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鸠摩罗什,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他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盘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鸠摩罗什为人开朗,秉性坦率,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名声大震西域,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鸠摩罗什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近17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鸠摩罗什(344~413) 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鸠摩罗什主持译经事业。此后10多年间,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  相似文献   

2.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与甘肃早期石窟吴荭鸠摩罗什是中国早期佛教思想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的佛学家、佛经翻译家及佛学教育家。他第一次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将印度佛教思想介绍到中国,使得中国佛教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移植、普及到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过程。鸠...  相似文献   

3.
《晋魏隋唐残墨》第36号《夹注金刚经》是对鸠摩罗什译《金刚经》部分经文的注释.此件《夹注金刚经》文字精练,释义甚精,内容上与《金刚经解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主旨与大乘佛教所宣扬的“性空”思想相一致.其作者身份可能是中晚唐时期某位禅宗僧人.  相似文献   

4.
李灿 《文献》2021,(1):85-102
《贤劫经》是鸠摩罗什不见传于世的三部译作之一,该经的传世本为竺法护所译,而鸠摩罗什译本早在6世纪便已亡佚。本文通过藏汉平行文本、语言等内外部证据,从日本书道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吐鲁番早期写经中比定出两件残片,推定其应该正是早已佚失的鸠摩罗什本《贤劫经》的珍贵遗存。这两件残片也是鸠摩罗什译经研究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一次佚作重新发现,为研究五世纪佛教史和翻译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鸠摩罗什是魏晋姚秦时代的名僧,历经坎坷来到长安后,积极致力于佛经翻译和教化事业,他对于中国佛学及佛教献学都着特别的贡献。对于佛学而言,通过鸠摩罗什的译介,使龙树中观派般若学说在中国得到弘传;开启了成实宗及隋唐各宗派的兴起,使成实宗成为中土较早的佛教宗派之一;使大乘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推动了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对于佛教献学而言,鸠摩罗什对佛教献的中国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有计划、系统地翻译大乘典籍,奠定了汉大藏经的体系结构;他不断总结前人及自己的译经经验,为后世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鸠摩罗什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霍旭初 《丝绸之路》2013,(15):44-45
被誉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公元344年,出生在龟兹。父亲鸠摩炎是印度人,母亲耆婆是龟兹国王之妹,鸠摩罗什自幼聪慧,初学小乘佛教,后改宗大乘。至青年时,鸠摩罗什在大乘学上成就斐然,他"道震西域,名被东国"。鸠摩罗什的巨大声望,成为中原前秦皇帝苻坚发动西伐龟兹战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鸠摩罗什与秦陇石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鸠摩罗什与秦陇石窟艺术项一峰鸠摩罗什(343─413),龟兹人。7岁出家,先后从佛图舌弥、著名大德盘头达多、三藏佛陀耶舍、大乘名僧须利耶苏摩、律师卑摩罗义诸师广学大小乘教义。在龟兹约20多年,受到宾、龟兹等各国国王的厚待。年轻的沙门鸠摩罗什,当时在西...  相似文献   

8.
项一峰 《丝绸之路》2010,(12):14-19
本文通过史籍文献资料对鸠摩罗什一生传教过程中的几则行事与佛教的传弘关系进行了剖析,认为他善巧方便地利用自己刹帝利的高贵种姓并依靠阴阳法术、国主来实行他的传教弘法事业,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与此密不可分。尤其是他甘受轻贱"破戒"来扼杀"政教"矛盾于萌芽之中,为佛教在当时的译传广弘创造了良好条件。这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不该为后世歪曲磨灭,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说“卐”字     
,通常认为是佛教的专用符号,常见于释迦牟尼的胸前,是释迦牟尼的八十种好之一。梵文读作“室利蹉洛刹”,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或“包罗万象”。中国佛教界称之为“吉祥海云相”。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经论》中译为“万”,鸠摩罗什、玄奘译为“德”字。武则天...  相似文献   

10.
《维摩诘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颇具艺术魅力的佛教文学作品。此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由后秦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译成汉语。随即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唐末以后却逐渐为人们所遗忘。维摩诘故事的盛衰嬗变,很能说明印度佛教文  相似文献   

