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管动机如何。经典的“滋养”都毫无声息地融化在“读经”这一行动之中。于是,我们只得从贵州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著的古代读书人身上,探寻一点关于古人读经的蛛丝马迹。对于日益浮躁的今人来说,或许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汉朝时的韦贤和他的儿子玄成,两人对经书都很有研究,后来都做到宰相。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流传出“遗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这句话。以此来看,劝人读经不是没有根据的。《三字经》里总结为“人遗子,金满蔬,我教子。惟一经”。至今流传。  相似文献   

3.
读经幼童     
黄圆 《贵阳文史》2011,(3):26-26
“我们期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要善良.具体到孩子的成长当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内容,或者是当着众人背诵的‘表演’,传统文化能够延续下去,我们真正看好传统的最本质的东西吧?”不就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吗?《弟子规》也好,《千字文》也罢。更应该是能够影响他,塑造他一生一些好的、善的东西。可能这才是  相似文献   

4.
谈“读经”     
刘奕 《贵阳文史》2011,(3):31-31
中国文化的复兴就是通过这些行为慢慢培养出一些根苗,这是当下推动“读经”的正面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趋向合作.10月13日胡汉民被蒋介石从汤山释放.11月间,宁粤双方分别召开“四全大会”.随着蒋介石下野,粤方宣告取消广州的国民政府,同时成立西南两机关——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维持一个半独立的反蒋局面.该两机关名义上是由胡汉民“挑大旗”,实权系于陈济棠手中.虽然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首脑也是该两机关的主要成员,但其  相似文献   

6.
陈林 《贵阳文史》2011,(3):27-28
一边是家长的读经热潮,一边是现行教育制度的约束,这群读经幼童常常漂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想在于:家长希望通过读经来塑造一个理想中“君子”形象。这个“君子”仁爱、贤德、孝顺;然而现实在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小学升初中数学等知识是必学的,也就是孩子不可能脱离整个教育体制而仅仅只读经书。但13岁之前又是大家所公认的读经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陈雪峰 《岭南文史》2008,(3):97-102
陈济棠鼓吹在广东中小学进行读经 1933年6月18日,陈济棠向西南政务委员会提出,请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并拟具“正学风办法”;(一)由教育厅将《孝经》、《四书》摘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编为经学教科书;(二)大、中、小各级学校以经学为主科,每星期至少授课六小时;(三)作文命题,经学题应占其大半;(四)唱歌一科,将诗经及古圣贤之雄壮诗词采入,以“养成浩然之气”;(五)考试成绩,以操行为重。  相似文献   

8.
“读经”问题的讨论往往不仅限于“读经”本身,它所涉及的问题其实更在于思想史。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也不例外。讨论尽管观点不一,但绝大多数都能以“科学”的态度,对传统采取两分法,且反感“尊孔”以及附加于“读经”之上的诸种外在因素,这一点显然是五四新化运动影响的结果。而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更影响到了今日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林 《贵阳文史》2011,(3):20-21
经典如阳光雨露一样滋养孩子,使他们的生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真正去读经典,智商都会提高,因为用最好的文明的价值。最好的文明的智慧的结晶来浇灌他,让他在生命中最好的季节就能得到最好的营养,在面对外在世界的污染时,他会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因为他已经体会到最好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0.
管继平 《世纪》2023,(2):88-89
<正>上虞经亨颐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担任过好几所名校的校长,其中以浙江一师和春晖中学的影响最大,皆是因他而成名。春晖中学是经先生离开浙江一师后,回老家上虞所创办,在他的个人魅力感召下,该中学云集了众多学者名师,成为享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称的全国名校。而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虽然历任校长十多位,在经亨颐之前有沈钧儒,之后有姜伯韩,  相似文献   

11.
孟繁仁  孟文庆 《世界》2006,(1):69-71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归纳出否定副词“不”和“没”在意愿、时间和状态方面的不同,并对留学生使用“不”和“没”的语用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最后从语用差异、对比留学生母语和目的语、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和“没”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国学馆的读经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成立的湖南国学馆,是何键在湖南推行尊孔读经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名为国学馆,实际上是在弘扬国学幌子下的一个以读经为中心的机构。它招收习经生;开设读经课程,使读经进入课堂;它创办《国光杂志》,发表读经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但如同船山学社的读经一样,国学馆的活动由于逆历史潮流而动,最后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考察、考证,“女娲神话传 说”所记载的“炼石补天”、“断鳌立 极”,乃是反映女娲“煅烧石灰”和“立 柱架梁”,即在“建筑材料”和“土 木建筑”方面的两项科学发明创造,而 “杀黑龙以济冀州”则是以生动的“比 喻”手法,反映了女娲在“水利工程” 方面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5.
孙絮  高翔  韩丹 《神州》2013,(21):158-158
一般情况下,名词和副词各有自己的特点,泾渭分明,但在表示时间意义上就很容易相混。例如“方才”与“才”我们就不容易辨别它们,“才”是副词,“方才”则是一个兼类词。表示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是时间名词。在表示时间较迟是“方才”则是副词。“才”与“方才”无论是在语法方面还是语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上”与“????”在词性、词义等方面既有对应又相互区别,泰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上”时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泰国学生在学习这一类词时正确把握语言点习得的规律和特征,文章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主要指导,利用对比研究方法,从词性、语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汉语“上”和泰语“????”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以期对汉泰多义词“上”与“????”的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战国至汉初儒家对古典礼乐的传承,在“礼”的方面,可分为传承礼“义”、传承礼“仪”礼“容”。其传承方式是或着于竹帛,或直接传习“礼”的礼典和动作。在传承“乐”的方面,表现为《乐》的成书及亡佚。经过战国至汉初儒家的传承,宗周礼乐部分地保存了下来,但已不再是周代旧“礼”下礼的“义”、“仪”、“容”浑然一体以及礼乐水乳交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王海涛  夏瑞芳 《民俗研究》2024,(2):70-79+159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记录呈现了彼时生动的风俗图景,禄是遒和卢国祥对中国婚丧、岁时风俗的书写在“基督教中心主义”“对佛教和道教的批判”“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认知的‘碎片化’”“对中国民众思想和情感的观察”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而在“文本体裁”“文本风格”“分析具体意象的理念和思路”“对‘符箓’和‘俗语’的记录”“地域化特色”和“自我批判”等方面又有明显区别。他们对中国社会“他者视阈”的考察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冲击及其回应。同时,二者的著述对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实现了“文化互化”。  相似文献   

19.
在完成了新中国的首届修志后,各级地方志机构随之面临的是“用志”与“续志”的任务。我们认为要完成好这两项任务,首先应抓好“用志”,为“续修”作好宣传和资料积累等方面准备工作,转入“续修”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20.
整风运动是中共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赖传珠日记表明,“学习”与“反省”是新四军高层整风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改造学习方面,其主要途径是“阅读”和“听课”。在检讨反省方面,新四军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反省”和“自我批评”,而且还要求借助党内同志的“外力”,即通过“相互批评”和“反省报告”的方式,来剖析并纠正个人缺点及错误思想。赖传珠日记呈现出新四军整风的节奏、方法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不仅勾勒出新四军整风运动的场景概貌,而且也补充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许多细节,这对于分析和研究新四军的整风运动具有独特史料价值和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