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庆街艺人     
正有船吗——船来啦——根据潘长江《过河》改编的小品,是吉庆街上点击率颇高的节目。作为吉庆街的新四大天王之一,一撮毛刘亚东每天晚上都要和妻子贾爱兰一起为食客演好几遍《过河》。刘亚东,艺名一撮毛,河南人,1967年生。2001年,他到吉庆街卖艺,擅  相似文献   

2.
吉庆街艺人     
正作家池莉在小说《生活秀》中写道:吉庆街是一个可以睁着眼睛做梦的长夜,一个大家心照不宣表演的生活秀。在这里,一位名叫叶梦的女孩,也曾经有过她的艺术梦想和生活梦想。叶梦,1989年生,湖北孝感人,高二时辍学。2012年,叶梦带着心爱的手风琴,随着姐姐叶苗到吉庆街卖艺,两人的收入供弟弟妹妹上学。  相似文献   

3.
吉庆街艺人     
正吉庆街艺人中,最有激情的是几个摇滚组合。每当摇滚乐手们上场时,那震撼的场面往往吸引众人的目光。食客们经常起身与歌手们一起飙歌,沉醉其间。图为2011年9月3日,摇滚组合杨先高(左)和阿坤(右)的卖力演唱赢得了外国客人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4.
吉庆街艺人     
正"愈夜愈美丽"的吉庆街已经成了武汉市的一张名片。到吉庆街宵夜,无非是为了过过"边吃边听边看"的瘾。老外也不例外。图为2011年9月3日,艺人李文翰在为外国客人演奏长笛。李文翰,江苏宿迁人。年轻时喜爱音乐,1970年12月入伍,曾在部队出演《沙家浜》中的胡传奎。1975年复员后在长航武汉港务局轮驳公司工作。2000年内退后,到吉庆街从艺。  相似文献   

5.
吉庆街艺人     
正老通城,本名吕文礼,来自河南,1963年生,12岁进入专业艺术院团,1991年从河南省越调剧团来到吉庆街从艺。老通城坦言,刚开始真拉不下面子,怎么想怎么难受。硬着头皮演了几次后就放开了:只要有人喜欢,哪儿都是舞台!图为老通城在为外国客人表演节目。老通城擅长吉他弹唱,表情丰富,深受吉庆街食客欢迎。他曾以《欢迎你到吉庆街来》《梦乡》和《家在汉口》自创歌曲而走红,成为吉庆街人气最旺的艺人之一,与拉兹麻雀黄瓜一起被誉为吉庆街四大天王,并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6.
吉庆街艺人     
正孙敬诚,1979年出生,湖北安陆人,因擅长湖北大鼓而得艺名孙小鼓。他从小喜欢曲艺,崇拜湖北大鼓大师张明智先生。1999年,他从武汉中南艺术学校毕业后,师从湖北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承葵,得到了湖北大鼓的真传。2000年,孙敬诚决定到吉庆街去闯生活。刚去时,他曾经放不下科班出身的架子,  相似文献   

7.
吉庆街艺人     
正吉庆街艺人来自全国各地,有专业院团的职业演员,有未经专业训练的草根。他们一年365天,昼伏夜出,晚上卖艺到转钟,凌晨上床睡觉,下午4点多又迎来新一天的挑战,白天还要抽空搞创作、练习唱段曲目。演艺生涯中,有多少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能默默承受。杨阳,中国汪派琵琶第三代嫡传弟子,武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本可颐养天  相似文献   

8.
吉庆街艺人     
正张德生,艺名"麻雀",安徽人,1951年生。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因为穷,后来带着一把二胡离开家乡闯荡江湖。1993年,"麻雀"来到武汉吉庆街卖艺,擅长演唱自编自创歌曲。他将林依伦的《爱情鸟》改编为《爱情麻雀》而一举走红吉庆街,与"老通城""拉兹""黄瓜"并称吉庆街"四大天王"。"麻雀"曾经上过央视的专题报道《小毛与麻雀》、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武汉电视台的春晚、湖北卫视的《国庆7天乐》等节目,在电视剧《来来往往》中客串过草根艺人角色,他的两首歌《爱情麻雀》和《阿莲》收录在雪村的专辑《全是高科技》中而广为传播。图为2012年7月15日,"麻雀"在为吉庆街食客演唱自创歌曲。  相似文献   

9.
艺人血泪     
我是河南省驻马店豫剧团的老艺人。我无儿无女,剧团就是我的家。1958年退休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欢度着幸福的晚年。今天的幸福,是共产党给我的。有了甜,不能忘记苦。我的左腿上有茶杯口那么大一块伤疤,遇上天阴下雨,还是酸疼酸疼。疼在腿上,想在心里。每次酸疼,总要勾起我对过去学戏从艺的悲惨回忆,一桩桩的辛酸往事,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卖身学戏我今年76岁,在旧社会度过了60年,受尽了千辛万苦。不到五岁,就失去了父亲;六岁时跟随母亲从  相似文献   

