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地方豪绅通过掌握地方武装,牢固控制当地社会资源,建立起"自治"或"半自治"式的地方政权,当地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暴力倾向。新的豪绅政权不但未能改变当地畸形的社会结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2.
刘志佳  张飞虎 《中国地方志》2022,(5):97-106+127-128
下马崖古城,位于哈密向北翻越天山的东部交通要道上。其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便于瞭望,可控制水源长期驻守,兼可屯田,是天山北麓理想的军事要塞。下马崖系由蒙古语演化而来,“马崖”为“摩垓”“莫艾”音译,其地名使用大约经历了摩垓图、多都摩垓、下摩垓、下莫艾(爱)、下马崖的演变过程,而古城建置则与清王朝平定西域,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有关。至迟于雍正九年,清军防御准噶尔时在其地筑城驻守。乾隆二十一年,撤哈密等地卡汛,其地划归哈密回民为世业,其城亦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曾有南疆拜城百姓随玉素甫迁至下马崖定居,当地百姓至今仍俗称其地为“巴依”“拜”。  相似文献   

3.
肇庆宋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1米,始建于北宋后期。北宋时,肇庆为端州治,之前并无城墙。宋皇祐占四年(1052年)四月,广西壮族首领依智高反宋攻陷邕州(南宁)、封州(封开)、康州(德庆)等地后至端州,因州衙、县署俱无城墙防守,知州丁宝臣弃城而逃,被朝廷撤职。次年,狄青平定依智高后,新任知州江柬之始筑土城,仅把州衙、县署所在两个小土岗及其南面部分溪塘用土墙围起来以御敌。  相似文献   

4.
万历年间,广西思明土府的官族为了争夺"四寨六团"归属权,不惜同室操戈。出于调停纷争的需要,明廷将"四寨六团"归思明土府同知所辖。在此过程中,"四寨六团"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辖区,有政区之实却无政区之名。又因同知久不驻该地,"四寨六团"在此后一直面临着行政治理的困难。清初,"四寨六团"的地方秩序已经失控,清廷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才将"四寨六团"的叛乱平定,并实设宁明州知州对该地进行专治管理,然而在善后措施中又使原思明土府同知兼管上石西州事务,使得当地又出现一个畸形的辖区——明江厅,并影响了民间记忆与官方书写,以至于明江厅似无政区之实却存政区之名。  相似文献   

5.
正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山西省浑源县人。青少年时在浑源州恒麓书院读书。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任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发明"抛砖筑坝"之法,终使黄河水患大治,被百姓推崇为河神。栗毓美宦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面的普宁寺内,有两座记载清朝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石碑。其中一座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是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五月平定达瓦奇后而立的。厄鲁特蒙古以伊犁为中心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部。1745年,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策凌死后,为了争夺统治权,封建贵族之间进行了长达八、九年的残酷斗争,闹得民不聊生。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在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达瓦奇夺得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是宋代州府长官任职期内重要的施政参考和教化工具。宋代知州知府多兼具学者、文人身份,他们为当地方志从纂修到出版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也以不同方式亲自组织或参与方志纂述,凭借权力取得了当地方志纂述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借此增进与地方士人的合作交流。知州知府的参与是宋代图经、方志发展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促进了当时方志纂述中两大特色的形成:一是宋代方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二是方志中"史家意识"的流露,从而出现州府长官代代续修一志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公元1275年,是文天祥任赣州知州的第二年。因为自然灾害,粮食大歉收,老百姓苦不堪言。文天祥给宋恭帝上书,望朝廷为赣州减免税赋。朝中有些大臣趁机说文天祥的坏话。宋恭帝免了赣州的税收后不久,赣州这边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由于治理有方,到了年底时,赣州府居然收到了五千两税银。文天祥的很多手下都建议把这笔钱存入小金库,但文天祥想了想却说:"不行,无论皇上有没有减免我们的税收,只要我们有税银可交就应该交给朝廷!"  相似文献   

9.
正有明一代277年历史,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为界,前八十余年为上升时期,这一阶段经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休养生息、建文帝时靖难之役,到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渐趋消弭,明王朝的统治步入正常轨道。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至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1425—1435年间),全社会终于出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说"明  相似文献   

10.
张家港市西部的南沙、后塍一带,有两种形状与名字都比较奇特的食品,叫"草鞋底"与"麻尖角",当地居民用它们作为早餐佐食。"草鞋底"与"麻尖角"像黄桥烧饼,属大饼种类,不过它形状特别。"草鞋底"形状为椭圆形,上面撒满了芝麻,看上去,犹如农民穿的草鞋模样。"麻尖角"的形状呈菱形,有两只尖尖的角,上面同样撒满了芝麻。家乡的居民,望形生义,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农历六月十七至二十五,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十几个村庄都热闹非凡,因为这是当地土族、藏族百姓狂欢的日子——六月会。同仁六月会流传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当地群众称为"周卦勒瑞",意为"六月里与神共舞"。各村的六月会长短不一,活动期间,青烟缭绕,鼓乐悠长,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出宋代桂林知州(府)共有134人,其中北宋63人、南宋71人,一般兼领广南西路的兵马钤辖、经略使以及安抚使。北宋时期桂州知州的籍贯以河北路为主,占17.4%;南宋时期以两浙路为主,占29.7%。知州的任职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共有36人,占可考人数的46.7%。北宋桂州知州的平均任期是2.31年,南宋静江府知府的平均任期是2.05年,比其他地方知州(府)的任期长,但都没有达到宋代知州(府)3年一任的规定。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北宋时期以继续在地方任职为主,占知州总数的44.4%;宋室南渡后,以在朝中任高官为主,占知府总数的38.0%,从知州(府)离任后的去向可知南宋时期广西的地位比北宋时高。  相似文献   

