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子文公馆     
在南京鸡笼山北极阁之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西洋式建筑,这就是宋子文公馆。宋子文公馆位于北极阁1号,它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期间。抗战胜利后重建。宋公馆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建筑师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公馆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曲尺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宋公馆底层用毛石砌造,显得极为坚固;上面两层用砖砌,表面采用弹涂工艺粉刷而成,立体感极强。公馆最为特别之处是其屋顶,颇有农舍风味,远望上去彷佛是用茅草盖成,所以俗称其为“茅草屋”。其实,宋公馆的屋顶根本不是用茅草盖成,而是用进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遗产》2004,(3):90-90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寺内主要建筑有辽代所建的观音阁和山门。观音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为五开间,由完整的三层结构垒叠而成,外观两层,内加暗层。阁中央耸立一尊高16米的木骨泥质彩塑观音像。观音阁和山门建筑年代久远、形制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当我在空中俯瞰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县南雅乡时.一下子就被当地拉祜族的民居吸引了。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盖羌人的一支。照片中的棕褐色三角形屋顶.体现了他们建筑的典型风格。因为生活在湿热地带.拉祜族人在建筑房屋时,大多是用茅草、竹子、木材搭建成双斜面竹楼。  相似文献   

4.
故宫雨花阁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花阁位于故宫外西路春华门内,是故宫西部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阁前有东西二配楼,阁后西部是梵宗楼。阁北一院内有宝华殿,宝华殿后紧联香云亭、中正殿(此二建筑毁于1923年大火)。这是一组以中正殿为主的佛堂建筑,是清代宫中藏传佛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雨花阁在这一区域的最南部,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外加抱厦一间)。立面为阶梯形三层,内里四层,  相似文献   

5.
藏事宝典     
正藏事宝典故宫雨花阁雨花阁位于故宫外西路春华门内,是故宫西部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阁前有东西两配楼,阁后西部是梵宗楼。阁北一院内有宝华殿,宝华殿后紧联香云亭、中正殿(此二建筑毁于1923年大火)。这是一组以中正殿为主的佛堂建筑,是清代宫中藏传佛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雨花阁在这一区域的最南部,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外加抱厦一间)。立面为阶梯形三层,内里四层,其中  相似文献   

6.
<正>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因其正对应天上主司寿命的"长沙星"而得名。它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市中心东南角的古城垣之上,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因它曾是古人祭祀天神、观测星象之所,同时又因其位于古长沙地势最高处,故历来被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有基于此,笔者作为天心阁的文物工作者和钱币收藏爱好者,通过三年时间调查研究,发现天心阁图案从晚清时期的光绪三十四年  相似文献   

7.
贵阳来仙阁,位于市东北郊的东风镇麦穰寨,距城中心区约18公里。麦穰寨前有由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而成的大长河(又名大塘河)潆绕。其上有九眼桥,因涨水冲毁,后又建三硐桥,改名日汇川桥(或名汇仙桥)。来仙阁就建立在大长河的矶石上。阁高20余米,木质结构,三层六角。角系铜铃,微风轻拂,叮咚有声。阁前有“来仙阁”三字匾额,两边有围墙,墙壁有碎花瓷砌成的大宇,一日“天高地迥”,一日“岳峙渊亭”。这是描摹来仙阁的周遭环境。20世纪80年代,我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时,曾与文管会的同志几次到来仙阁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8.
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时期陶瓷手工业的发展张永山青铜时代,陶器仍然是人们朝夕相伴的生活器皿,以它经济实用的优点,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周时期除烧制日常生活器具外,还发明了覆盖屋顶的瓦,从此改变了以往仅以茅草掩盖房顶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古建筑用瓦之滥觞。夏商时期出...  相似文献   

9.
苏舒 《文物天地》2021,(10):107-113
<正>南京城北鼓楼高岗,坐落着北极阁,又名鸡鸣山。提及鸡鸣寺,天下无人不识。尤其每年四月前后,樱花盛开,通往鸡鸣寺的道路摩肩接踵。鸡鸣寺路西侧的北极阁山上,顺着山坡往上走,是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树林清幽,颇有大隐于市的神秘感(图一)。北极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六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此设"日观台",为中国第一座气象台。明洪武年间,在鸡鸣山建观象台。清初,建北极阁。民国年间,竺可桢等人主持修建北极阁气象台。2013年,  相似文献   

10.
贵阳来仙阁,位于市东北郊的东风镇麦穰寨,距城中心区约18公里。麦穰寨前有由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而成的大长河(又名大塘河)潆绕。其上有九眼桥,因涨水冲毁,后又建三硐桥,改名曰汇川桥(或名汇仙桥)。来仙阁就建立在大长河的矶石上。阁高20余米,木质结构,三层六角。角系铜铃,微风轻拂,叮咚有声。阁前有“来仙阁”三字匾额,两边有围墙,墙壁有碎花瓷砌成的大宇,一曰“天高地迥”,一曰“岳峙渊亭”。这是描摹来仙阁的周遭环境。20世纪80年代,我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时,曾与文管会的同志几次到来仙阁实地调查,见楼阁破败,石基和围墙多处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1.
1965年夏,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和新郑县文化馆联合在新郑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阁老坟村北地,亦即韩都新郑故城西城宫殿区之北郊,发掘出一处地下建筑遗存,发掘者在报告中称其为“地下室”。该室呈甫北长方竖井形,四壁用土夯筑而成。南、西、北三壁呈上下垂直状,东壁  相似文献   

