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渤海国建立的历史及文化特点,将渤海国研究纳入渤海学是新世纪渤海国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作为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和属国,在立国200多年间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对唐代东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渤海国与当时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有着十分密切的接触和交往,为将盛唐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选取渤海国早期历史中比较重要的王族渊源、营州反叛与震国建立的关系、渤海王国诸称谓之寓意源流3个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考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渤海存在的二百二十年历史中,从高王大祚荣至末王大諲譔,共经历了十五世。古籍中对这十五王的历史,记载的很简单,因此后人所知不多,要想进行深入的探讨颇有困难。现在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渤海王陵的发掘上,以便使渤海的世系较完整地奉献于读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是以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区域性封建政权,以其发达的经济、文化崛起于东北亚大陆,成为唐代我国边疆地区文明程度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向有"海东盛国"之称,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是渤海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所创造的成果,也同当时渤海上层建筑,特别是其政权部门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搞清其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对揭示海东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他们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渤海国的归属问题,主要是讲渤海与唐朝的隶属关系。而这种隶属关系,是靺鞨族与中原就已形成的一体关系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并采取了新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从而使双方的隶属关系更加完善,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6.
勾海燕 《北方文物》2018,(1):98-102
渤海国是唐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与汉代所置的渤海郡并无关系。渤海国的称谓是有变化的,如建国初称“振国”或“震国”,唐朝册封后称“渤海”、“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等,辽灭渤海后称之为“东丹”、“东丹国”等等。在这些称谓中,并没有“渤海郡”一称,在此通过查找史料中对渤海国事例的相关记载,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渤海建立者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并勇于创新的少数民族。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其聪明才智,刻苦学习和传播着盛唐文化,同时又吸收了高句丽文化和日本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筑就了特色鲜明而又灿烂的渤海文化。但是,渤海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基础也很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渤海文化随着渤海国的覆灭而迅速消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位于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是一个被唐朝、新罗、黑水靺鞨、突厥及诸多部族包围在中间的地方政权,从建国至覆灭都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军事威胁,也曾数次卷入周边的军事冲突及防御战争之中。因此,从建国起,强大的军事装备便是保证其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在历史文献中,基本没有给我们留下较为完整的关于渤海国军事装备的文字材料,但是,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有关渤海国军事战争等材料,配合考察研究渤海国遗迹出土文物,对渤海国军事装备的基本情况作大致的了解和分析。藉此来证明当时渤海国高超的军备技术水平,侧面反映了其与先进地区手工技术的频繁交流,由技术流动看出的人才流动及人口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史学界多将渤海建国伊始称之为“震国”或“振国”的现象进行了探讨。根据中外文献及考古资料 ,作者认为渤海建国之初的国号应为“国” ,而“震国”或“振国”只能是它的俗称。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语言问题是渤海史研究中最为敏感同时又最为棘手的课题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现存有关文献史料,论证了渤海国语言方面的若干基本问题,从而得出渤海国国语为靺鞨语、渤海国官方语和通用语为汉语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桦甸市苏密城城址发掘出土的3件陶器残片,经辨识应为陶腰鼓,这是渤海国音乐文物的首次发现,对于探讨渤海国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3件陶腰鼓,与唐代中原地区发现的陶腰鼓近同,应为模仿中原陶腰鼓的渤海本地制品。  相似文献   

12.
肖红 《北方文物》2004,(1):89-97
本文通过渤海国和我国中央皇朝关系的历史史实,澄清了学术界对渤海归属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疑点,证明了渤海一直是唐的地方政权,始终朝贡于唐,受唐管辖.  相似文献   

13.
粱世磊  周慧赢 《神州》2013,(8):218-218
本文主要对唐代渤海国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建筑构件以及各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对渤海国建筑美学文化符号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探寻了渤海国建筑文化符号之后的内在价值,体现了建筑文化对于现代建筑民族化生态发展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粟末靺鞨与渤海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粟朱靺鞨被高句丽打败以后,主体部分降隋进入中原,后随安史乱军南下居于华北地区。多融入汉族之中。一部分粟朱靺鞨入投降了高句丽,在唐灭高句丽后迁居辽西,并在后来渤海建国过程中起领导作用,但其人数并不多。  相似文献   

16.
渤海国是在我国唐朝时其居于北方的少数民族粟末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而在公元713年时受到唐朝的册封,成为唐朝重要的组成部分。渤海国存在有二百多年,在这期间与唐朝、高丽和日本等在经济文化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吸收,从而使渤海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又吸收了汉族及其他文化的具有独具特色的渤海文化。一度使当时的渤海国无论在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上都达到了空间的水平。但在公元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国后,渤海文化则随着渤海国的灭亡而消散,同时大部分典籍书册也荡然无存。这为我们对渤海文化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作为唐王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其教育形式也与唐朝的教育形式基本相同。渤海国教育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同时还有派人赴唐朝接受教育等。其官学有中央和地方之分,私学有私塾与家学之别。教育极大地加速了渤海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原先进文化及思想的北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渤海人迅速地接受了中原汉族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及宗教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族的兴起,渤海国的建立,以及渤海国历史上管理者的"开疆拓土"、文武治理,揭示"海东盛国"美誉之进程,并进而阐释"海东盛国"的历史作用,使读者对海东盛国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并通过诸如渤海国的物产,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路线以及民俗文化等重要历史元素的阐述,丰富了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内涵,为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辛时代  郭威 《北方文物》2022,(2):95-101
服色制度和佩鱼制度是渤海国章服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服色制度分紫、绯、绿三等服色,直接借鉴了唐中后期三等服色制度的成果。与唐前期服色相比,绯服和绿服的适用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佩鱼制度主要涉及随身鱼符和鱼袋制度,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土的青铜鱼符,与渤海国关系不大,应是唐或五代授予朝贡的靺鞨人的。渤海国鱼袋制度也效仿唐制,分金鱼袋与银鱼袋两种,与服色制度一同是渤海王赏赐的重要手段。探讨达能信的真实身份、考察渤海国笏制以及渤海国接受唐朝服色制度的背后考量,有助于深化渤海国章服制度的有关认识。  相似文献   

20.
渤海国在寺庙址、建筑址、墓上建筑中出土十余件铁质风铃。通过对渤海国风铃的系统梳理,我们得到如下认识:从出土地点来看,渤海风铃主要用于佛塔、佛殿建筑和墓上建筑中,这些建筑或为佛教建筑,或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形制上存在由锥形到圆形再到台形的演变历程;无论从出土器物的出土地点还是器物本身出发,均可以看出渤海国风铃应是靺鞨人在受中原唐王朝文化影响下,吸收多方文化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