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以山西省寿阳县龙泉寺古建筑群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及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该建筑层楼式石碹窑洞建筑的内部空间及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层楼式石碹窑洞建筑相互连通的空间特色,该组建筑群在单体建筑内部的水平、垂直空间相互贯通。随后,文章又将寿阳龙泉寺与太原店头古村落中同类型石碹窑洞建筑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功能的此类型建筑建造工艺手法的异同。通过对层楼式石碹窑洞群空间研究,可以为我们营造现代建筑空间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物世界》2015,(1):81
<正>店头,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村落傍风峪沟依山而建,紧邻古晋阳通往陕甘宁的交通要道。村落背山面水,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村内街巷纵横,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风貌。民居坐北朝南,呈明清建筑风格。院落为窑洞式四合院,窑洞石砌,或单层,或上下两层,下层窑洞多有暗道相通,洞中有水道、磨房、仓库等,结构独特,防御功能突出。  相似文献   

3.
我人生的前16年都住在窑洞里。向阳的黄土坡上有成排的窑洞。每家基本都有两孔窑,然后用砖的、石的或者土坯的墙围出一个院子,独门独院、种花种菜。躺在炕上总能听到山上的狐狸叫。夏天我们用大盆晒一下午的水冲凉,冬天就基本只赶着大年三十才提着塑料袋下一趟山去澡堂。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2014,(5):92-92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札达县城西约20公里,距北面的象泉河约4公里。都城建在高200多米的土山上,山上房屋、窑洞星罗棋布,有房屋400余间,窑洞800余孔,加上碉堡分布,暗道联通,规模庞大,气势宏伟。  相似文献   

5.
侯俊杰 《旅游纵览》2017,(5):94-100
正地坑院,又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一座座窑洞院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地坑院村庄。这样的村庄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地下村庄、凹在地下的村庄、刻在黄土地上的符号、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种生土建筑群。如果你来到一个村庄,远远望去看不到一座房屋,却隐隐约约能听到地下有人在说话,还不时传来一声声鸡鸣犬吠,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并非梦境或者是电影里才有的场景,也不是什么神话传说。在中国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  相似文献   

6.
洞穴山散记     
同名的山·村·庙阿里扎达县有个叫东嘎的村庄,村背后有座东嘎山,山顶上有座小庙是东嘎寺,建这小庙据说有神助。传说当年先民们要在山顶建寺,却又苦于山高坡陡,工具落后,无法将土木石等运往山顶。无奈之时,一只巨大的白海螺从山顶钻了下来,成了一条暗道,寺庙才得以建成。东嘎即为白海螺之意。这古庙近几年的确有几件珍贵的出土文物,特别是那算银眼佛,是古格时甚至更早期的文物,这种怫像在全西藏已为数不多了。山下的泥土中,埋着一块石头,露出地面的部分刻满了藏文,人们说上面记载着修建古老专院的原因及历史。古老的洞穴村子…  相似文献   

7.
宝鸡纸坊头西周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9月,由于连日大雨,陕西宝鸡市西关纸坊头村一座窑洞塌毁,发现一批青铜器。宝鸡市博物馆闻讯即派工作人员查看现场,经过抢救清理,证实是一座较大的西周墓葬。此墓已受到严重破坏。墓底距地表约7米,长宽及墓向均不明。据窑洞主人回忆,1926年挖筑窑洞时,洞室穿过墓底,已出土过4件青铜器和大批玉器,这些文物被古玩商人收购,下落不明。在清理的同时,我们又在此墓周围的断崖上进行了调查,一些残墓清晰可见,形制均为土坑竖穴,有的墓底露出板灰、朱砂以及人骨。一些村民曾捡  相似文献   

8.
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灵石县旌介村位于晋中盆地的南部边缘,汾河之东,太原到风陵渡公路的东侧;西南距灵石县城15公里,北与介休县相毗邻。墓地坐落在绵山山麓的向阳坡地,地形东高西低,地势平缓(图一)。在旌介村西到集广村附近有最厚达3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村东主要是东周时期的文化堆积;村东部及村东地区是墓葬区,主要是汉代以后的墓葬,商墓很少。 1976年,旌介村群众修建窑洞时曾发现商墓一座,编为三号墓,出土十余件铜器,简报发表在《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  相似文献   