12.
秦岭分水阁     
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的天水地处秦岭、六盘山两山交汇处,水系属嘉陵江、渭河分割带,因而造就了不少奇特的景观。“一檐起龙凤,滴水分江河”的分水间就是一处。 分水阁,坐落在天水市秦城区西南部秦岭乡关家店村南龙王庙里,是座巍峨宏伟的古建筑。解放前,游人如织,香火不断。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分水阁,若遇到雨天,雨水落在阁屋顶上,就会溅成两半,一半流入黄河,一半流入长江,该阁实际成了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分水阁由此得名。 分水阁原是龙王庙的正殿,坐西面东。解放后,在那“史无前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相似文献   

13.
四门塔     
在山东济南市东南三十六公里的青龙山南麓,矗立着一座雄浑的古塔,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图见封底)。四门塔为一单层的方形佛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全部用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塔檐部挑出叠涩五层。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叠筑,成四角攒尖方锥形屋顶。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刹。整个形体简洁朴素,浑厚大方,是单层塔的早期建筑范例。四门塔塔室中心为石砌方形塔心柱,十六根三角形石梁。塔心柱与塔墙之间有拱板,三者一起托住塔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座石雕佛像,皆螺髻、盘膝而坐。刻工精细,保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08,(11)
大堡子山遗址位于甘肃礼县县城以东13公里的西汉水北岸,2006年发掘人型建筑基址一处。21号建筑基址位于大堡子山城内南端较高处,呈南北纵长分布在两级台地土层堆积之下,南北长107、东西宽16.4米,夯土致密坚硬。在东西两道夯土墙之间正中位置发现柱础石18个,表明该建筑中部有大型木柱支撑,周围夯土墙可能主要用来承重,应是具有梁架结构的两面坡式建筑。遗址中未见瓦片堆积,估计为茅草屋顶。该建筑结构相对简单,未见室内隔墙,地面未作处理,因此考虑到21号建筑应是大型府库类建筑。  相似文献   

15.
大美张掖     
正山丹无量阁无量阁始建于明代。位于山丹县城北,原为山丹古城北垣正中夯土台上建筑,现两侧城墙已拆毁,仅存高4米、底边23×16.5米的夯土台,外用砖砌包筑。无量阁平面长方形,坐北向南,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一间4米,四周有檐柱绕廊,重檐歇山顶,门向南。原为三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改建为一层楼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仪陇县奎星阁在城南龙泉山腰。阁为六边形五重檐盔顶式穿逗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44平方米,阁基82.3平方米,通高18..6米。上下五层,由下而上逐层缩小,顶部系六角尖,顶尖有用花瓷片嵌贴而成的球形宝顶。三十只角凌空高翘,均悬挂银灰色小铁钟。阁面施盖橙黄色琉璃筒瓦,瓦当上铸“”字纹,沟头滴水铸如意云纹。阁楼最高层正面栏额上端,悬挂兰地银字木匾一块,真书“奎星阁”三个大字,字径35厘米。每角由内至外均施有直径37—40厘米的内柱、中柱、外柱各一根,支撑阁体。柱础为鼓型。每层设扶手木梯,可达阁顶。每层楼铺设木板,并…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中华北路六广门西南侧有一座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毛光翔的官邸,老贵阳人习惯称为“毛公馆”,建于1926年至1930年期间。当时效仿欧式建筑风格,却又保留中式土木建筑的传统,是中欧式建筑结合的公馆。有主楼、跨楼和厢楼,主楼为三层,跨楼和厢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宽走廊、深屋檐、  相似文献   

18.
《文物世界》2012,(4):1+81-82
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寺,为寺内主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实例。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在脊檩下仅用叉手的做法,也是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  相似文献   

19.
广东咨议局旧址,现位于中山三路烈士陵园内,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该建筑坐北向南,自南至北有中式大门(已毁)、石砌荷池拱桥,主楼,后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已毁)。其主体建筑为前圆后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是西方古罗马式议会建筑。大厅屋顶为半球形,  相似文献   

20.
<正>吊栋阁位于泾县章渡镇,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房屋为砖木结构。房屋一面临江,上下两层,上层供起居之用,下层多为商铺。房屋用木柱悬空支撑,使得房屋处于凌空状态。房屋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有"江南千条腿"之称。曾经这里人群熙熙攘攘,风光无限,繁华无比,如今由于某旅游公司买断经营权后,既不维修也不管理,几年下来,很多吊栋阁都已经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