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康玲 《区域治理》2021,(3):109-110
我国《民法典》第1232条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具体适用中,还需要考量惩罚性赔偿的多方面因素、明确判罚标准以及赔偿金的归属.关于惩罚性赔偿金额的确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以被侵权人受到的实际损失为基础,结合行为人主观恶意程度、个人支付能力等因素判处行为人承担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2.
梁春艳  刘昕昀 《区域治理》2022,(9):81-84,152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环境领域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开拓了一条新的救济途径.2021年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A公司承担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成为全国第一案.判决中,法院对责任构成要件和惩罚金计算方式作出论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但也存在...  相似文献   

3.
何全民 《攀登》2006,25(2):113-116
违约金是一种重要的违约责任的实现方式。自《合同法》颁布以来,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围绕着《合同法》第114条关于违约金责任的规定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至今未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认为,我国《合同法》中的约定违约金,既具有惩罚性也具有赔偿性。两种不同性质的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定金等违约责任的其他承担形式的关系也各自不同。应当承认存在单纯的惩罚性违约金,立法上应当清楚地界定两种性质违约金的区别,以消除理论认识上的矛盾和司法实践中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张璐 《区域治理》2022,(5):110-113
惩罚性赔偿制度历史悠久,就其性质、适用范围等问题争议颇多.我国的侵权行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甚至威胁到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民法典》首次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生态环境侵权责任中.新规则的出现引发了法学界就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性质、功能、适用范围、适用条件、赔偿金计算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在经历了多起全国性事件频发之后,2009年终于出台了《食品安全法》。该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规范食品安全,遏制食品生产销售的违法行为发生,完善法律体系中的处罚制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随着《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实践中的不断适用,也逐渐凸现出许多问题来。  相似文献   

6.
李婷婷 《人物》2018,(12):21-21
11月2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自然疗法“医师”、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欧·杨(Robert O.Young)赔偿癌症患者道恩·嘉里(Dawn Kali)1.05亿美元,其中包括9000万美元的痛苦赔偿金和150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远高于原告提出的索偿金额。  相似文献   

7.
刘华东 《神州》2013,(6):183-183
《侵权责任法》已于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律的实施是否实现了当初的立法意图呢?笔者结合安徽省淮北市在该法实施后一段时间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就赔偿责任与范围做一浅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商品房销售广告市场有序发展涉及的民事法律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商违约责任的承担是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则是解决商品房销售广告中虚假宣传的失信问题,建立良好的交易秩序的另一有效途径。随着商家欺诈行为的泛滥与发展、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持续的得不到保护,将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纳入《消法》,是使消费者在与开发商交易过程中获得真正公平对待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获得保护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旅游者行程前任意解约行为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才 《旅游科学》2013,27(3):72-83
旅游者行程前任意解约是违约还是合法行为?旅游经营者因此受到损失应否获得赔偿?本文认为,旅游者任意解除旅游合同不构成违约,但应予以赔偿。结合个案,就法院对当事人约定的行程前解约条款效力的认定,本文建议,我国立法应赋予旅游者任意解除合同权,且约定赔偿优先。  相似文献   

10.
孙莹莹 《神州》2014,(9):203-204
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把“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公益诉讼主体规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目的是建立由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互相补充的起诉模式。然该规定是一个概括性和指引性的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将消费者协会规定为公益诉讼主体,确立了我国“基本法+单行法”的制度模式。随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常态化、扩大化,消协自身力量有限和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探究,对适合我国的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体系的设想,以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订已纳入立法规划,结合佘祥林“杀妻”一案,针对目前国家赔偿法中有关国家侵权赔偿的范围仅包括实际的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由于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本文提出应扩大国家侵权赔偿的范围,将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纳入赔偿之列,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国家侵权赔偿制度,才能真正满足构建法制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玎 《攀登》2014,(3):135-139
《国家赔偿法》实施20年来的实践表明,“依法赔偿原则”在国家赔偿法中具有基础性、原则性的地位。其内涵不仅是限制公民申请赔偿的权利,同时还认为国家必须依法履行赔偿义务。“依法赔偿原则”不仅为实务部门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给予了可操作性的依据,也为公民依法向国家申请并获得应有赔偿提供了有利武器。此外,应当注意到判例法在“依法赔偿原则”的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化遗产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救济手段,文化遗产公益诉讼正在得到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逐步认可。公众作为文化遗产公共利益的直接享有者,应当享有文化遗产权利,通过参与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公共利益。尽管中央和地方立法、司法机关通过听证会、观察员等制度进行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的积极探索,但仍然存在法律依据缺失、参与形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件缺乏等问题。虽然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由检察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主导,但应当拓展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的深度,并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告资格。公众可以为公益诉讼提供线索与证据信息,参与评估公共利益是否受侵害及恢复情况,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或以特定身份直接参与案件审理。我国需要从制度层面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全流程参与决策机制、落实人民陪审员、观察员、监督员制度并完善激励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试析战后德国战败赔偿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小惠 《世界历史》2005,26(4):14-23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赔偿问题是美、英、苏三大国处理德国问题的重点之一。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德国战败赔偿政策的演进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政府内讨论、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赔偿原则的确定、工业水平计划的签订与修改、赔偿政策的执行。而三大国从谋求一致的德国赔偿政策解决到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是在政治制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战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中国有50亿美元的赔偿请求权。但是,处于战后困顿中的国民政府却出乎预料地放弃了日本的战争赔偿。  相似文献   

16.
王永男 《沧桑》2013,(5):72-74
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在对日赔偿问题上遇到了各种困难,其中包括对日索赔调查数据的不可靠性和对日劫物资申请中遭到的各种限制,使得在对目赔偿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最终在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后,只是象征性的获得少量赔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公证赔偿的性质、公证赔偿责任承担的主体及其构成要件来对公证赔偿制度进行理论上和实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劳动灾害频繁发生,政府开始通过劳工立法规范雇主在灾害赔偿方面的责任。灾害赔偿立法由各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起草并出台。制度属于现代劳动灾害赔偿制度中的雇主责任制模式。它覆盖工业、矿业、交通业等现代工人。与此时的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中国制度的赔偿项目齐全,伤病医疗费和伤病期间工资等赔偿标准较高,残废抚恤金和遗族抚恤金则不及。制度虽然实施效果不佳,但这是劳动灾害赔偿首次进入立法,对后来政府的立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照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原则和有关战争法规、人权约法,战争平民受害依法索取受害赔偿,是国际法原则赋予各国人民的权利。犯有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的国家给予受害应有的损害赔偿同样是国际法原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二战后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二战中,中国平民受害最多,最悲惨。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多数中国人包括某些政界、化知识界人士对有关国际法律和惯例还知之甚少,难以形成民间索赔的强大舆论。只有依照国际法清算平民受害赔偿责任,才能讨还受害损失,抑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20.
徐康明 《世界历史》2006,20(1):66-73
日本战败投降后,对战争受害国的赔偿问题便提上日程。战后初期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制订了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赔偿亚洲战争受害国的计划,体现了美国削弱日本这个宿敌,防止其东山再起的战略意图。随着“冷战”开始后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其对日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拆迁赔偿计划的实施也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