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五四年(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清咸丰四年)五月,广东天地会陈开、李文茂等,在佛山起义,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时广州附近顺德、香山、东莞、清远、英德各县,都已克复,六月陈开、李文茂等分三路围攻广州省城,清两广总督叶名琛困守广州,而英美法三个侵略国家却把军械粮食偷运入城,并用火轮船运兵来接济叶名琛,致攻打广州达半年之久,终未能下.一八五五年(太平天国乙荣五年,清咸丰五年)四月,陈开、李文茂等,率师入广西.八月克复广西浔州府,改浔州为秀州,府城为秀京,国号大成.陈开称洪德王,李文茂称平靖王,梁培友称平东王,梁大昌称定北王.至一八六一年即辛酉十一年七月,浔州被清军攻陷,大成国遂亡.  相似文献   

2.
黄伟 《岭南文史》2007,(3):21-24
琼花会馆是广东早期本地班的行会组织,清咸丰年间,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红船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招致清政府残酷镇压。起义失败后,清廷迁怒于广东梨园,严禁本地班演出,并下令摧毁了琼花会馆,昔日歌舞繁华地,变成了一片瓦砾场。  相似文献   

3.
荔湾地区历史上地处广州府城西门外,俗称西关,地势平坦,河涌纵横,其西邻名镇佛山,南濒珠江白鹅潭,外通大洋,内航各地,水陆交通畅达,渔农商贸得天时地利,民殷物阜,风景优美,四方辐凑,闻名遐尔,向为府治所重。这里人杰地灵,生民勤勉聪慧,因时置宜,兼容并蓄,融汇升华,自成一方风俗文化,使西关成为名传岭南的一方胜地。作为西关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粤剧正是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发展而来。西关历有“粤剧之乡”之誉,在粤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关是近代粤剧行业的大本营 清代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失败后,粤剧被…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方志》2003,(1):53-54
咸丰十一年 (1861年 )四月十九日 清廷议准广西补行己未 ( 1 85 9年 )恩科并壬子 ( 1 85 2年 )正科文武乡试 ,本年辛酉科及戊午 ( 1 85 8年 )科于次年补行。五月 石达开部将彭大顺、朱依点、吉庆元等率大部队伍离开广西赴天京 (南京 )。六月初九日 石达开率军进驻贵县。是月 大成军被巡抚刘长佑遣水陆各军合攻于平南 ,阵亡 80 0 0多人。七月十六日 清军攻陷大成国京都秀京 (桂平 )。不久陈开在横州大滩被俘遇害。此后 ,大成国余部约 1 0余万人在容县、北流、岑溪、平南、藤县、贵县、郁林、横州、宾州等地继续反清斗争。是月 石达开率…  相似文献   

5.
更正     
正由于编者疏漏,2014年第4期刊发的《咸丰朝中后期联省合筹军饷研究》文中,公元纪年标注有误:第87页"咸丰五年(1865)"、"咸丰四年(1864)",第90页"咸丰六年(1866)"、"咸丰七年(1867)",第94页"咸丰十年(1870)"和第95页"咸丰十一年(1871)",应为"咸丰五年(1855)"、"咸丰四年(1854)"、"咸丰六年(1856)"、"咸丰七年(1857)"、"咸丰十年(1860)"和"咸丰十一年(1861)"。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6.
<正>恭王府是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王府。府主人中有两位曾声名显赫,权倾一时:一位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1776—1799年入住);另一位是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1852—1898年入住),恭王府也因此得名至今。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恭王府积淀着历史的年轮,蕴涵着清代王府文化的精深与浩瀚。"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便是其真实写照。恭王府因而被誉为京城历史、文化、旅游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行唐县连家庄公社北高里村在1985年2月曾发现一批汉代铜器。其中两件容器刻有"常山"和"中山内府"铭款,和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文物关系比较密切,是研究汉代,特别是研究汉中山国历史的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8.
展览     
<正>大连:汉代中山国王陵考古揭秘展2015年9月26日,"金缕玉衣—汉代中山国王陵考古揭秘展"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中山靖王刘胜墓、刘胜妻窦绾墓文物为代表.整合中山简王刘焉墓、三盘山汉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三座中山王陵出土文物共98件组,包括汉代铜器、玉器、金银器、陶器四个类别,荟萃了汉代中山国的文物菩华,是汉代中山国文明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期至2015年12月13日。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4,(6)
<正>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人日记,所载始于咸丰八年(1858)正月一日,迄于咸丰九年(1861)十二月。2006年,李德龙和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将之收录,题为《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关于作者,任小波先生说:"此书不著撰人,当出自清咸丰间某位朝官手笔。"~①际上,通过日记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作者考证出来。一《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所载以日常生活为主,举凡交游、仕宦、游历等,莫不详备,其中多处内容隐含了作者的生平线索。  相似文献   

