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道路网络的犯罪空间聚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犯罪空间聚集特征研究的单元主要是地点、街区、巡逻区等,但是许多警务工作是沿道路网络开展的,因此有必要研究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空间聚集特征。本文以路段为分析单元对浙江省某地2011-2014年发生的16787起盗窃类犯罪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在道路网络中存在犯罪热点路段;2犯罪在路段上具有聚集性,少部分犯罪热点路段聚集了大部分犯罪,如19.86%的犯罪热点路段聚集了53.42%的犯罪;3犯罪热点路段在道路网络中也具有空间聚集性,主要聚集在类型为住宅区、大学、商业区等7个区域。根据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聚集特征,警察部门能优化相关警务工作,科学分配警力资源,从而提高治安防控、犯罪预防、侦查破案等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女子警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限于体能、胆识等方面的原因,女警主要从事调查户口、检查旅行、救护妇孺等方面的工作。它开辟了补充警力的新途径,并充分发挥女性所长,弥补了男警在执行某些警务上的不足,扩大了治安维护和社会救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高校的迅猛发展,校园扩张、开放性加大,其“社会生态性”愈发显著,校园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空间层面切入,选取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新建高校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发情况、学生治安感知及犯罪恐惧等综合分析校园治安问题。研究通过问卷采集基础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学生治安感知与犯罪恐惧的情况,并运用GIS分析犯罪恐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学生对校园治安感知情况与实际案发情况基本相符,而犯罪恐惧与之并不完全一致;不同校园的犯罪恐惧案件类型和恐惧空间具有相似性,犯罪恐惧空间呈现昼夜差异。研究最后总结出犯罪恐惧集中的若干场所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安全感的普适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PSPL 调研法以人的活动为核心,通过对公众行为、活动以及人流量的数据统计,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时下的城市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苏州陆巷为调研对象,对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交通通过量和静态行为进行据统计,基此对陆巷公共空间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5.
陈媛 《神州》2014,(18):161-162
当前国际国内毒品问题日益复杂化,新型毒品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客观分析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的刺激因素,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方法预测新型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公安部门针对性部署警力,防范与打击毒品犯罪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福建省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厦门、泉州、福州,港澳台游客占主导,外国游客以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福建省2000-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研究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进而利用该模型对福建省未来五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刘晋泉 《沧桑》2010,(6):82-83
国有大型企业太化集团进入到转型发展时期,治安保卫工作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担负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针对新形势下企业改革治安保卫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应当积极面对,抓住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保障和促进治安保卫工作有效地进行。本文拟从全面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预防和化解各类内部矛盾,积极维护企业和谐的稳定局面;强化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治安保卫委员会是专群结合的重要形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治安保卫委员会团结和带动广大群众协助公安机关完成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开启了国家与群众组织在治安领域合作的先河,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学中,将科学方法主要用于解释和预测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途径.直至20世纪中叶,地理学仍大多是描述性和分类性的研究,主要讨论地域之间差异或地域变异.不过,地理学从50年代起开始呈现变革和活跃之兆,其特征为地理学从描述转向分析,从分类转向建立理论,从地域变异研究转向空间分析或区位分析.  相似文献   

10.
景秀艳 《旅游科学》2012,26(5):20-29
权力关系主导着社区空间的生产及其利益分配。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引发乡村社区空间的等级秩序发生变化,使乡村社区权力和利益分配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旅游开发中政府权力主导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介入方式可能导致乡村社区丧失旅游空间生产控制权。权力关系影响下的乡村社区与旅游生产的空间关联性、乡村社区的旅游参与性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本文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五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1.
马随军 《神州》2012,(24):201
石油生产离不开良好的治安环境。本文在分析当前油田治安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油区治安环境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流动摊贩对缓解城市失业和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摊贩区位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摊贩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集聚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呈现有规律的数量变化。摊贩的区位选择主要受市场因素作用,但同时受到住地与摆卖地之间的距离、政府管制、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商户、公共场所管理者、居民)的干预以及摊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影响,结果不是市场最大化原则下的最优区位,而是合理的区位。强调市场因素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流量,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摊贩区位选择没有偏离现代区位论的思想,其区位决策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治安保卫委员会是中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治安保卫委员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组织不健全、人员缺额严重、考核与激励机制亟待建立、资金短缺等问题。各地大力推进治安保卫委员会的改革创新,为这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治安保卫委员会的改革是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坚持推进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创新群众参与治安管理方式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行业也成为新时代下的朝阳产业之一。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之下,我国酒店业如何健康发展也成为当前酒店业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我国酒店治安环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结合当今酒店治安环境发展现状,分析良好的酒店治安环境对酒店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我国酒店治安环境进行SWOT分析。我国酒店业相关法律、酒店行业规范有待完善,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酒店如何解决治安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演戏酬神属于民间信仰,亦是民间自发的活动,即以演剧的方式酬谢神灵.祈雨得验、避过水火兵虫等天灾人祸、修建庙宇等活动,都是演戏酬神的缘由.民国年间,地方政府已将酬神演戏的活动纳入到社会管理之中.有严格的基于法律的审批程序,地方政府对演戏酬神的管控基本出于非常具体的民生与管理的考量,包括防疫、治安、民间舆情等,但维护治安是第一位的.这反映出民国地方政府这一时期在公共事务管理上是有一定效率和务实的,而严格的管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早期英国啤酒馆的数量急剧增加,民众酗酒风气日兴,贫困与犯罪问题愈益严重,这引起国家对啤酒馆引发社会失序与道德败坏的恐慌。为加强对啤酒馆的管制,国家出台一系列法令,授权治安法官决断啤酒馆许可证的颁发与惩罚违法啤酒馆经营者和顾客。治安法官作为中央与地方的连接枢纽,攸关国家管制啤酒馆法令的执行与成效。治安法官管制啤酒馆的地方实践表明,治安法官在综合考虑当地民众对啤酒馆的需求、啤酒馆经营者的财力与品行的基础上颁发啤酒馆许可证,同时严厉惩罚违法的啤酒馆经营者和顾客,基本上遵循国家管制啤酒馆的法令。这也表明,在啤酒馆管制问题上,以治安法官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共识,由此形塑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妥协与合作的国家治理模式,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21,40(5)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治安调解以自愿为原则,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能够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预防犯罪和突发事件。治安调解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充分化解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把民间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对构建涉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萌萌  王乐正 《风景名胜》2020,(2):0400-0400
以上海鲁迅公园为例,通过对公园现状植物的分析,将公园改造从古树名木修复与保护、公园人流量分析、沿湖植物景观改造、植物主题园改造等方面探讨纪鲁迅公园的改造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断裂控制的脉状矿床空间分布具有主构造控矿、群簇产出、成矿界面向主构造倾斜、对应产出、等距分布及侧伏的规律,反映了矿化空间分布的有序性(自相似性),可以作为矿体定位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广州36个中产阶层聚居区881个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日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布和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工作日活动节奏清晰,休息日活动破碎化,工作日工作和休闲时间居多,休息日休闲和社交时间为主,不同属性的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时间分配存在差异;此外,中产阶层"近家型"非工作空间特征明显,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空间分布集聚度最高的是核心商业区;以私家车和步行为主要的日常出行方式,"少次、多目的"的出行结构突出,日常活动空间移动能力较强。上述中产阶层的时空间特征与中低收入者存在明显不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规律,为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活力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