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论“五四”以来的民主和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又是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它的主要旗帜、主要口号、主要武器,就是民主与科学。民主和科学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就是在  相似文献   

2.
近代科技史研究的又一宏著──评《中国近代科学的转折》刘惠荪,杨波由林庆元教授、郭金杉副教授合著的《中国近代科学的转折》一书(以下称《转折》),新近已由鹭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可谓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但真正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中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马工程《中国近代史》教材的编写过程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意在为高等院校历史系授课教师提供一个使用该教材的明确说明。本文强调了《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学科对象,指出教材的编写既不采用所谓"革命史观",也不采用所谓"现代化史观",而是以唯物史观做指导,按照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来编撰历史,处理史料,做出结论。教材坚持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规律性认识。贯穿《中国近代史》教材的总的思想是争取独立和民主,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国家的富强,就是努力发展实业、科学和文化教育。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中国人民在近代为了民族的复兴所走过的历史轨迹。把体现这个思路的历史事件贯串起来,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同时,教材坚持了近代中国的革命高潮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沧桑》1995,(5)
《中国矿产志》是鲁迅先生早期关于地质学的科学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用近代科学理论研究地质学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研究鲁迅早期革命思想以及研究中国近代地质学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代科学不是西方文明独有的产物,而是不同文明特别是东西方文明间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在历史上,古代希腊科学没能直接发展成近代科学,而东方文化对西方科学中过度的理性主义传统却起到了纠偏、涵化和升华的作用,对其疏离价值、缺少人文关怀的“先天不足”作了适当的“培补”和“修复”。这些不仅体现在东方科学文化所给予的大量科学思想启迪中,而且表现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嬗变中。没有东方文化的这种影响,近代科学(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是西学东渐与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产物,对于开启民智、传播思潮、发表政见、引领社会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近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舆论支持。无论是早期改良派、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革命派都相继创办了许多报刊来宣传主张、表达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创办了具有党报党刊属性的刊物,如《新青年》《共产党》等,《向导》则是党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无论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应运而生,存续时间长短不一。同时创办的还有不少地方党报党刊及军队报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先后和《红旗》《求是》构成中共中央的一报一刊。  相似文献   

7.
岳世川 《神州》2012,(27):194-195
根据近代科学的特点,确立五个方面作为判断中国近代科学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原则与依据。即:输入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学科门类是否系统、全面;科学观念的发展处于何阶段或呈现何形态;西方近代科学方法论有否输入;科学精神的倡行;体制化的建立及完善程度。认为分析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分析判断处于的发展(发育)阶段是同时以上述五个方面作为参考的,而非以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确实受到西方明的巨大影响,冲击——回应说有一定理论根据。但从中国现代革命历程的原动力方面看,与中国前近代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自身历史化资源对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支持不容忽视,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阅读《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任鸿隽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鸿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教育家,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他以中国知识界卓越前驱的敏锐目光,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任鸿隽在科学教育上的筚路蓝缕之功为世人所公认,他对科学教育思想的独特阐释与实践,以及在科学教育实践上提出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仅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今中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候,五四时期则得到了广泛传播,开始了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的新时期。从此,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价值,比较普遍地为中国人所了解和重视,科学思潮和民主思潮一起,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猛烈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述评刘振岚自从本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经过“新思潮派”与“动力派”之间一场论战之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论断(以下简称“两半论”)即被广泛接受,稍后毛泽东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  相似文献   

12.
徐光启作为中西科学交流的先驱,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从数学思想、建立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机构以及实证方法论这几个方面,探究这位伟人的近代科学眼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五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末的自然科学,它与古代自然科学的重大区别在于它已经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产生于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是由于在十五世纪下半叶欧洲产生了科学革命。中国在明末清初,由于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引起了这个历史悠久国家传统科学的质变,这个质变使中国科学的发展也由古代进入了新的阶段——近代。本文围绕明末清初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对中国发生的近代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4.
秦英君 《史学月刊》2007,3(1):49-55
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科学和技术向近代的科学和技术转变,是在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下完成的。这一过程亦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中,不同人物对接纳西方科学文化有或深或浅的解读,其中,“道器”与“体用”的文化认知模式是近代中国人解读西方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胡绳史论二题——读书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 ( 1 91 8— 2 0 0 0 )是我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和范文澜一起 ,为中国近代历史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胡绳在史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近代史提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外 ,他还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撰有历史普及读物《二千年间》、《孙中山奋斗小史》等。在上述学术著作中 ,胡绳总是着力于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并据此决定对史料的取舍和对史实叙述的详略。同时 ,在讲述历史…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相似文献   

17.
《齐鲁学刊》1986年第3期李蕴华《中共“二大”没有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一文,认为:一、“中共‘二大’尚未明确认识中国革命应该‘分两步走’,谈不上已经有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而且“还可能发展成为‘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思想”。二,“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思想形成的起点,但不是也不可能是科学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完整思  相似文献   

18.
评《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杨群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是近代中英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英国与旧中国的关系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失败而终结,同时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英国与新中国的关系逐步建立起来。李世安同志的《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英...  相似文献   

19.
旅游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旅游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研究专业期刊。全年6期,双月末30日出版,全国邮局发行。《旅游科学》具有严谨的学术内涵和朴实的编辑风格,注重旅游理论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初,浙江绍兴名人辈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时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曾有两次绍兴之行.不仅留下了他的踪影,而且留下许多、讲话、手迹。他与绍兴名人的密切交往,推动了当时革命运动的发展。详见《孙中山与绍兴名人》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