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从事跨学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民族考古学”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物,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正日益受到人类学家特别是考古学家的重视。在国外,考古学诞生的初期(19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引用民族志材料来解释考古发现。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考古学的兴起,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虽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综合运用民族志资料和考古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但对民族考古学进行自觉的理论探讨,则是从80年代初才开…  相似文献   

2.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使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本世纪20年代开...  相似文献   

3.
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底笔者从加拿大返国,欣悉《文物》月刊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一次题为“史前城址与聚落考古”的学术研讨会。之后,又拜读到1996年第11期《文物》所刊对这次会议的综述报道文章,深为高兴。应当说这次会议体现了我国史前考古学已开始重视从考古遗址群整体组合结构的历时演变来研究考古学文化。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事。笔者在阅读了《文物》上的“综述”以及近来发表的一些文章之后,觉得我国学者在借鉴欧美考古学理论方法时,对一些常用考古学术语的理解与原来的概念有点出入,因此  相似文献   

4.
刘正 《南方文物》2010,(1):141-145
滨田耕作是日本考古学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日本考古学的创始人。他一生多次来到中国东北地区,从事合法和非法的考古发掘活动。他把西方的考古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了日本,也对我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关于对红山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但是,也需要看到他的考古行为和理论密切配合并为当时日本政府的侵华政策提供了学术论证。  相似文献   

5.
苏秉琦先生一生为创建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而不懈努力,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考古学结合、考古学与现实结合上取得瞩目成就。晚年在思考科学未来时提出动态考古学及古与今、中国与世界接轨等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考古》评介许天申由南京大学教授张之恒、南京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周裕兴合著的《夏商周考古》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4万字。夏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夏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大量新的考古资料有待在...  相似文献   

8.
众所公认,考古学是新中国发展最迅速、成绩最昭著的学科之一。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是在20年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考古工作虽有很重要的收获,但范围和规模尚属有限。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考古学繁荣昌盛,全国各地不断有重大发现,为举世所瞩目,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考古学一开始就以与历史研究密切结合为其特色。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的“古史新证”,李济提出以考古学为中心的“古史重建”,都表明了这一点。五十年来,考古学的丰富发现已经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古史的面貌,特别是对于…  相似文献   

9.
许永杰 《北方文物》2023,(1):104-112
陈雍新著《考古何为》是一部全面阐释考古学中国化过程及中国考古学特色的专著,从五个方面对该书的内容做延伸和展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学派考古学的理论基础和最突出的特色,给予考古学这一“外来物种”旺盛的生命力。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生命源泉,根植于中国黄土的考古学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层位学等方法论;作为阐释考古学的聚落考古学和认知考古学属于“新考古学”的范畴,作者通过缜密的逻辑阐述与易懂的实例演示,使读者能够有很好的理论理解和实践参照;考古学是一门与众多学科存在联系的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结合研究时,要注意把握考古学的学科本位;“考古学文献导读”是作者奉献给青年一代考古学者的全新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日益引起重视的关于化石物质的命题——比如远始人类的头盖骨、颅骨和牙齿——究意是遗传因素发生着作用呢,或是其他新的理论观点所提出的,有更重要的原因使人类进化的图画发生了变化。这里,我们对这个图画作了概括的描述,根据对更新世文化遗物考古中重要问题的再调查,说明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和石头工具的密切关系。当考古学分出许多新的考古学门类的时候.进化中的生态学已经有了它自己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并非有了新达尔文“现代综合”的方法才苦心想出来的,在193o年和194O年就已经出现了非常有趣的关于进化的结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持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认定考古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遗产公约》以及由之引发的世界性遗产自觉,正是人类对历史与遗产探索、认知的一个突出的体现。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今的考古学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考古学家的考古了。考古遗址和文物所荷载的信息不仅是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也是公众进行文化实践、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突出的普遍价值”之问的提出正当其时。所有跃跃欲试(申遗)的考古遗址都不得不面对这个拷问:一个或者一组具有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的遗址如何具备超越自身,超越区域和国家的价值。基于在地经验,提出可以广泛验证和修正的通则的全球考古学之路,正是当下的中国考古学可以追求的。而确立以公共性为中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则有助于我们超越西方考古学的公共考古概念。对遗址的各项价值特性开展国内外同期同类遗产的充分对比分析,也能为考古遗址迅速建立起一个以全人类文明视野为背景框架的参照坐标系,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研究视野。站在中国考古新百年和世界遗产“下一个五十年”开启的节点上,中国考古遗址放之世界遗产视野的价值讨论,既有承上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西方考古学走到了一个根本转折点,美国新考古学取代传统考古学并逐渐成为国际潮流。但是,经过了二十年锐意的探索和尝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方面新考古学并没有令人满意地达到当初所设想的目标,另一方面,考古学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流派纷呈,分支众多,目标、理论、技术、方法等都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新考古学究竟新在那里?传统考古学是否完全过时?当初新考古学所倡导的思想和憧憬的目标是否现实?一些考古学家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这门学科的变革历程和发展方向。特里格的这篇文章,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全面评估了新考古学的成就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考古学今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思考和展望。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的最高目标并非了解历史,而是像社会人类学家那样努力阐明和检验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而考古学实践已经证明,由于人类行为自身以及外界各种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复杂性,这一目标事实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也许根本不存在这种规律。这种复杂性动摇了新进化论、严密的因果律和整合性,以及文化和社会的界限概念。在这种反思之下,特里格赞同考古学的历史学取向,强调对具体社会和文化作具体的研究,注意到人类行为的每个方面,并对决定文化演变的因素持更开放的态度,不仅注重内因,也注重社会之间的互动等外界因素。所有这些,事实上已经否定了新考古学家所提出的归纳法与演绎法之间、特定历史序列的解释与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进程的一般理论之间的严格区别。同时,特里格还赞成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和“中程理论”方法,主张考古资料与历史资料的结合,探讨了从事知识与信仰领域研究的可行性,还特别提到了当代社会意识对考古学家的影响以及由此生发出的考古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作为著名的考古理论家,特里格视野宽广,知识渊博,长于思辨,而且富有一个真正伟大学者的人文情怀,这使他的思想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的观点在西方考古学界具有广泛影响,也对考古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更大普遍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考古学界无不为之震惊与悲痛! 从此,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 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  相似文献   

