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臬阝)县之乡",当作"(臬阝)阳县之乡"."(臬阝)"为"(鳥木阝)"之俗讹字."(鳥木阝)"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鳥木阝)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鳥木阝)阳县,<索隐>作"(鳥木阝)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鳥木阝)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相似文献   

2.
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7,(2)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正文及"三家注"全部作了点断,其标点体系简明完整。对疑难文句的点断,广泛徵引各家论说,考辨分析,择善而从。通过将《史记会注考证》与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对读,详加考辨,可以体现日本学者《史记》研究的特点及成就,也反映出了泷川资言充分利用日本所藏各种写本和刻本,对《史记》进行全面校勘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日本高山寺所藏裴注《史记.殷本纪》的文本情况较为复杂。本文考证:此卷钞写于五代时期,而钞者所据底本则是初唐以前的《史记》夹注本,它具有早期《史记》夹注本与五代钞本的双重特征。考察高山寺本《殷本纪》文本源流,发现唐、宋两个关键性的《史记》传本——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和北宋景本与高山寺本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变易。高山寺本《殷本纪》不仅为《史记》校勘提供了宝贵的古本资料,而且为我们了解宋人校《史》的某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玉春 《文献》2000,(3):142-160
《史记》诞生两千多年来,历代均有抄写刊刻,由白文无注本发展为《史记集解》单注本、《史记集解索隐》二注合刻本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形成了庞大的版本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在标点、校勘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翻检中所发现的四则胪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索隐:……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P.2505) 按:当标点作:“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司马贞的意思是说:《史记》上讲吕不韦是阳翟人。但《战国策》一书,却把吕不韦说成是濮阳人。除此之外,《战国策》上还有很多地方记载吕个韦的事迹与《史记》该传不同。标点者于“多”后断句,殊失注者语意。  相似文献   

7.
《太平御览·咎徵部》所引"史记"之不见于司马迁《史记》者,论者谓其来源大抵有二:其一为《纪年》之误;其二谓"史记"自为一书。通过考察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及《汉书·五行志》,可知《御览》所引的这些并非出自《太史公书》的"史记",可能来源于《洪范五行传论》,其本附着于《洪范五行传论》中五行、五事、皇极各条之下。故而,这些"史记"既非《太平御览》误引,亦非自为一书。而《咎徵部》之外所引的"史记",或与《洪范五行传论》有关,或为《史记》佚文,或为《史记》注文。  相似文献   

8.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是一部优秀的《史记》注本,宋代与《史记集解》及‘史记正义)合刻,单行本遂亡佚。收入二家注、三家注合刻本的《史记索隐》略去了原有的《史记》正,注也多有删改,已非司马贞原着之貌。明代汲古阁毛晋得旧抄本,重刻刊行,对此本的真伪及价值,学界褒贬不一。从《史记》唐写本卷次,唐写本系统等方面看,单行本《史记索隐》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它对校正今本《史记》讹误等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史记集解》是最早的《史记》注作结集。它与《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一起。世称《史记》三家注。《史记》三家注在《史记》注释学和版本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作为“集解”体的《史记集解》的产生及其特点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0.
北宋本《史记》皆为集解本.至南宋产生《集解索隐》二注合到本。二注合刻本的产生,开了注本合刻之例,是《史记》版本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反映了《史记》流传更加广泛,为《史记》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亦为日后三注合刻本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注合刻本是《史记》版本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在《史记》版本系统中据有特殊的地位.研究二注合刻本产生的时期及其所属版本系统.对其后《史记》版本系统的考察具有重要的价值。(一)《集解索隐》二注合刻本产生时期考二注合刻本产生时期.尚未有定论,迄今为止有三说:1晚唐时期说此说出…  相似文献   

11.
周骋 《古籍研究》2000,(4):48-49,69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本简称《月表》),班同以为模式,作《异姓诸侯王表》。二之间又有一定差别,笔将二表相比校,参与《史记》相关篇章,将三家注、颜注、《史记会注考证》及《汉书补注》未涉及的部分内容作一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史记索隐》是史记三家注中引书最丰者,保存了大量唐代以前的文献。前贤程金造认为《史记索隐》虽引征丰富,然规律未严,以致读者核检原书多有不便。文章通过对《史记索隐》所引四百多种书籍耙梳比对,整理出其具体引书体式四种十一小类,考得《索隐》引书规律四种:儒家经典及其他经典书籍之本书皆以书名、篇名出,不列撰者;传注之书多以撰者出,或附以书名、篇名;撰者无可考或无定论者,皆以书名出;凡不列书名、撰者,未言明引文出处者,皆以意取,而不直接引用原文。并据此为《索隐》述补引书凡例。  相似文献   

13.
何晋 《文献》1999,(1):108-135
《战国策》经刘向整理、定名,成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亦著录如是.然此书至唐时似已有所缺佚,《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说韩信自立的一大段文字,司马贞《索隐》云:"案:《汉书》及《战国策》皆有此文."①而今本《战国策》无载.  相似文献   

14.
对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中的6条标点和3条校勘提出讨论并加以辨明。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汉书》为二书的权威整理本,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校勘方面难免仍存在一些可商之处。以日藏金泽文库古写本《群书治要》所征引的《史记》《汉书》与中华本比勘,校正异文十三则,以求为今天"二十四史"的修订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笔者购得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一部,闲时浏览,偶有所疑或有所得,辄随手记下,今摘录其中有关标点,校勘者十三则于此,略陈愚见,以就正于方家。 1.《史记·萧相国世家》: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第6册2018页) 按:“王卫尉侍前”当连读,“侍前”意谓侍于皇上之前,“前”前逗号宜移“前”后,方合文意。《汉书·萧何传》该句标点误与此同。 2.《魏书·元诞传》:诏以偃正元妃息昙首,济阴王嫡孙,可听绍封,以纂先绪。(第2册448页)  相似文献   

17.
“公子”考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2,(3):127-128
战国有四公子,为什么只有信陵君传名作“魏公子列传”,其他三传都不名作“公子列传”呢?查其原因,见《史记会注考证》载,顾磷曰:“孟尝、平原、春申皆以封邑系,此独日公子者,盖尊之,以国系也。”  相似文献   

18.
“白金三品”试析王裕巽武帝铸行白金三品之史事,见录于《史记》、《汉书》。公元4世纪,萧果时期的《顾钱谱》对白金三品的形制、纹饰作了较详的描述。《顾钱谱》虽早已失传,但可从唐代司马贞所作《史记索隐》和张守节撰《史记正义》的转录中,知其记述。《索隐》录顾...  相似文献   

19.
《史记》、《汉书》都记载了司马相如通灵关道一事.由于文宇过份简略,它的走向,起止经由,给人只是一点徜徉迷离的印象.东汉注《汉书》的各家,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解.三国曹魏博士张揖注《汉书·司马相如传》在“通灵关山道”下出注说:“凿开灵山道,置灵道县”.肯定相如通的灵关道在汉代越(?)郡的灵关道(县).元朝的胡三省给《通鉴》作《音注》时,注意到  相似文献   

20.
据史料,我国的假日制度始自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汉书·郑当时传》载:"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休沐。"《汉书·万石君传》也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所谓"休沐"或者"洗沐",唐《初学记》解释得十分清楚:"休假亦曰休沐。汉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