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学东渐以来,相对于源自欧美的"西学",中国固有之学术逐渐被概括地称为"国学"。从《史记》等国学经典,可以管窥"国学"中"商道"及商业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张小虎 《沧桑》2014,(6):141-14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国学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居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的精神与灵魂之柱,其价值历久弥新。阳煤集团长沟煤矿积极更新观念,延伸党建管理文化的内涵,把"国学经典"融入煤矿党建文化,成为了公司党建文化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张小芳 《神州》2014,(3):23-23
中华文化包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国学经典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当我们的胸怀里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淡定从容、高雅脱俗。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如何引导高中生读悟国学经典,以一己之思践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之路。  相似文献   

4.
陈霓 《神州》2013,(31):34-34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高职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认可并喜欢此类课程,具体表现为:以专题教学的模式,为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并注入新鲜元素;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授课之外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清末,我们祖国国势趋弱,而列强猖狂,担当兴亡之责的学者苦寻兴国之途,在学术上或倡西化,或主张国学。有些时期,以外来学术为主之势力独领风骚,国学因而沉于民间;有些时期,国学得趁春风,古树枝叶茂盛。1950年至于现在,中国大陆国学有兴有衰,甚至曾有过被“大革命”的一段时期。可喜者,国学多年来已于坦途中发展,当前正处于文化兴盛期。国学或沉或浮,传统文化或兴或衰,道路坎坷,令人唏嘘。虽然历史不堪回首,但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却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小说,它所表达的语言认同与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引人沉思。客家人很看重"根"与"魂""家"与"祖先""祖宗言""崇正""守正"。这些文化心理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梁启超先生说:"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徵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  相似文献   

7.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正"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格萨尔说唱艺术之乡""中国雪豹之乡""雪域山歌之乡"……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万多的杂多县,集众多有形无形的资源于一身,实乃天、地、人给予的慷慨赏赐。此乃杂多之幸、杂多之福,更是杂多之本。  相似文献   

9.
正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开幕了,拉萨沸腾了。在藏博会的展馆里,人流如织。尤其是2号馆的"创意西藏"展台,以其展品之高端、之齐全、之奇特,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创意西藏""创意西藏"隶属于西藏则界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线上  相似文献   

10.
正《晚清时期老外的"国学"情结》自1807年英国人马礼逊来到中国后,来华的西方人络绎不绝,他们往往背负外交、经商抑或宗教使命,其中不乏长袍马褂久居甚至老死中国者。他们身上表现出长期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国学"情结。第一,人名多附庸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汉学家Samuel Wels Williams,中文名字为卫三畏。"三畏",不仅与他的英文名Samuel音相近,而且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6,(5)
佛教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路"是中国通过海洋对和合文化精神的践行。和谐与圆融是中国佛教和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佛教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特质,尤其是与东南亚与南亚等地区密切的关系,使得佛教在"海上丝路"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佛教固有的"缘起""中观"、"空观""涅槃"的教义理念是佛教和合文化坚实的理论基础,佛教所体现的"慈悲""平等""和谐与和平"既是佛教和合精神的流露,又是对"和合文化"的具体践行。佛教在古代"海上丝路"上的传播,为当今"海上丝路"和平发展,奠定了历史上的"佛缘"基础。中国佛教和合文化对推动"海上丝路"和平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文史博览》2010,(8):33-33
<正>近年来,"国学"越来越热,围绕其所展开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晚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争论中,"国学"是"夷学"、"西学"等概念的对立面,这时它是个文化名词。在学制改革中,"国学"作为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叙“国学”在辛亥革命前后兴起、发展之始末梗概,略涉章太炎与孙中山在革命初期的交谊,以及二人在“国学”宣扬推展中相辅相成的历史作用。嗣引入主旨,评述中山先生思想中蕴含的“国学理念”。述凡三端:一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民族文化根柢;二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人文精神本质;三曰,孙中山国学理念之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古今贯通性认识是思想史研究中一个普遍性的认识方法。这些年,有关国学、儒学复兴论大规模铺张,古今直接贯通、甚至古今一体论甚为时兴。下边先罗列一些大论,以彰其要:1.或曰:"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孔子的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它(儒家)曾是中华民族发育、  相似文献   

15.
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青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容丰富,有一定历史价值。青城素有八景,即"鹿谷新耕""崇兰列嶂""苇泉月夜""夹河烟树""午当神钟""大船古渡""小岩晚照""黄崖滴水"。近年来,笔者爬山攀岩,涉水跨沟,登高望远,细察近观,在青城原来八景的基础上扩为十六景,并创作七言古风16首,以体现青城自然景观之美、人文景观之胜、历史文化之厚重。  相似文献   

16.
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发展变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了"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衍生物。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向全球扩展,中国锦鲤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孙传波 《收藏家》2012,(4):41-48
罗振玉是近代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一生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国学功底深厚,造诣精深,开创甲骨卜辞之学、敦煌石室之学、流沙坠简之学、大库史料之学的研究,治学谨严、著作累累。其学术成就“开百代之学风,启后昆之法门”,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城镇化"及其相关概念,有必要结合中国和西方城市化历史进程,对"城市""城镇""都市""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和"逆城市化"等概念,进行词源和语义演变上的辨析,以推进研究之深入,其中,"就地城镇化"概念是重点。  相似文献   

19.
1931—1945年的十五年战争期间,日本陆续发动了"满洲事变""中国事变""大东亚战争"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日本政府为了实行对中国东北与本土以及亚太地区的管理与统治,陆续设立了前后连贯的三个国策统制机关——"对满事务局""兴亚院""大东亚省"。本文主要围绕"大东亚省"的设立过程,考察战时日本的殖民统治机构从"对满事务局""兴亚院"到"大东亚省"之演变过程,以及"大东亚省"的殖民统治之本质,用以再现与佐证战时日本对亚太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史实。  相似文献   

20.
正昔之南通州属于"大越小吴"的地域,古人雅称静海、崇川、紫琅。位于长江口的南通具有"襟江带海,三面皆距川"的特殊地理形势,自然在经济生活与民俗风情中形成独具一格的钱俗语,《金瓶梅词话》《红楼梦》等明清文学古典名著中,富含钱文化韵味的火树银花名色多多,如"金盏银台""银蛾金弹""迭落金钱""滴滴金"等与之相映成趣印证互动。铜钱的俗语歌谣和以金钱命名的风味小吃江南把拿薪水叫"关饷",将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