7月22日,原东北抗日义勇军成员赵侗、高鹏、纪亭榭等在北平昌平白羊城村关帝庙前宣布成立国民抗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