10.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在朝廷做大官的王爷,大家叫他李靖王。李靖王因为触犯朝廷,惹怒了皇帝,被发配到西边。他被贬到西头后,就在享堂(在今民和县川口镇东)安家落户了。虽然此地山清水秀,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但李靖王心怀怨气,常常想着返回京城去,可一直没有机会。有一年的春天,李靖王的父亲死了,送葬时来了一位道人,这个道人让李靖王在父亲死后的第一百天,往东边射上三箭,然后带兵反回京城。李靖王听了,安心地守孝,准备到时候就带兵打进京城。他守孝守到九十九天时,李夫人却再不想守孝了,就催促李靖王说:“已经守了九十九天了,差一天没关系吧,…  相似文献   

11.
汉代中山国的世系和疆域张平一汉代中山国是汉代诸侯王封国中比较大的一个王国。西汉时期它在领县数量上仅次于信都、广平二国,在人口户数上仅次于淮阳国;它的人口户数相当于四个河间国,七个广平国。中山国第一代王中山靖王刘胜在历史上并不是著名人物,可是他的后世子...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6)
<正>苏州图书馆藏有《雪烦山房日记》不分卷,记事时间为清咸丰四年(1854)元旦至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二十九日,及咸丰七年(1857)元旦至咸丰八年(1858)九月三十日,绿格稿本,四册。金镶玉装,半叶十行,字数不一,白口,书口下镌"雪烦山房"四字。框高18.7cm,广12.7cm。前后无序跋。钤有朱方"稼甫"、白方"徐立方字稼甫"、"徐立方印"诸印。全书用草体书写,字体苍劲秀美。  相似文献   

13.
宁夏吴忠市太阳山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人杰地灵,历朝历代,英雄人物辈出,其中就包括就藩宁夏的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庆靖王朱栴,他的王府先在太阳山区的韦州,并在韦州居住了9年,后迁今银川。朱栴在宁夏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名人,他对明代宁夏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他历经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  相似文献   

14.
一、鼓铸背景。喀什噶尔在咸丰五年成立钱局,正月开炉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铜钱。据倭什珲布于咸丰六年二月廿三日奏,当十钱重一钱五分(非正式意义大钱)。此钱以往甚少见,近年始渐多,在各局平钱当十钱中端推喀局为尊。“当五十”咸丰重宝原定重四钱二分,“当百”咸丰元宝原定重六钱五分,皆“缶”宝版,不同于各局大钱“尔”宝版。喀什大钱传世甚少,备受珍爱。  相似文献   

15.
<正>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图一)。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下简称"前者"),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墓主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册封为郢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卒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享年二十七岁,谥号日"靖",永乐十三年(1415年)葬于城东二十里清平村宝鹤山。王妃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的小西湖最早为明肃王的王府园林,被称为莲花池或莲荡池.<皋兰县志>中记载:"莲花池在县西五里,明肃王令潴神泉水为之,周五里,花木畅茂,鱼鳖充纫,为游赏也."可是后来不幸毁于大火.  相似文献   

17.
胡海帆 《收藏家》2006,(9):20-24
二、寄存、购买李文田“泰华楼”碑拓书籍1939年,李文田“泰华楼”碑拓书籍也有寄存让归燕京大学的经历,燕大图书馆由此获得了一批珍贵善本古籍。李文田(1834-1895年),字仲约,一字若农,广东顺德人。清咸丰九年探花。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直官南书房。曾典试江浙,督学顺天、江西。李文田是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吴道《广东征文作者考》记载:“文田学问淹贯,名重海内,而不欲以文学见称。常思发摅忠谠,一救世敝,其谏修圆明园疏,世无传稿,略具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日之之见,曾首阐《兰亭序》非王羲之所书之论。喜收藏,尤其是金石碑拓和古籍善本…  相似文献   

18.
<正>《淳化阁帖》,简称《阁帖》,汇刻丛帖,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大型法帖,可称集书法之大成。北宋淳化三年(922年),宋太宗出内府秘阁(帝王藏图书之所)所藏历代名人法书,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为十卷,标明为"法帖",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王著采择未精,夹杂部分伪迹,或把作者标误,但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宋代重辑翻摹者甚多,著名的有《绛帖》《潭帖》《二王府帖》及"泉州本"、"贾似道本"。因王  相似文献   

19.
李石曾     
李石曾(1881年5月—1973年9月),名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县人,生于北京。父亲李鸿藻,清咸丰二年进土,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人称高阳相国。  相似文献   

20.
江淮  郝宇铭 《文史天地》2014,(12):56-58
正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国内忧外患,朝廷腐败成风,人民流离失所。这一年,江苏清河县(老淮阴市,今淮安市),旧时习惯称清江浦,更陷入了天灾人祸并存的年代,人民再遭浩劫。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决,洪泽湖、六塘河大溢。咸丰二年(1852年),又是一场赤地千里的大旱。水灾连旱灾,持续到咸丰六年(1856年)。大旱之年,又有蝗灾。淮河流域飞蝗蔽日,江淮千里树皮皆尽,远望如白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