9.
1998年2月18日,甘肃省武威市中路乡石嘴村村民在附近山坡上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并及时向武威市文化体育局作了汇报。市文体局立即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参加的联合清理小组赶赴现场,经过观察、分析,确定为一座汉代墓葬,并商定具体清理发掘方案,发掘出土了一些重...  相似文献   

10.
古格之忆     
佛教深入古格的社会生活,还体现在遗址内随处可见小佛像、散乱的经卷,以及大量刻有佛像或六字箴言的玛尼石。在几座窑洞的壁龛中,我们也发一现了相对完整的佛像。礼佛信佛,是古格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山西芮城东周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2年秋,芮城县岭底乡坛道村农民在挖窑洞时,掘出一批铜器和一具人体骨架。铜器由县文化馆保存。我所曾派人前往清理。坛道村位于芮城县东北,距县城约30公里,东与平陆县相邻。村子地处中条山阳坡,南望黄河,北高南低(图一)。村西有一条深沟,铜器即出于深沟东沿的一座古墓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9,(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7年3月,配合鸭河口水庫工程进行文物調查时,在南召县鸭河上游草店西部及西南部发现了古代的冶铁遺址。在这个遺址上共发現十二座冶铁爐,計草店西两座,庙后村北一座,下村南六座,朱砂鋪三座。爐都是用岩石砌成,石与石間空隙用冶铁渣填补。十二爐中以庙后村、下村两处保存較完好,这两处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3.
柳树峁圪梁遗址位于府谷县黄甫乡清水川河左岸的石家河沟门村西侧的山峁,2005年的考古发掘,清理灰坑8座,灶1座,残存房屋基址1处,出土陶、石、骨质等器物,可辨器形者约75件。出土遗物显示该遗址大约是在李家崖文化向北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的聚落遗存,可能还受到偏北的内蒙古西岔文化,以及更南的关中周文化的影响。本次发掘对陕北北部及相邻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较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濟源城東北三十五里,沁河北岸的留村、村東南的南(?)、村西南的西漕窩和沁河對岸的潭坡,今年九月中曾在以上等地區採得石斧、石刀、石鏃、鑿孔石器、蚌殼、穿孔骨針  相似文献   

15.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 窑,从“穴”从“缶”,原指烧制砖瓦和陶瓷器的一种灶。后来延用到人们居住的窑洞。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多样:山、峁、沟、梁、塬、原,坡坡岭岭,高高低低,或土或石,或土石共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居住形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在民居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导致窑洞民居存在地域差异性。本文通过选取陕西窑洞中具有典型性的渭北与陕北窑洞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结构布局、装饰风格等方面,对陕西窑洞做比价分析研究,剖析窑洞民居的差异性特征,进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窑洞民居这一伟大的建筑成就。  相似文献   

17.
畅扬 《旅游》2009,(12):78-83
以“地上明堡、地下暗道”著称的张壁村,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城堡遗址,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袖珍城堡。虽然只有1.2万平方米,但黄土地下的张壁是一座让人惊叹的城,错综复杂的地道隐藏着一个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8.
正1938年6月,侵华日军集结重兵疯狂进攻武汉。为保障抗战后方所需,不少民族工业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纷纷向西北、西南转移。著名的荣氏企业在武汉的工厂——申新四厂也在此时迁往陕西宝鸡,为避免日机轰炸,纱厂在长乐塬山脚下挖出24孔窑洞,建成窑洞工厂。窑洞工厂虽多次遭遇日军空袭,但都顽强地承受住了大规模的轰炸,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19.
图一 南台子遗址南台子类型房址分布示意图  一、南台子类型发现过程为配合集通铁路工程建设,1991 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唐五地村北的南台子遗址,揭露面积3100平方米,清理兴隆洼文化房址 33 座、灰坑11座,出土一批具有特色的陶、石、骨、蚌器等,发掘者在《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①中首次提出“南台子类型”的命名,并在发掘报告《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②中对南台子类型进一步论述。1991 年在白音长汗遗址西南部发掘了 2 座房址和 3 座墓葬,《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③中将其归入南…  相似文献   

20.
石景山区文化文物局于1997年3月在八角村西北抢救清理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壁画墓,笔者应邀前往鉴定该墓中出土的遗骸。据告该墓早期曾被盗掘过,清理墓葬时,墓主的遗骸已移出棺木,斜置于前室石龛(椁)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