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哲  张玉坤  李严 《人文地理》2011,26(2):103-107
明长城军堡是与长城唇齿相依共同承担防御任务的一系列屯兵城。作者通过对我国北方近百个军堡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探讨军堡的选址问题,提出影响军堡选址的因素主要有长城的位置、受作战距离制约、传统风水理论和地形四点,其中地形对军堡选址的影响最直观体现古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军事防御思想,根据军堡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将军堡分为四类,并通过实例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天涯等意象,用来应对本文所及的右卫城、马营河堡、马堡、铁山堡、红土堡、黄土堡,似乎颇有几分可以附和的地方。这六座城堡都是明大同镇的长城遗址,《三云筹俎考》俱有记载,都位于今山西省朔州  相似文献   

3.
正明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的平虏城,遗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凤凰城镇,位于109国道520公里附近,原为明代长城沿线戍边部队"平虏卫"的驻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改县,改"虏"为"鲁",将"平虏卫"改成了"平鲁县",但县治还设在城内。后"平鲁"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今"平鲁区"的前身即为"平鲁县",但区治迁到了井坪镇。  相似文献   

4.
正明大同镇的山阴城,属分守冀北道所辖的井坪路,遗址位于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古城村。明《三云筹俎考》记载:"山阴,古县治,永乐三年土筑,隆庆六年砖包。本城处诸城堡之内,亦号次冲,兵寡土碱,耕植不易,嘉靖七年,北虏由大石梁入寇,十年,由镇城西下,几为所陷,然本城八岭拱卫,二河经带,形势可据,倘以腹里玩易不思备防,则度此直窥雁门,未易言矣。"这座明朝早期修筑的山阴城在今天衍生出了"古城村",为  相似文献   

5.
正在山西左云县的长城边上,有一处非常独特的景观,高高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尖尖的西洋式教堂,旁边就是长长的土夯长城,蜿蜒向上直至山顶。山是死火山,山脚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名叫"八台子",附近还有明长城的军堡宁鲁堡、威鲁堡(古称"宁虏堡""威虏堡")等,以及山西长城沿线罕见完好的"镇宁  相似文献   

6.
<正>明代外长城进入山西的位置,正好是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三省(自治区)交界处,形成一个"金三角"的区域,其中山西一侧是大同市天镇县。这里长墙蜿蜒,烽燧林立,城堡密布,仅明代"国帑"所修就有新平堡、保平堡、平远堡、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镇口堡、永嘉堡、天成城,此外还有地方所修的几十个村堡,可谓"巍然天镇",构成了牢固的京西屏障。本文关注其中的镇宁堡和镇口堡。今天的行政区划地图上找不到"镇宁堡"和"镇口堡"这两个名字,因为它们  相似文献   

7.
山西明长城     
<正>大同,素有“北方锁钥”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同镇,设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所辖长城(也称外长城)由山西省天镇县平远头入境,过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偏关等县(区)到达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的东山(丫角山)与内长城汇合,曾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建城20座、堡52座、火路墩833个,驻军最多时达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  相似文献   

8.
影子 《旅游》2013,(2):68-73,3
"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位于山西介休的张壁村,地上有内涵深厚的古城坚堡,地下有"万米长城"的隋唐地道;集中子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是一座被冠以"全国罕见""国之瑰宝",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这座曾在"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评选中榜上有名的古村,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9.
资讯     
山海关古城全面保护开发 一项将在海内外、甚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长城保护开发行动--"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近日在素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正式启动。此项目预计总投资18亿元,2008年初显规模。 山海关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26公里的境内长城线上,分布着七座城堡、十大关隘、30座敌楼、62座城台、18座烽火台、16座墩台。山海关关城东西建有罗城,南北设有翼城,同时置有前卫哨城,形成了左辅右弼、前拱后卫的长城城防体系,不仅在古长城众多关口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山海关城区内分布着具有观赏和开发价值的文物古迹达90多处。其中,以长城为主干、以天下第一关为中心的古城城防格局和以方格网状胡同小巷串联起100多座四合宅院的古街区布局,构成了这座雄踞山海之间的古城池独特的城市天际线,历来为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军事专家和长城专家以及中外游人所瞩目。曾数十次到过山海关的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说: "山海关长城堪称中国万里长城最精粹的地段。"  相似文献   