13.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聘使往来十分频繁,并且在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交聘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聘礼仪。诸如:使节出使携带什么样式的“国书”;使节进入对方境内,接伴使按何种礼仪接伴;到达对方京城或出使目的地,馆伴使按何种礼仪陪伴;如何设宴、巡游、用乐、朝见、进国书;对方皇帝以何种礼仪接受国书;使节回国,送伴使按何种礼仪送伴等,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甚至使节的立、坐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交聘礼仪的规定,代表一定的等级,因此,宋金双方都十分重视交聘礼仪,并围绕着交聘礼仪问题,展开一系列斗争。本文不想对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做全面探讨,只想就宋金交聘“国书”过程中的斗争,略加论述。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正清朝有个叫钱名世的文人,他和年羹尧是乡试的同年(同年中举),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进京的时候,钱名世上奏说年羹尧平定青海有功,请求为之立碑。年羹尧倒霉的时候,钱名世也被连累,雍正说他的行为是文人的无耻钻营,并亲自写了"名教罪人"四个大字送他。不仅如此,雍正后来还革了钱名世侍讲学士的职,把他赶回老家,并命地方  相似文献   

15.
霞飞 《文史博览》2010,(8):36-36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里,林彪是唯一懂一点中医的元帅。那么,林彪是何时学的中医呢?1931年夏季,林彪任军长的红四军开到石城北部打"土围子"。那时的所谓"土围子",多是以当地客家人中的大地主、大豪绅为主修建的。其外形,多是  相似文献   

16.
刘仕琏这个地名来源于人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00年。一个明代入黔的家族,在这片土地上,享岁月之静好……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明朝洪武年间就奉帝命入黔征讨当地民族,征服平定后受封为"招定将军",屯兵于麦坪,并将驻屯地唤为刘仕琏,此名一直沿用至1747年。赶刘仕琏朱元璋建国之初,为消灭元朝残余军事力量,发兵远征云贵。为巩固边陲,待战事平定后,以屯田方式就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内地地迁至贵州,在贵州创造了带有军事性质的村寨——屯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一时期采取的经济措施和政策,反映了我国农民的朴素革命思想,在我国农民运动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采取了“以天下富室为库、以天积谷之家为仓,”“随时可以取给”(《贼情汇纂》),以及“粮食不足就向附近富家硬借”(《太平天国起义调查报告》第69页)的经济措施。例如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就占领了江口圩,这是个“丰富的圩口”,这个富商豪绅“所设粮店及当铺适足供应……,丰足的衣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下同〉六,第871页),再如,占领了永安进行休整时,太平军曾组织一次大规模收地主秋禾的斗争。这些行动一方面打击了地主豪商、  相似文献   

18.
<正>浦城有胡子明和袁世钟两位县知事,虽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官员,但为浦城百姓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故能获浦城百姓"万民伞"欢送的殊荣。胡子明,湖北天门人,清末举人。民国3年(1914年),胡子明率领饥民200余人逃荒到浦城。当时县衙怕发生意外,不准他们入城,指定他们驻县城南郊10里外的下沙村。期间,他们受到浦城人的关怀与救济。但逃荒人员中也有不守纪律侵犯当地人的利益,引起纠纷,把当地的郑老七、郑老八、郑老九三个兄弟打  相似文献   

19.
武彦翀 《沧桑》2009,(5):23-24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复杂而艰难的。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置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势下,逐渐经历了由沿海、沿江向内地的起步、扩展并进一步深化的近代化历程,华北农民尽管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但在他们身上所显示出来的社会经济近代化的轨迹却是异常明显的,具体到某一地区——平定而言,人与社会的融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从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平定人如何与社会相融合这一角度进行考察,从而审视平定的社会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四川平武县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苟家坪,有一座高大的土丘,当地群众称为"九女坟"。1964年冬修建电站挖渠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四川省博物馆会同平武县文化馆及时对墓葬进行了发掘。经发掘确认,此处为明初洪武年间龙州知州薛继贤和八位妻妾的合葬墓群。薛继贤,字廷玉,祖籍山东历城(今济南),明初洪武年间龙州土司。因其父薛文胜的功绩,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给新继位的薛继贤(薛文胜长子)一道铁卷:"克服松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