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着她凄风苦雨中了无尽期的祈盼;这是一曲生命的辉煌颂歌;这是一首爱情的千古绝唱!一诺千金,支撑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黄圆 《贵阳文史》2011,(4):18-20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在贵州留下或多或少的人文痕迹。其中,以70多年前红军长征留下的一笔最为浓墨重彩。那份耀目的红色文化,让贵州的山水有了厚重,有了更为悠远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汪玉明 《文史春秋》2008,(10):19-24
无论在党史还是军史上,红军长征都是值得重笔描述的一段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经历,我党我军才逐步成熟起来,并且奠定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坚实根基。然而,长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最后的胜利,更有着惊心动魄的斗争经历。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16日,全军的前卫团——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涉过于都河,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因此,10月16日就成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纪念日。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担当过“首任驻藏大臣”的张经武,长征时期是中央军委直辖教导师的师长。本文讲述了张师长在长征途中率领教导师肩挑背扛机械物资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6.
郑屹 《丝绸之路》2005,(4):21-26
哈达铺,是甘肃省南部宕昌县的一个重镇,地处岷山东麓丘陵川坝之中,四面丘睦起伏,山势平缓。中间地形狭长.开阔平坦。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时均途经甘肃。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红军长征时期物献内容丰富,有标语、印章、布告、书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对部分物献进行了综述、概括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奚景鹏 《百年潮》2006,(10):76-78
我自1949年秋开始收集红军长征书刊,迄今已有50多年.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现在收藏红军长征书刊900多册,报纸250多张,分装在30多个纸箱内.  相似文献   

9.
高华 《炎黄春秋》2006,(10):27-32
长征作为英雄史诗,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却少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桑金兰 《铁军》2016,(12):10-11
晚年的红军女战士谢飞,很多往事已经忘记,有些亲人也不认识了,但是,长征路上雪山、草地、泸定桥……吃牛皮、牛粪里寻食……她记忆犹新。三十名女兵踏上征途1934年10月13日,跟随中央红军一起参加长征的邓颖超、贺子珍、谢飞、蔡畅、邓六金等30名女红军在于都参加了集训,完成射击等一系列的军事训练。谢飞参加农军时已练过枪法,这次军训她学得很快,三天就全掌握了。女红军们还学习了战地抢救、护理、包扎等急救方法。女红军们准备行装,按规定:每人只能携带15斤东西,其中包括5斤干粮。  相似文献   

11.
唐霞 《贵阳文史》2006,(6):10-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员贵州老兵——周素园。周素园,字培艺,1879年诞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城的一个封建书香家庭。1894年的中日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成为贵州“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黔省第一报人和新思想的播火者。”辛亥革命中他是贵州革命党人的智囊文胆,他的姓名曾被列入贵州巡抚秘密诛杀的黑名单。他曾参与领导辛亥革命贵州起义,担任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的行政总理,手写了许多革命施政措施。滇军入黔后,封建顽固势力曾险些将他枪杀。…  相似文献   

12.
长歌 《中华遗产》2014,(2):154-159
1934年10月,赣南的骄阳依旧似火,中国红色政权的首都——于都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红军在夏天就征购了大批稻米,并且一直在大规模扩红。  相似文献   

13.
董扬 《贵阳文史》2006,(5):12-15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为国为民的崇高形象,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70年过去了,当年红军在修文的故事,依然在这里的群众中流传。突袭龙兴寺距扎佐镇不远,有个名叫三里的小村寨。寨子的东南面,有座叫龙兴寺的庙宇。龙兴寺规模不小,四周还筑有一丈多高的围墙。1935年3月底,一支国民党中央军的小部队开进龙兴寺驻扎下来。几个凶神恶煞的士兵来到寨子里,把甲长喊去交代,说他们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埋伏在龙兴寺,准备袭击红军,不准走漏风声;并叫甲长准备粮、油、肉、菜等送…  相似文献   

14.
从1934年8月率红六军团先遣长征到1936年10月率红二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任弼时经历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他虽然没有作为中革军委成员参与对各路红军长征的指挥,但对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福建史志》2002,(5):52-52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所铸就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中有两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青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王劲松 《沧桑》2011,(6):37-39
长征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必须服务于工农群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群众工作,广泛宣传群众,争取群众,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少数民族的支持,开展了灵活多样,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为以后党的群众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央红军进入广西后,为了团结各民族人民共同革命,进行了在长征途中最早的民族工作实践,发布了长征中首份民族工作文件,在桂北少数民族区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此后进一步制定民族工作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五名值得一提外国人,他们是越南人洪水,德国人李德,朝鲜毕士悌、武亭等位军人和出生在英国的瑞士籍神父勃沙特。  相似文献   

19.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等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一年多。其中,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广西北部的灌阳、全县(今全州县,下同)、兴安、资源、龙胜5个县,前后19天。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红一方面军长征过广西,历时19天。行程296公里,途经今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5县。经历湘江战役,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翻越了越城岭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