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宇 《丝绸之路》2013,(22):54-55
基于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移民应以人为本进行。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变迁表现出社会关系的断裂、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宗教文化的衰退,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问题表现出文化休克、文化冲突和文化同化;生态移民的社区文化重建应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移民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2.
季节性移民聚居现象受到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而我国鲜有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巴马盘阳河流域"一地多类"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的形成过程、类型特征与作用机理进行归纳与揭示。研究表明:①季节性移民社区演变历经萌芽、快速参与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社区人口结构、聚居空间、经济业态、景观设施及人文氛围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②季节性移民社区形态存在差异,可以归类为交融性社区、优势性社区,共享性社区,纯粹性社区。③季节性移民社区是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求、独特的长寿资源及乡村生活环境、外来商业资本、地方政府调控和利益共生等"五力驱动"的结果,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动力和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与移民东南亚等地的华侨相比,非洲华侨的历史要晚得多。虽然在16世纪末即有华人来到南非,但真正形成华人移民社区则是在清末。本文将叙述清朝末年华侨在非洲各地的创业过程及他们的社区生活,并力图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早期华人社区活动的特点。一非洲华侨的自由移民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天峨县地方志办公室仅有3名正式工作人员,几年来却同时承担了《天峨县志》续修、两个屯移民搬迁安置、一个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等3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人少事务多、中心工作任务重,志书编纂怎么搞?我们的做法是:学好《条例》促进思想大解放,用新措施打开修志新局面。天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于2001年启动,但紧接而至的是全县性的龙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  相似文献   

5.
宋乃平 《人文地理》2000,15(5):47-50,42
扶贫移民是宁夏实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经验是:采取了"吊庄"移民的方式并辅之以相应政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社区组织方式,多元化的开发模式。但也存在着规划方面的一些失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不确定、文化类型单一层次低等问题,限制扶贫移民的成效。为此,要通过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创建节水社会、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市场农业、走多元化开发的道路、创建文明有序的移民社区等措施促使扶贫移民吊庄走出停滞,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冲突问题。作者通过对其本人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大华人移民社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个人访谈和实地观察所收集的实证资料的系统分析,着重探讨矛盾重重的华人移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如何处理复杂的、不断变动的家庭关系以及移民父母如何选择轻重缓急的策略,并依靠社区的力量来确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生态移民的困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今年8月10日,11户32名鄂温克猎民作为敖鲁古雅乡生态搬迁的首批移民,牵着驯鹿走下大山,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中国移民史》的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葛剑雄教授认为:这些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狩猎者,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 “如果他们的狩猎活动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相当轻微,就不应该以保护生态的理由让他们迁出。即使是他们的生存相当困难,或者生产方式很落后,政府和外界也只能给予资助,进行劝导。如果他们愿意外迁,也属于生存型移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价了周敏教授在移民社区、移民社会适应和文化同化、移民社会学理论、移民后裔尤其是第二代以及在美国亚裔人口和社区动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探索。同时,还介绍了周敏教授为美国亚裔研究学和华裔研究学新学科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为妥善安置因修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的失地农户,规划总面积达350亩的青岩锈移民安置区项目开建。与以往类似项目不同的是,水交集团没有就安置而谈安置,而是在安置方案设计之初就开始严谨地思考:如何让安置户能积极配合搬迁,如何让搬迁居民们从安胃户变成一个重点项目工程的受益户,进而把安置与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带动有机结合起来? 青岩堡是古镇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移民史和亚裔美国人史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且著述颇丰的令狐萍教授,最近又出版了一本新著——《1870年以来的芝加哥华人:种族、跨国移民与社区》(Chinese Chicago:Race,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Community since 187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2年)。该书不仅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完整地介绍分析芝加哥华人移民史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对汶川地震移民来说,社区人文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本文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模型来探究社区人文社会环境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人文社会环境下的16个单一指标,仅"社区治安"和"干群关系评价"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有显著影响;但16个单一指标集成的4个综合指标-"配套设施"、"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和"观念习俗",却均对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影响显著,并且除"观念习俗"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呈弱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其他3个综合指标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都呈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笛 《史学月刊》2006,(11):93-1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来到美国的中国移民基本上被华人社区中的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所控制。华人社区有四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即宗族、会馆、秘密社会和行会,这些组织的扩张是由于社区生活的需要和外部的压力。它们也强烈影响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延缓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排华运动、组织的束缚和内部的争斗使中国移民与主流社会隔离了几十年,宗族的条规、方言的区别、利益的冲突等又破坏了中国移民的内部团结,这也导致了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中国移民的同化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3.
论文将北美华人社区与广东珠三角侨乡在地方语言和通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之间的跨越太平洋文化关系密切。广府的通俗文化一直是北美华人社区的主流文化;北美华人的生活文化意识也是珠三角侨乡的地方文化特色。两者互相影响,互动演变。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个互动的承传创新的关系出现了分化和演变。北美华人社区因为有大量新移民持续涌入而不断发展,而珠三角侨乡地区的侨乡文化形态,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需要转型,比如依赖过去的移民历史文化遗产来开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10日,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简称敖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移民”搬迁,将原居住在根河市北端满归镇附近的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搬迁到了根河市区西郊5公里处。  相似文献   

15.
移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含义并未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充分体现。有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在世界近现代史视阈下,强调语境对解读移民概念的重要性。日常住址、迁移距离、居住时间和生活方式的质变等要素的解释不能脱离历史语境而一概而论。同时,移民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之间有着无法割裂的逻辑关联,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市场经济流动性中固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移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它不单纯局限于个体移民自身的区位转移,而且在纵向上还是一种代际行为,在横向上还涉及到移民家庭、社区、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迁移与离散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文提出了"文化象征社区"理论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新移民"文化象征社区"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论文认为文化象征社区作为族群归属空间,满足了新形势下走出国门的新移民在主流社会文化冲击下对保持民族性和传承根文化的诉求;作为族群保障体系,文化象征社区解决了各阶层新移民不同层次的适应与发展需求;同时绕行了飞地型移民社区建构的种种障碍,通过嵌入分散式族群羁留点的文化再生与传播,拓展了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孕育了新移民与日本社会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日本城市文化迈向异质的交融共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族》2021,(1):8-8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期间,冒雨专程前往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正在建设中的班彦新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鼓励乡亲们通过移民搬迁过上好日子。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勉励已经搬出大山、摘掉贫困帽子的乡亲们不停步、加油干,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美国洛杉矶华裔和韩裔经济的个案研究,从社区的视角审视国际移民创业的效益,剖析移民创业对社区建设的影响。论文认为,国际移民创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创业者个人的经济收益及族裔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在非经济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溢出效益。移民创业有助于强化族裔社区的机构完整性,吸引同族中产阶级回归,营造一个独特的族裔社会环境,从而促进族裔资源的再生产,支持族群成员的社会融入。创业对移民的向上社会流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剑  赵媛 《人文地理》2009,24(2):120-124
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的损害问题是当前旅游和法学研究中的薄弱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贵州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从政治人身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文化权利等方面梳理了风景名胜区农村社区居民的权益构成。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阐述了土地征用、景区移民、旅游污染、旅游收入分配等对当地农村社区居民权益的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10日,11户32名鄂温克猎民作为敖鲁古雅乡生态搬迁的首批移民,牵着驯鹿走下大山,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