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贝马斯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必须充分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保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必要张力,使它们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关系,这样,作为国家公民的个人能以公共领域为媒介,形成一种真正代表民众的意志的独立的合理的社会舆论,并以此对国家进行干预,这即是哈贝马斯反复强调的"话语民主"。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诸多借鉴意义,但哈贝马斯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他没有看到语言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根基,他的话语民主理论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2.
张国华 《沧桑》2008,(1):88-89
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政治学方面的应用。商谈民主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方式为基础的民主形式,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这种民主理论对我国民主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相怀  余树林 《攀登》2013,(1):36-41
了解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有较大的助益。哈贝马斯实际上是从对同一性的思考出发来观察考量晚期资本主义的。在他看来,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外在表征,而其内在逻辑则是,国家干预并未能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而是使危机变换了形式;科学技术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国家活动的扩大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合法性需要的不合比例的增长,从而出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实际上,晚期资本主义的诸种危机并不具有哈贝马斯所理解的那种危机性质,大众民主可以持续性地赋予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不成功的解决办法以合法性,从而不会酿成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回答了与宗教与关的诸多问题。宗教神学思想是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哈贝马斯的宗教思想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方法论的无神论奠定了哈贝马斯后期宗教哲学思想的基础,成为其后期思考宗教神学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朱珠 《神州》2013,(1):209-210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视角出发,重点分析网络公共领域的三个特征,进而从哈氏的公共领域角度分析网络公共领域的演变过程,包括主体、场域和民主机制。再从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发展趋势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何晓云 《神州》2012,(27):174-175
同样将审美"中介"思想运用于艺术政治领域,哈贝马斯与席勒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哈贝马斯在《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席勒对艺术审美的交往理性有了一定认识但存在严重的局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丽华 《神州》2014,(8):268-268
哈贝马斯在1981年提出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观点,引起了当时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相似文献   

8.
郑艳林 《神州》2012,(32):174+176-174,176
在哈贝马斯看来,启蒙的异化并不能证明现代性的失败,相反说明现代性有坚持的必要。哈贝马斯认为,启蒙的理想必须坚持,现代性突围的方向也只能在现代性自身寻找。他提出以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的主张,最终实现对现代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次普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下乡的集中实践。针对乡村民众对普选的认知,政府在普选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和动员。普选动员在贯彻国家意志中培养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新旧政权的对比中引发了民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彰显人民民主的意图中加深了民众对民主意涵的理解,在男女平等的宣传中激活了妇女对民主权利的主张。普选的政治动员推动了民主下乡的进程,成为后来农村基层民主勃兴的历史因子。  相似文献   

10.
李文 《黑龙江史志》2013,(11):23-24
民主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现实。在毛泽东的民主执政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人民民主是毛泽东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民主集中制是毛泽东实现人民民主理念的现实考量,"大民主"的实践则显示毛泽东混淆了理想民主与现实民主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在迈克·本田心目中,并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而是普世价值高于祖国利益。或者进一步说,就像哈贝马斯多次强调的那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国家正在过时,未来属于以人权为基础的宪政国家  相似文献   

12.
赵小芬 《沧桑》2008,(6):159-160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针对"现代性"问题解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面临的危机的尝试。哈氏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在理论上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所热衷的一种民主理论。传入中国后,也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在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解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应用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探讨了西方古典民主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民主的再发现;下卷主要剖析了现代学者关于古典民主的认识和阐发。总体上看,该书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考察西方古典民主传统在后世所发生的影响。该书着力点是在揭示古典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对古典民主与共和政治观念在西方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演变进行综合研究,阐释古典民主与共和观念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刘长发 《攀登》2010,29(5):25-32
在当前条件下,中国的民生问题,本质上是民主问题。从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到社会民主,反映了民主内涵的不断深化,以民主促民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民主是实现民生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是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的一项基本内容。只有实行民主,才能不断提高包含物质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民生水平。离开了民主这块基石,民生的大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何颖 《攀登》2012,(2):72-76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所热衷的一种民主理论.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国内学者在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解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应用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勇 《攀登》2014,(1):78-83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在民主政治领域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六个主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挥群众路线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引领作用;加强政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平台作用;创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商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民主政治的斗争始终如一,从未间断。出于对国情正确把握,中共的斗争一分为二:在大后方推动旧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全实现,为发展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根据地大力实践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这两个层面的斗争并行发展,又互相配合,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治理解的不断深入、具体和细化。虽然中共通过民主政治改造旧中国的斗争没有成功,但有力打击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充分树立起在人民心目中的民主形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任剑涛 《炎黄春秋》2012,(12):16-18
"从党内民主推进到社会民主"大致成为中国民主发展路径的共识。在这一路线图中,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与前者向后者的推进,构成三个重要阶段。从理论上讲,关于三个方面的蓝图勾画,已经基本完成。从实践上讲,党内民主作为中国民主发展的起点,也有了一系列的地方试点  相似文献   

20.
三哈女     
《南方人物周刊》2010,(25):10-10
“三哈女”,指的是哈根达斯、哈贝马斯和哈利波特这3个“哈”的拥趸,这被看成是对新时代的知性女人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