10.
史永余(1903-1970年),艺名小马,江宁县禄口镇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他自幼放牛、种田,会唱山歌,天生嗓音宏亮,拉二胡也是无师自通。旧时,江宁农村盛行栽桑养蚕,抽丝织缎,有织缎机坊;南京城里也有许多靠江宁农村供应白丝织缎的机坊。在这些织缎机坊里工作的机工们,喜爱把当地的一些趣事编成唱词,用民间曲调哼唱,短小风趣,互相传唱、交流,揭露丑恶黑暗,讴歌善良光明。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冬天,武昌首义园举办食博会,我闲游于食品街区,忽然听到久违的皮影戏锣钹声。循声找去,一场皮影戏演出正在一个不大的演出厅进行。演出的剧目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那腾云驾雾的打斗,那激越的打击乐,那铿锵有力的叫板、念白把观众兴致锁定。我悄然观看,似乎回到了少年时代,回到了两只眼看“一只眼”乐不可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提起季凤翔,凡是解放前经常到天桥去玩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因为他的那种玩艺儿太奇特了。要看这个人的外表,未免太差。他不但衣服破旧,而且还很脏,他用的那些器具更是粗劣得很。他最享盛名而又让人难以猜测的是那三个“助手”。一个叫做歪毛儿,一个叫做淘气儿,一个叫做小三儿。这三个“助手”都是用破布和烂纸做成的小人儿。歪毛儿和淘气儿是装在就地放着的小瓷罐里的。小三儿是绑在地下铁丝架上的一个小纸人儿。他手里拿着一棍木棍儿,口里要叫谁的名字,再用那木棍儿一指,谁就马上动弹起来。例如嘴里一喊“歪毛儿”,再用棍儿一指,那个假人便…  相似文献   

13.
愤怒出艺人     
艾尔顿·约翰喉咙多亮,粗口多响“我肯定你们一定没听过这首歌,因为那该死的环球没有出过一分力去宣传……”在这样一句一分钟的咒骂中,你能添加上几个粗口?“乐坛大姑妈”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就在里面加了15个F字的粗口。11月7日,艾尔顿·约翰在纽约长岛举行演唱会时,竟对着观众,用粗口狂骂环球唱片没有好好宣传其新碟《Captain And The Kid》。此张唱片面世后首周在英国大碟榜上排名第6,一周后就急跌至第24位,到了第3周,已跌出40。台上温文尔雅的艾尔顿在台下脾气大得要命。2004年他到台湾宣传时,曾怒骂在机场采访的记者和摄影师:“你们一班人真是一群猪呀!”同年,他在Q音乐颁奖礼上,在全场观众站立鼓掌时破口大骂:“麦当娜拿该死的最佳现场表演奖?该死去好啦!”  相似文献   

14.
可以想象,当在座的两会代表听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谈心”话时,内心当有怎样的感动。因为很久以来,国家的领导人极少有这么无拘无束、促膝长谈般的讲话了。我们比较习惯的是聆听教诲和指示。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有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人物,他就是唱莲花落、什不闲”小戏的满族艺人抓髻赵。 抓髻赵,名叫赵奎顺,号星垣。清内务府正红旗人。因为他在唱莲花落、各处走票时,扮演旦角,头上梳两个抓髻,所以便得到抓髻赵这个绰号,原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光绪十九年(1892),抓髻赵进清室内廷应差,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听莲花落,遂经常传抓髻赵等人进宫。当时宫里头传差,除去年节以外,其余的日子就是初一、十五。当时唱玩艺的人都得到慈禧的赏赐,那赏赐的名称叫“口份"。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4,(4)
1939年农历正月,日寇在离石县柳林镇安了“据点”,老百姓纷纷逃走,十五岁的盲艺人霍银山也跟着出逃,有人说:“银山,你个瞎子说书的,何苦出外”!霍银山说:“难道瞎子就可以当亡国奴!”说罢,他继续拿着竹竿摸路,迅步向大山里的抗日游击区——后山垣村走去……霍银山五岁时出天花,因家穷没钱治疗,结果双目失明.但是,他聪明伶俐,有过耳不忘的本领,听人讲过《 三国演义》后,能倒背如流,听“说书人”唱过几个段子,也能照着唱下去,十三岁那年他正式说书卖唱,很快遐迩闻名.不幸的是.两年后他的家乡柳林镇被日寇安上“据点”,为了不给日寇和汉奸们说唱,毅然逃走.可是,他终未能逃脱厄运,因为当时文化生活贫乏,  相似文献   

17.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 一块普普通通的木料。在木雕艺人张宗宏的手下,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大到庙堂寺院.小至亭台楼阁、村宅民居,或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或小巧玲珑、别致新颖。张宗宏木雕技艺精湛.其独树一帜的雕刻艺术,闻名乡里。  相似文献   

18.
秦淮灯彩是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制作集中国传统的编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手工技艺于一体。秦淮灯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秦淮灯彩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出现“家家走桥,人人看灯”之景象。1985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名扬海内外的秦淮灯会和灯市,使灯彩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得到恢复,得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提升。1996年,秦淮区获“民间艺术(灯彩)之乡”美誉。2008年“秦淮灯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2年“秦淮灯会”启动申报“世界非遗”。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秦淮灯彩的传承人大多也就生活在秦淮河两岸。其中,陆有昌便是国家级“非遗”秦淮灯会传承人,出生于1944年1月,中专学历,南京江南龙灯厂厂长、总工艺师。1954年他跟随父亲学做荷花灯、飞机灯等十多种传统的秦淮灯彩。2006年扎制的莲花灯入选国家特种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19.
马兆麟(1901—1982),乳名根子,艺名根根红,祖籍山西省文水县伯鱼村,从他青年时期起,举家迁移盂县清城村安家落户.马兆麟七岁时父死母嫁,无人依养,整天信步城乡,串走百家,成了沿街乞讨的叫化子,无人管束的流浪儿.他生性伶巧、爱唱,慢慢学会了说快板、唱莲花落的本领,凭着这些“能耐”,在街头巷尾打竹板唱小曲,招来行人,要上几文,混个生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苏州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演出书目众多,艺术流派纷呈.名家响档辈出。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曾掀起过欣赏苏州评弹艺术的热潮,近年来又正在逐步复苏中。上世纪40年代以来.苏州评弹艺人闯荡书坛的趣闻轶事,也成为广大评弹艺术爱好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