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庆街艺人     
正"小拉兹"陈荣华,湖北公安人,少时跟随父亲"拉兹"在吉庆街从艺,擅长拉手风琴。陈荣华的父亲陈义明是1991年到吉庆街演出的第一代民间艺人,因常年在吉庆街演唱《拉兹之歌》而走红,与"老通城""麻雀""黄瓜"并称吉庆街"四大天王","拉兹"成了他的艺名。陈荣华12岁开始跟父亲学拉手风琴时,老"拉兹"许愿,等女儿手风琴拉好了,就带她找老师学钢琴深造,走出吉庆街。遗憾的是,2007年"拉兹"心愿未了,得肝癌离开了人世。为了继承父亲的衣钵,陈荣华自称"小拉兹",继续在吉庆街从艺。图为2011年9月,陈荣华在为客人演奏手风琴。  相似文献   

2.
吉庆街艺人     
正"老通城",本名吕文礼,来自河南,1963年生,12岁进入专业艺术院团,1991年从河南省越调剧团来到吉庆街从艺。"老通城"坦言,"刚开始真拉不下面子,怎么想怎么难受。硬着头皮演了几次后就放开了:只要有人喜欢,哪儿都是舞台!"图为"老通城"在为外国客人表演节目。"老通城"擅长吉他弹唱,表情丰富,深受吉庆街食客欢迎。他曾以《欢迎你到吉庆街来》《梦乡》和《家在汉口》自创歌曲而走红,成为吉庆街人气最旺的艺人之一,与"拉兹""麻雀""黄瓜"一起被誉为吉庆街"四大天王",并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3.
吉庆街艺人     
正"愈夜愈美丽"的吉庆街已经成了武汉市的一张名片。到吉庆街宵夜,无非是为了过过"边吃边听边看"的瘾。老外也不例外。图为2011年9月3日,艺人李文翰在为外国客人演奏长笛。李文翰,江苏宿迁人。年轻时喜爱音乐,1970年12月入伍,曾在部队出演《沙家浜》中的胡传奎。1975年复员后在长航武汉港务局轮驳公司工作。2000年内退后,到吉庆街从艺。  相似文献   

4.
吉庆街艺人     
正张德生,艺名"麻雀",安徽人,1951年生。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因为穷,后来带着一把二胡离开家乡闯荡江湖。1993年,"麻雀"来到武汉吉庆街卖艺,擅长演唱自编自创歌曲。他将林依伦的《爱情鸟》改编为《爱情麻雀》而一举走红吉庆街,与"老通城""拉兹""黄瓜"并称吉庆街"四大天王"。"麻雀"曾经上过央视的专题报道《小毛与麻雀》、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武汉电视台的春晚、湖北卫视的《国庆7天乐》等节目,在电视剧《来来往往》中客串过草根艺人角色,他的两首歌《爱情麻雀》和《阿莲》收录在雪村的专辑《全是高科技》中而广为传播。图为2012年7月15日,"麻雀"在为吉庆街食客演唱自创歌曲。  相似文献   

5.
吉庆街艺人     
正"有船吗——""船来啦——"根据潘长江《过河》改编的小品,是吉庆街上点击率颇高的节目。作为吉庆街的"新四大天王"之一,"一撮毛"刘亚东每天晚上都要和妻子贾爱兰一起为食客演好几遍《过河》。刘亚东,艺名"一撮毛",河南人,1967年生。2001年,他到吉庆街卖艺,擅  相似文献   

6.
吉庆街艺人     
正孙敬诚,1979年出生,湖北安陆人,因擅长湖北大鼓而得艺名"孙小鼓"。他从小喜欢曲艺,崇拜湖北大鼓大师张明智先生。1999年,他从武汉中南艺术学校毕业后,师从湖北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承葵,得到了湖北大鼓的真传。2000年,孙敬诚决定到吉庆街去闯生活。刚去时,他曾经放不下科班出身的架子,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普通的农村人来说,他们生活在青山绿水旁的美丽乡村,在蓝天白云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然怡淡的生活,憧憬着富裕平安的幸福梦想。然而,对于一个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农村小伙子来说,这样的生活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1996年,一个22岁正放飞人生梦想的小伙子,被确诊为被医学上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家庭困难,从此瘫痪在床。疯狂的病魔折断了他理想的翅膀,他不能走路,不能出门,生活也不能自理,每天还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蜷缩在即将倒塌的房屋里以泪洗面,有时甚至想一死了之。  相似文献   