14.
美国聚落考古学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考古学或说聚落形态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考古学领域发生的最重要的理论或方法革命,在美国考古学界,它已经成为被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等各个学派广泛接受的基本方法.本文回顾了聚落考古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阐述了它在当代考古研究中的重大作用,并对它在今后考古学发展中的积极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这是既成事实。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奋斗,中国考古学也已有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我们不但在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其它层次的研究上也成绩斐然。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对仰韶文化社会性质的探讨尚显得有些教条和幼稚的话,那么近年来对中国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已经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世界文明问题的认识。不仅如此,中国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也有所建树。从考古实际和对考古材料时空条件的分析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假说出发,这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体系”的立足点。中国考古学有了这样一个较为雄厚的基础,就具备了分析、鉴别的  相似文献   

16.
嫩江流域原始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江地区的考古工作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1930年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先生在嫩江之涯的昂昂溪科学地发掘了新石器时代墓葬,取得了一批珍贵的科学资料,为嫩江流域考古学的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在梁先生到东北工作的前后,俄国人路卡什金、包诺索夫.日本人奥田直荣都先后到过昂昂溪做过考古工作,但他们的工作仅限于地面采集。新中国的成立为考古学的发  相似文献   

17.
近代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诞生之日起,迄今已走完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如今它已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专门科学,在科学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壮大的.最早诞生的是史前考古学,此后产生了历史考古学.20世纪初又正式提出了“田野考古学”的命名.至此,这三大分支便成为考古学科的主要“角色”,这一格局一  相似文献   

18.
“摇钱树”一词,最早见于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三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作为一个考古学名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在四十年代对彭山汉代崖墓出土的一种随葬器物,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六十年代,于豪亮先生《“钱树”“钱树座”和鱼龙漫衍之戏》一文在《文物》杂志上发表后,这一称谓便为考古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规范。田野考古与考古出版物的学术规范是考古学学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2001年10月,由考古杂志社主办,云集全国20多家物考古刊物、出版社、考古研究单位和高校考古系的“考古出版物与学科规范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代表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见本刊2001年第4期)。本期组织的“考古学学科规范化讨论”发表了曹兵武和陈官涛两位先生的章,两仅代表作自己的观点,读可见仁见智。希望本次讨论引起大家对学科规范化发展的重视,并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20.
1979至1989年的十年间,随着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陶瓷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等方面,又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其中有不少是属于我省陶瓷考古学中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填补了我省陶瓷发展史中的有些空白和突破了陶瓷研究中长久悬而未决的一些疑难问题,而且为我省陶瓷研究方面开创了广阔前景。现就近十年来陶瓷考古的新收获概述于后。一、固始侯古堆大墓中原始瓷器的出现,填补了我省春秋时期原始瓷的空白。本世纪六十年代,河南郑州商代原始瓷的识别,无论从考古界或陶瓷科学技术部门都认为是一项重要突破;但就其质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