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稷山马村4号金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稷山马村4号金墓,是已发掘的马村段氏族墓(9座)中的一座。马村段氏族墓与稷山化峪、苗圃等三处15座金墓,曾以《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在《文物》1983年第1期进行了综合报道,因系简报,所有墓葬材料都是蜻蜓...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乔家坡滑坡(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条件、活动规律、发展趋势及危害特征,评价其现状稳定性,分析其成灾的可能性、成灾的条件,调查其危害范围及实物指标,分析论证防治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物受灾评估作为文物减灾的一项重要环节,贯穿文物救灾应急、灾后恢复的全过程。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文物受灾程度、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抢救性或补救性措施,减小灾害破坏,对科学有效保护文物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不可移动文物受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对文物受灾范围、类型、损坏程度等进行全面性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做好日常养护,采取预防性保护及临时性保护措施,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制定紧急预案等强降雨环境下文物保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使得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逐年升高,暴雨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了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外,暴雨灾害同样也会影响到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将引起东半球热带辐合带的北移,从而使得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气候湿暖化的变化趋势,暴雨灾害频率也将不断提升。本文分析了暴雨灾害影响下不可移动文物遭受的影响,依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识别了构建不可移动文物受暴雨灾害风险的致灾因子指标,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得出未来我国新增的暴雨灾害严重地区;又通过分析该地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及价值情况,划分了区域内各县域的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等级。根据研究结果,山西南部、山东南部等地将成为未来我国新增的不可移动文物受暴雨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针对这些高风险区域应提前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建立完善暴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5.
《江汉考古》2021,(4):25-31,70
周家塝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龙泉村四组。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批西周晚期早段遗存,对完善随枣走廊西周时期文化谱系,以及研究这一时期随枣走廊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玉壁古城     
玉壁古城在今山西稷山县境内。今玉壁古城已成为一处古战场遗址 ,相传稷山八景之一“玉壁秋风”即指此地。它是研究中国北朝历史、古代战争、古代军事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7.
徐清华 《收藏家》2013,(5):57-58
稷山征青州市西北约15公里。今属邵庄乡与临淄区(辛店)交界处,是临淄与青州市的界山,山阴为临淄,山阳为青州。《史记》、《虞喜志林》对此山均有记载。山上旧有后稷祠,海拔虽仪171米,但影响巨大。自汉代以后,多遵循此说,即稷下源于稷门,稷门源干稷山。齐国古称稷下,齐占城有“稷门”,门外有“稷下学宫”,皆有此山而起。齐宣王时山上立有孔子庙,所以该山也叫孔文山,亦称夫子山。山上刻有孔夫子三字,有其他石刻造像若干。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中,文物建筑的价值认知是文物建筑灾害易损性、文物建筑灾害损失评估和文物建筑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文物建筑价值认知现状,介绍了一些常用价值评估方法;借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文物建筑价值评估数学模型以及各指标求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促进文物建筑防灾减灾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滕州市官桥镇西公桥遗址的发掘,发现一批大汶口文化遗存,为深入研究鲁南枣滕地区大汶口文化面貌、特征、埋葬习俗以及社会经济形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本文依据这批考古发掘资料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枣走廊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襄樊市博物馆随枣走廊位于襄樊市东部枣田、随州一带,西北起自滚河人唐白河处,东南至安陆东南端的水河谷.其西与南阳盆地相连,东邻鄂东低山丘陵,是一个重要的古文化区.1989年至1990年间,本市组织力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文物...  相似文献   

11.
杨健立  吴汉权 《神州》2011,(17):164+16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帆板运动的板与板之间的战术做了系统研究.针对帆板比赛中不同航段、位置下的战术做了分析,并对比赛中板与板之间的主要战术运用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淮河流域灾害救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兴 《民国档案》2006,4(4):126-132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各种灾害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害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大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及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等特点。面对灾害,华洋义赈会开展了施放赈款、赈粮赈衣、举办粥厂、建收容所、农贷和工赈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灾害救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些效果还较为显著。此外,作为建设救灾理念的直接体现,华洋义赈会还于1922年成立导淮委员会,不遗余力地促进“导淮”工程,为民国时期的“导淮”做了大量工作。从华洋义赈会的灾害救治活动中,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汤欣瑀 《上海地方志》2023,(3):47-54+95
随着贵州内地化进程深入,清代成为贵州地方志修纂的高峰期,保存流传的地方志数量多。与前代相比,清代修纂的地方志体例趋于完备、内容趋于翔实。这一时期,贵州地方志中保留大量的灾害相关记述,除了专门设置《灾祥》篇目外,在《祀祷》《艺文》《物产》等篇目中也有灾害记述。不同篇目灾害记述的来源、繁简、侧重不同,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灾害灾情、灾害理性认知、禳灾祈福、灾害文学四类。灾害记述中隐含官方对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蕴含对民众安分守己、积极行善的教化引导。本文对清代贵州地方志中的灾害记述进行探析,分析文本所显示的灾害文化,透过文本看到官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灾害史的研究视野,受到中国王朝更迭-灾害增加的互动范式以及中华帝国注定失败论范式的双重影响,从社会史及文化史层面深入探索中国灾害史的实证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史料特征不太显著的方志传记入手,研究其中隐含着的灾害体验的社会文化内容,并进而探讨中国灾害史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为配合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宜城下姜家边子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时代主要为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存在枣宜平原并不多见,本次发掘充实了枣宜地区新石器末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后石家河文化时期整个江汉地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格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是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在生产力欠发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古代社会,地震对受灾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在公元6世纪,地震先后6次波及拜占庭帝国东部的大都市安条克,给该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灾害过后,尽管拜占庭皇帝和安条克地方政府、教会与民众都比较积极地参与救灾活动,但因为灾害本身过于严重,加之在地震次生灾害应对上的疏忽,安条克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在该时期陷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17.
马萍 《东南文化》2021,(2):178-183
灾害类博物馆是构建灾害记忆、让灾害记忆盘桓于公共领域而不被忘却的重要媒介之一.灾害类博物馆在构建灾害记忆时有四种常用的叙事图式:"英雄主义"式的国家认同叙事图式、"为了不被忘却"的地方创伤叙事图式、"科学主义"式的科普叙事图式和"人性与生命"的伦理叙事图式.尽管不同的叙事图式使博物馆构建的灾害记忆在面貌与内涵呈现上各不...  相似文献   

18.
柳鹏 《沧桑》2014,(4):25-28
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日战场转入到了相持阶段,期间国民党第五战区先后与日军进行了随枣会战、第五战区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五战区牵制作战、豫湘桂战役豫中会战、湘西会战老河口作战等一系列战役,在抵抗日寇侵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对日作战期间,第五战区也执行了积极反共的错误政策,给抗战带来了损害。  相似文献   

19.
冰雹灾害是贵州地区比较主要的农业灾害。文章在明清地方志、今人所编撰的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1830-1910年);(2)冰雹灾害在季节和月份上分布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文章所探讨的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与生态史: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回顾有史以来中国灾害史料之发掘、整理和数据化过程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生态史角度,借鉴目前流行的大数据思维,对历史时期,尤其是建国以来国内灾害史学者业已进行的大规模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展开批判性分析,一方面充分肯定这些工作对推进中国灾害史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则分析其内在局限与诸多不足,进而以清代为例,提出有关中国灾害历史数据库建设的最新构想,以为打造一个服务于国内外中国灾害史研究者的可持续扩展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而张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