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公众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审视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大众生活,增强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文章结合固始县博物馆具体情况,分析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从人才建设、政策研究、工作模式、服务模式以及社会团体等五个层面,提出了提升博物馆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主观思想与宏观调控方面分析了成因。其次详细介绍了提升高效图书馆社会服务意识的方法,分别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将社会竞争引入工作岗位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可帮助高校图书馆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工作人员主观思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刘瑛 《黑龙江史志》2010,(19):53-54
档案的社会服务已是当前社会发展形式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理念,使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其他现有的社会服务方式,加快高校档案的资源开放利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强度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流描述了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体现了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城市流强度揭示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它与城市中心性的极强相关性表明,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通过中国13个主要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与结构分析,从城市流视角探讨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增长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全国性的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型对外生产服务中心,京津冀北城市群是全国性的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综合型对外生产服务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初步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全国性对外生产服务中心,成渝、辽中南等其余9个城市群为区域性对外生产服务中心。研究指出,城市群往往生成于我国各级产业轴线交汇的地方,由产业轴级别差异,将会形成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群,由此可以从各级产业轴线上寻找和培育新的城市群。研究认为,由城市流强度占GDP比重而确定的外部贡献率,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门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城市群区域内部密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提高了各城市的外部贡献率,由城市间密切经济联系而形成的城市流是城市群演化发育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国城市的绿地建设规模参差不齐.本文采取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方法对城市绿地建设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环保措施越完善、第三产业比重越大,城市的绿地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6.
试析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社会提供经常性的具体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今年来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在社会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县级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主体地位,其数量多、分布广,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发展主题特色不明,服务意识差、功能单一,应通过加强藏品交流、精选陈列内容、丰富精神及物质藏品、提高讲解水平、追求传播手段多元、强化科研意识等途径,有效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
浅析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优势和服务理念,阐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特点,为今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优势和服务理念,阐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功能特点,为今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使博物馆走出庭院,主动服务社会,努力拓展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对这一系列活动做了总结,并就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兰州城市居民意象空间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兰州城市居民的意象空间进行了调查,从266份认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据此分析了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研究表明,兰州城市居民空间认知的基本类型不仅包括西方学者提出的序列型与空间型,而且还包括单体型;空间认知的构成要素并没有超出Lynch提出的5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但各要素所占比重要相对均衡一些;就空间认知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中级的连接发展阶段和邻里描绘阶段所占比重高达96.61%,说明居民对兰州城市的空间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最后,根据各种地物和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出了兰州城市的意象空间结构,发现它与现实中兰州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重点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植斌 《人文地理》1997,12(2):18-22
随着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住区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城市住区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入手,探讨了这种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郑黛 《人文地理》2021,36(5):73-82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文盛  冯健 《人文地理》2021,36(5):63-72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远程医疗等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使学者们重新重视“数字鸿沟”现象,探讨“数字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的相互影响。文章以北京5个典型城中村为调研地,发现:移动互联网发展,4G网络普及和国产智能手机崛起缩小了城中村居民在设备接入上的鸿沟,但其上网技能还受到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影响。产生“数字鸿沟”的传统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仍然在起作用,一些新的因素如户籍、网龄、上网时长催化了其在网络内容利用上的差异,社会结构分层同样嵌入到其网络产品和内容选择中。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数字鸿沟”的理解,也帮助我们分析其他社会弱势群体遭遇“数字鸿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日常医疗消费出行调查数据,剖析了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出行空间社会特征,并与特大城市比较,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选择以市域最高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形成"一超多强"多中心结构,出行空间呈"三带四圈层"的核心-外围形态。低收入群体近距离就医特征突出,出行空间小;高收入群体消费选择较为多元,出行时空范围广。中小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私人诊所,出行距离是首要考虑因素,出行空间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特大城市居民日常就医首选区级医院,更重视医疗机构社会声誉,与中小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深圳居民服务性消费行为的偏好与空间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服务性消费在深圳居民消费结构这一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对深圳居民的服务性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其次将服务性消费行为大致分为餐饮消费、美容美发消费、体育健身消费及酒吧消费等四种类型,分别研究了各种消费行为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朱菁  董欣  贺建雄  潘湖江 《人文地理》2015,30(3):118-124,49
为解决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有必要研究居民通勤特征,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西安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东部类似城市北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安居民通勤以公共交通为主,但地面交通中私家车高于公交车;通勤时间反映职住分离程度低于东部;以内部通勤和内向通勤为主,同时,运用引力模型对通勤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计算,发现通勤流反映城市空间结构为单中心,在分析通勤特征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治堵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涂鸦伴随后现代街头文化传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景观。涂鸦作为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的创作形式,兼具艺术内涵和反叛色彩的双重特性,因此也被视为城市管理的不稳定因素,使其空间的生产常充满了多元主体的冲突。本文运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探究广州城市涂鸦空间的形成演变,透视当代中国城市后现代文化空间的生产及其意义。研究发现,广州城市涂鸦的空间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以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地区扩展的特点。涂鸦手通过建构创作空间、利用资本力量、与政府博弈等手段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占据,并使涂鸦逐渐成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后现代文化空间的范例。本文通过广州案例的研究,希望为今后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实践及空间正义的相关讨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外对城市生活空间评价与社区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的空间问题主要涉及到社会空间方面。地理学对其研究的核心是在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判识生活空间的质量与类型,并通过规划制定出社会-生活区域治理对策,以提高城市空间(社区)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对以上命题的探索涉及到当代社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前沿性研究。本文从综合理念与研究模式的角度,概括当代西方国家地理学对其的探索现状、研究内容、运用的方法论以及代表成果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