11.
丁万华  黄平 《丝绸之路》2009,(18):20-22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流行的经典之一。它在南北朝时期有多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最受欢迎。《法华经》认为大乘是佛教的惟一法门,强调众生通过自己的觉悟而获得佛性,并指出了许多方便法门,任何人只要护持、诵读、书写《法华经》就可能成佛。因此,《法华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具体体现为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为题材的作品在石窟中普遍出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184窟有释迦、多宝题材壁画,第2窟、125窟、126窟、128窟、132窟、144窟有北魏时期释迦、多宝题材的石雕造像。  相似文献   

12.
正《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鸠摩罗什、菩提留支、真谛、玄奘、义净等人先后五次译为汉文,现存译本六种,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本遗书为鸠摩罗什译本,首脱尾全。现存9纸,181行,计360.3厘米。原状未整修。另附启功题字,题字装以护首、玉池。首部经文起自"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尾全,存尾题。唐楷,"世"字有缺笔。从原件形态考察,确属藏经洞所出敦煌遗书。为7到8世纪唐写本。由周绍良收藏。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东晋时期后秦著名佛学家、佛教翻译家的鸠摩罗什,他从小乘佛教改宗大乘佛教这一重大转变,在其出生地龟兹已经完成,但作为一代文化大家文化观的真正确立,则是在被吕光带往凉州的17年中,经过广泛研读中华典籍、殚心竭虑考辨思索而逐渐实现的。他后来翻译的佛...  相似文献   

14.
鸠摩罗什被后秦皇帝姚兴请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在逍遥园主持译经传教。只逍遥园方位至今众说纷坛,不得不考。鸠摩罗什高足之一僧睿《大品经序》中说“以弘始五年,岁在癸卯四月二十三日,于京城之北逍遥园中出此经”。明确说出逍遥园位于京城之北。憎睿生卒年不洋,然大致晚于鸠摩罗什十余年,可谓同时代人,其所记应该可信。京城乃指后秦沿用的汉长安城也。又《大智度论序》也载:“集京师义业沙门,命公卿赏契之土,五百余人,集于渭滨逍遥圆堂,銮舆伫驾于洪,禁御息檠于林间,躬览玄章,考正名于梵本”。则明白说出逍遥园在渭滨。二…  相似文献   

15.
王志鹏 《敦煌学辑刊》2009,4(4):130-139
鸠摩罗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学家,也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中心人物之一。罗什七岁出家,学习佛法,聪慧特异,悟解出众。入华后罗什曾滞留凉州多年,这为他以后的译经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罗什的译经及其对佛教的弘传,从中国佛教史上来看,可以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他自己并不满意。罗什最为遗憾之处,当是对佛教学理探究层次的深浅以及方法论的问题,这也反映出中外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血书《妙法莲华经》翟玉兰《妙法莲华经》又译作《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流行很广。在汉译佛典中就有3种译本,其中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7卷,是3种译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自译出之始,即在僧俗界产生广泛影响,以致在南北朝时研习此经...  相似文献   

17.
佛教音乐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方式,两者具有着不可分离的一体化关系,梁慧皎《高僧传》载鸠摩罗什的话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见佛之仪,以歌赞为贵”。佛教音乐传人我国晚于佛教经卷的译入,它向我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佛教化了的西域诸国的中介而进行的,故“佛教——西域音乐”就成为进入我国佛教音乐文化的基本形态和基本模式。从其发展看,可看作三个阶段与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鸠摩罗什(344—413),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祖先是婆罗门贵族,在印度世袭国相高位。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亲鸠摩罗炎,聪懿有大节,在他将要接任相位的时侯,辞避出家,皈依了佛门。他东渡葱岑(今帕米尔),来到中国.龟兹王闻其名,亲自郊迎,请为国师。龟兹王有妹妹耆婆,年方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解,一闻则成诵,是位才女,诸国争聘,她都不应,但一见鸠摩炎,便锺情于他,龟兹王强迫鸠摩炎娶了她,她就是鸠摩罗什的母亲。结婚后生下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鸠摩罗什的汉意是童寿,他父亲是印度移民,母亲是龟兹人,生于国内,因此他是有印度血统的中国少数民族。龟兹是汉代西域五大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之北的丝绸之路要道上。汉武帝初年张骞通西域  相似文献   

19.
喀什古称疏勒,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疏勒国强盛,佛教开始传入并随之在此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里也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广集有佛教大、小乘经典及印度哲学著作,并影响了龟兹佛教的发展。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355年随母在此停留,“顶礼佛  相似文献   

20.
鸠摩罗什长安译经,对中国佛学的兴盛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印度佛学思想体系,影响波及以后的整个中国思想界,而且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