8.
汪雅梅 《纵横》2008,(2):49-53
我的父亲汪金丁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执委,同胡愈之伯伯是老相识。1932年1月胡愈之在商务印书馆编《东方杂志》新年号"新年的梦想"专辑。专辑分为"梦想的中国"和"梦想的个人生活"两部分,共发表了142位社会知名文化人士的"梦想"笔谈,宣传革命思想,金丁(笔名)也是其中被约稿者之一。因参加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9.
吉庆街艺人     
正吉庆街艺人来自全国各地,有专业院团的职业演员,有未经专业训练的"草根"。他们一年365天,昼伏夜出,晚上卖艺到转钟,凌晨上床睡觉,下午4点多又迎来新一天的挑战,白天还要抽空搞创作、练习唱段曲目。演艺生涯中,有多少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能默默承受。杨阳,中国汪派琵琶第三代嫡传弟子,武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本可颐养天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因受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憧憬一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可是因为学业尚未完成,所以"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实现"。岳麓山畔"新村梦"1918年6月,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毕业了。他  相似文献   

11.
正伍德罗·威尔逊的一句名言是:"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丹朗先生虽经历了几次政治和时代的变迁,但外在环境的变化未能影响到他对艺术梦想的追求,甚至对艺术的热爱有增无减。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一个"现实"的借口,很多人抛弃了自己的梦想、遗忘了自己的所爱,面对现实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迷失了自己,再也找不回自己真正的方向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但很多人正在经历着……丹朗先生在有权有势的贵族生活和有艺术气氛的平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事高山摄影,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时刻在路上的生活方式。我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首位独立拍摄全部8000米以上雪山的摄影师,8年过去,梦想已接近尾声,我拍摄了一万多张光学照片、五万张数码照片,记录了喜马拉雅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众多雪山的风光。很多摄影师出行回来会感觉到一种沮丧,就像"失恋"一样,回忆着在光线来临时自己做得不够到位,就那样错过了最完美的表达,再往前一步或者往后一步也许会更好……但我从不为这些烦恼,过去的旅程会帮助我确定更好的路线、更好的时辰,我会带上更美的想象,再次出发。没有绝望,没有犹豫,继续着别人眼中的"亡命旅程",这就是我的生活现状,也是我的终生梦想。  相似文献   

13.
为梦想而飞     
正"为梦想/抓住瞬间的美/为梦想而飞/凝聚每份力量/汇成爱和希望/不后退"城市或许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直接的意义,但它事无巨细记录了我们在这里生活的痕迹。我们就在这里,只是从未好好感受过关于这里的生活。凌晨的贵阳还在熟睡,拂晓的曙光还未揭去夜幕的轻纱,早餐店老板却早已醒来,从早餐店开门迎客的这一分钟起,贵阳人的一天也拉开帷幕。很快,贵阳大街小巷的早餐店门口开始排起长队。此时,贵阳已经被各式各样的早餐团  相似文献   

14.
吉庆街艺人     
正吉庆街艺人中,最有激情的是几个摇滚组合。每当摇滚乐手们上场时,那震撼的场面往往吸引众人的目光。食客们经常起身与歌手们一起飙歌,沉醉其间。图为2011年9月3日,摇滚组合杨先高(左)和阿坤(右)的卖力演唱赢得了外国客人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15.
李颖 《百年潮》2013,(4):1-1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有为之奋斗的梦想。要实现梦想,就要有信仰、有路径。信仰引领方向,道路通往梦想。"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  相似文献   

16.
正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为中国也为武汉的近代化建设设计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几十年来对《实业计划》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集中在它的可行性方面。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的蓝图进行比较分析,从微观的或者说个案的角度对《实业计划》的可行性谈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国内外学术界的专家们。一、梦想,还是理想?如果从"梦想"可以"成真"的意义上说,"梦想"与"理想"似乎是同义词。但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7.
正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嗜好。久在祁连山脚下生活的我,正如陶渊明所咏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样,平生时刻梦想着要寻找一切机会饱览祖国的壮丽山川。也许是因为自我感觉体格健壮的缘故,尤其喜欢徒步登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山的高度,以期切身体验艰难攀爬中的酸甜苦辣。并在闲暇时用自己拙劣的语言文字记录个大概,借以珍藏记  相似文献   

18.
关卉 《神州》2015,(1):80-83
有梦的地方,就会有希望。每一个梦想升起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执着的人儿在守望且不停地追赶着梦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2014年已停下脚步,2015年悄然来到。回望过去,有人渐行渐远,慢慢地遗忘了最初梦的模样;有人则以梦想做筹码,只为能卸下背负许久的压力与彷徨;但也有人,不畏艰辛和苦难,勇敢前行,如夸父追日般执着地追逐着心中的小小梦想。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和你我一样平凡而又普通;他们,又都有着一份中国人特有的执着,不停地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与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人始终在梦想着,追求着。这个梦想曾经宛若夜空的星辰,温暖而遥远。1932年11月《东方杂志》曾在全国发起过"做一回好梦"的征稿活动,征稿函中写道:"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带着激情和梦想,首次踏足青海。从此,他有了两个办公室:一个在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一个在青海大学行政办公楼,空中距离超过1500公里。飞行成了这位教授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