10.
<正>烽燧,又称烽堠、烽火、烽表、烽铺、烽堡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警备通讯设施。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墨子》中的《城备门》、《号令》、《杂守》等篇中已明确提到"烽火"、"烽表"、"积薪"、"举烽"诸事。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对周幽王骊山"烽火戏诸侯"的生动描绘。实际上烽燧制度的真正形成在于汉代,一直沿用至明清。我们现在所说的烽燧多是指烽燧中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的出现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即与长城密切结合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有不少公主堡一类的建筑。在哈密白杨河东岸有座公主城废墟;其位于库尔勒铁门关北部的公主岭上,形似古堡;在南疆名城喀什郊外有座香妃墓;在和田城有"传丝公主"树;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还有座公主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2007年8月对坐落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的败虎堡①作了查勘,在堡中发现了两块颇有价值的石碑,分别是题字为"永宁"的石碑和一块庙碑,涉及到了九边军政制度和明蒙关系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享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作为一座缜密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关卡,嘉峪关城内有城,楼宇相连,建筑风格融汇了中原和西域共同的特性.许多细节之处建造结构精巧、实用,并且蕴藏了当年大国工匠的聪明智慧和独特思维.今天研究和挖掘嘉峪关关城的建筑特色和智慧对传承长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该...  相似文献   

14.
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相关名称有堡寨、堡砦、堡砦西城、堡城、宝祐城、平山堂等,近来有学者就堡寨、宝祐城的位置范围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认识。基于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通过再次探讨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位置范围,可以认为传统观点就宝祐城位置范围的认识无误。南宋扬州蜀岗上城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半部分,西半部分外围有土垄,是一座独立、完整的城池,其使用下限要晚于东半部分;文献记载中,南宋扬州蜀岗上城池的沿革较为清楚,淳熙二年(1175年)郭棣"依古城旧基帮筑堡寨",绍定三年(1230年)李全"布置筑围"围堡砦西城,宝祐三年(1255年)贾似道"复广陵堡城"改称宝祐城,景定元年(1260年)至咸淳五年(1269年)间李庭芝包平山堂;另外,明代墓志文中有"葬于堡城之原"。综合来看,堡寨包括蜀岗古城的东、西两半部分,其范围与唐子城的基本相同,蜀岗古城北城墙东段上南宋时期的遗迹或与之相关;堡砦与堡寨相同,堡砦西城系蜀岗上的西半部分城池;堡城是宝祐城前后乃至现在蜀岗古城西半部分的称谓;宝祐城在蜀岗古城的西半部分,不可能包括东半部分,与堡寨名实均异;平山堂通过蜀岗古城西半部分西门外的瓮城及其南侧向南的高地与该城池连结。  相似文献   

15.
千年威远镇     
今天当人们提起互助县威远镇古城时,往往谈论的是明嘉靖年间筑的威远堡城,殊不知在此威远堡城西南的两公里处,还有一座更加古老的"绥边城"(即宗谷城、葱谷城)。《宋史·地理志》载:"绥边砦(寨)旧名宗谷(即葱谷),(宋)崇宁三年(1104年)建筑,后改今名(绥边寨)。东至龙支城六十里,西至宣威  相似文献   

16.
山西明长城     
<正>城堡主要建在长城重要防守地段或关隘内外交通方便、利于运动、易守难攻的地方,城堡作为屯兵、储粮、掩护纵深、控制要害的建筑,是长城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敌对双方争夺的重点。城堡一般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以及翼城所组成,并设有敌台、烽火台、城门等,是一个相对完备的防御体系。城堡分布间隔相对均匀,管辖责任明确,不但有利于日常防守,也便于战时堡与堡之间相互策应。  相似文献   

17.
明代延绥镇把都河堡、镇罗堡,均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城堡之一。关于把都河堡的始置年代,史籍有"成化八年"、成化十一年"之说;镇罗堡的始置年代,有"嘉靖二十九年"、万历十八年"及"万历二十八年"三说。经过详查史籍,本人认为延绥镇把都河堡的建置年代为明成化九年,镇罗堡的建置年代为万历十九年。  相似文献   

18.
山西明长城     
<正>老牛湾堡,位于偏关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为黄河流入山西第一村,也是黄河与长城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人称"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据资料记载,老牛湾堡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城墙为夯土建筑,外包长条石块,其北侧悬崖十分陡峭,易守难攻,今  相似文献   

19.
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存有战国时的长城建筑遗址。不少专家和学者确定今华阴县长涧河西岸的长城,就是战国时的魏西长城遗址,即属《史记·魏世家》所说的魏惠王十九年所“筑长城”最南端的部分。这段遗址南起华山北麓的朝元洞,向北经南洞村、北洞村、洪崖村、王家河、河湾子、西关堡、凤箱城,达于渭河南岸,南北长达六公里。除这条长城遗迹外,史料指出在华阴境内还有一条长城遗址,应在今华阴县城东。《水经注》和《华阴县志》沙渠条下载“水出南山北流,西北入长城,又北注于渭”。对此记  相似文献   

20.
得胜堡坐落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中,北距长城墙体650米左右。现存堡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墙体包砖已经不存,所留土夯墙体保存基本完整,残高3-7米。堡城只在南墙中部设一门,砖券顶,拱内侧高5.7米,外侧高约4.5米,门道内侧宽4.3米,外侧宽约3.7米,长约14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