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先骕是国立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他在校四年,创立了实力强劲的生物系,培养了大批国家急需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对胡先骕和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以期对现代学校教育事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敦煌学辑刊》2009,(3):168-168
2009年8月17日,台湾世界佛教密乘研究学会(筹)一行十人来敦煌学研究所交流考察。考察团成员有尚品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世界佛教密乘研究学会筹备处主任委员廖玉存上师,国立中正大学企业管理博士、世界佛教密乘研究学会筹备处筹备委员邓盈嘉上师,世界佛教密乘研究学会筹备处筹备委员兼公关林益春上师、香港浸会大学吴有能教授等。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编修地方志是两岸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方式,探究两岸地方志工作的异同,对于促进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发掘共同的文化基因有重要意义。2015年6月26日至7月3日,笔者随江西省地方志学会考察团赴台湾考察。考察期间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台湾史前博物"等文化机构,并与"国立中正大学"  相似文献   

4.
1936年,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刘承钊教授邀请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代理主任伍献文教授来苏州讲学。当时我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伍教授关于“泥鳅的肠呼吸功能及其组织学基础”的报告,报告引人人胜。散会后,刘承钊教授要在自己宿舍里宴请伍教授,临时单独叫我留下作陪,我毫无准备.心里十分紧张.但是伍教授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5.
周乾 《江淮文史》2006,(3):93-103
民国时期的安徽大学,大致以抗日战争前后为界,经历了省立安徽大学和国立安徽大学(以下简称省立安大、国立安大)两个阶段。国立安大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原省立安大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其过程历尽艰辛,皖籍著名教育家、国立安大首届校长陶因对这所大学的创建和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理主持安大筹委会陶因,安徽舒城人,1894年出生,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随后,他又前往欧洲,留学德国,获得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30年初,陶因从欧洲学成归国。此时,故乡安徽刚刚建立了一所近代教育的大学,这就是安庆的省立安大。安徽大学…  相似文献   

6.
邓小林 《史学月刊》2004,18(10):47-54
近代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不仅是一个复杂且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政府对大学教师的聘任进行了制度规范,国立大学在实际操作时也有相应的政策,或规定或按照对学术成果的判定来鉴别受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但政府制度运作和大学实际操作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一、学院成立在江西 国立中正医学院成立在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9月在南昌招收第一班学生,这所学院是国际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博士首先提出,他的倡议成立是基于两个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效仿日本到改学美国,学制几变,以至全国上下广设大学,纷繁杂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整顿,推行大学区制,掀起了一股高校的国立化潮流。各省高校纷纷合并,力争国立。本文力图从高校的历次学制改革入手,探寻民国时期高校国立化潮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学,它就是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而成的国立两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8个年头。在这段似短却长的岁月里,西南联大与边陲之隅的昆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不但引领了思想、服务了社会,还为云南现代教育和民族文化谱写了传奇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皮公亮 《文史博览》2005,(12):28-30
由省立改为国立 解放前,我国的大学有三种类型:国立的、省立的和私立的。  相似文献   

11.
黎勤  李凌 《炎黄春秋》2005,(4):7-11
1946年5月4日,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由冯友兰教授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几句话把联大作为民主堡垒的特点作了精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世界》2003,(9):26-26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放开,民办私立学校的增加,竞争使各个学校的教改蔚然成风,民办大学凭着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众多优秀的国立大学中,逐渐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发展前景广阔,大有与国立大学一争天下的势头。北京涉外经济学院便是这些优秀民办大学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资料室由私人创办到并入国立大学过程的描述,勾勒出海疆学术资料馆沿革概貌。  相似文献   

14.
周军 《文史月刊》2012,(10):49-53
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中,1938年至1946年,为躲避日军的战火,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渡西迁,来到云南昆明市,合并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 1月 2— 7日 ,“2 1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台湾嘉义中正大学、台中逢甲大学、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正大学中文系联合中正大学历史系、逢甲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唐代学会和汉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来自中国台湾、大陆、香港以及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的 50位学者在会上发表了论文 ,可以说 ,这是新世纪第一场敦煌学会议 ,也是集中展示新世纪敦煌学风貌的一场盛会。笔者追随其他 2 0位大陆学者之后 ,参加本次会议 ,得以聆听海内外诸位先生高论 ,感受到敦煌学的雄浑气势 ,愿意把…  相似文献   

16.
1939年9月.以北平师范大学和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为基础组建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在陕西城固县独立设置,定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国力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筹设永久性校址,学校陆续前往兰州办学。  相似文献   

17.
西北联大,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一所与西南联大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主要由当时为躲避战乱而撤离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此前已撤离至西安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焦作工学院等院校合并而成。1938年3月,由于日寇逼近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陕西汉中,并于当年4月正式改组成立西北联合大学。此后A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西北联大又陆续分立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虽然西北联大两迁办学的时间不长,但它却在特殊时期保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对此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张清常1938年10月6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常委会决议成立编制本校校歌校训委员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罗庸为委员,冯友兰为主席。1939年6月30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核定《满江红》...  相似文献   

19.
蒋梅 《民国档案》2007,(1):50-55
中国大学成立于1912年,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建国人才创建的,后改称私立中国学院.1946年,学校为使学生免遭失学、教职员免于失业,决定动员群众开展"改国立"运动.本组史料不仅展示了该校要求改国立及恢复大学旧称的情形,对国民党试图加强对学校控制的情形也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刘进宝左一为台湾中正大学郑阿财教授,左二为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主任谢海平教授,左三为四川大学项楚教授。对于敦煌文学研究,我国学者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四川大学中文系项楚教授就是目前活跃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据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