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从湖北地下民革组织成立直至解放,始终是民革的专职干部,并负有与民革中央通讯联络、上传下达之责,还担任了民革及民促、民联的外围组织“精诚新闻社”的社长职务,故而对湖北民革地下组织情况知之较详细。  相似文献   

2.
1946年2月,民建总会推周仲宣、施之铨、朱楚辛为武汉推广会务代表。三人均为武汉工业界人士,朱楚辛又为中共地下党员,限于形势,当时未开展活动。1948年,施之铨离开其在汉创办的工矿企业去香港。拟转赴解放区。到港后,他接受中共领导同志意见又赴沪工作。在沪时,向民建总会地下负责人胡厥文建议,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我任江汉军区中共鄂中地委天汉县委城市工作部的秘密交通员,来往于武汉至天门县的农村,主要任务是接送从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来的地下党的学生干部。这些同志的身份暴露或被敌人怀疑,已经列入了“黑名单”,戴上了“红帽子”,如不迅速把他们转移到较  相似文献   

4.
1949年5月16日,汉口解放。但一江之隔的武昌却成了政权的“真空”地带。武昌市面谣言四起,一日数惊,人心惶惶。24岁的我当时是中共地下党武昌中学联合支部的书记,负责湖北省女一中、实验中学、国立临时中学、省立临时中学、启黄中学、荆南中学、童军师范、大江中学等14个中学的“护产、护校、迎接解放”工作。这天下午,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夕,民生公司卢作孚总经理曾对上海、武汉两分公司统筹、运作作了一些安排.现就我对这些情况以及我随武汉市工商界人士迎接解放,武汉工商界组团访问上海、会见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回忆作如下记述。  相似文献   

6.
1949年年初,蒋介石反动政权在人民解放军迅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东北、华北纷纷被解放。紧接着,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武汉,这个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也在其掌握之中。白崇禧妄想凭借长江天险以保其半壁河山,将其桂系主力集结在武汉外围,准备作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7.
闻章 《文史精华》2010,(1):31-36
<正>谁与谁结缘,定是上苍有意。一日在某画店,偶遇河北日报社年近八旬的老美术编辑刘明义先生,彼此投缘,他说我听。他以一个国民党兵的身份亲历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前前后后,故事真切、奇特,为局外人所难料  相似文献   

8.
武汉解放时,我在汉口特别市政府工作。5月15日,武汉进入最紧张状态。由于国民党军张轸兵团已在金口宣布起义,白崇禧生怕他的部队被截断后路,仓皇下令撤退,防守武汉市区和青山的白军,分批向徐家棚车站集结,由粤汉路退往湖南。同日下午,武汉民主人士李书城、张难先、彭进之、陆德泽、赵忍安、程起陆等30余人,  相似文献   

9.
我自年轻时起,就热衷于妇女工作,立志为中国妇女的解放贡献我的一份力量。然而,在旧中国的20多年中,我却始终未能找到一条使中国妇女获得解放的正确道路。在国民党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0.
武昌在解放前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但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汉口。典当业是经济部门之一,说得更具体一点,它是一种经营质押放款的金融业。武昌的典当业也远远比不上汉口。但武昌典当业的兴衰,也常与省内其他地方的典当业相类似,了解了武昌典当业的情况,对其他地方的典当业也会有所窥知。  相似文献   

11.
湖北人为中共"一大"的成功召开作出了比较多的贡献,被视为中共"一大"上的"湖北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应该在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武汉地区的社会土壤中寻找。在政局动荡、民生凋敝的环境下,董必武、恽代英等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媒体的发达与教育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为他们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工商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与学生运动的结合为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董必武、恽代英等都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征途。因此,湖北成为中共早期组织创立的六个地区之一和重要发祥地,在"一大"上出现"湖北现象",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2.
(一) 1955年,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调整军区结构的决定,将原中南军区一分为二,成为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鄂豫地区划归武汉军区, 司令部、政治部设在武昌,后勤部设在汉口。是年  相似文献   

13.
50多年来,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环境一路走过。从国外到国内的亲身经历,使我深深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会把中国的事办好、中国才会强大,海外华侨华人才有扬眉吐气的日子。我通过参与人大代表和民主党派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感受、在武汉这块土地上的成长过程.唤起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4.
1925年8月,我经邓演达介绍到黄埔军校当教官,教筑城学,兼射击主任教官。  相似文献   

15.
1932年我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据说当时我是第一个得到学位的东方人.因此我回国后就凭着这块“金字招牌”,在旧中国过了十几年.在解放前我目睹蒋介石政府的腐败媚外,亲历了阎锡山政权的垂死挣扎和最后覆灭,也看透了体育界拉帮结派、沽名钓誉的丑事.我虽然在徬徨和痛苦中徘徊了多年,但始终没能走向革命的道路.只有在解放后,才在体育界做了一些事情.总觉得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信任,超过我对人民应有的贡献不知多多少倍,回首往事,不胜感慨.现当我垂暮之年我将我的一生作个回忆,留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0月3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中央博物馆馆长李济,应武汉学术界的邀请,由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陪同,从南京乘“江泰”轮来武汉讲学。  相似文献   

17.
田玄 《纵横》2011,(7):22-26
李书城(1882-1965),字晓园,笔名李唐,湖北潜江人。他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的元勋和武昌首义的元戎,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革命中都有崇高的地位和卓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翻开50多年前的一本本工作笔记.那已经泛黄的纸页上,用各色墨水写的工作记录,有些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了。然而,脱下军装,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来到华中重镇武汉.从事公安工作的一段段往事,却记忆犹新,如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就像一个城市缺少不了博物馆一样.承载着城市文明积淀和记忆的图书馆,一样也是城市亮丽的名片。公共图书馆是深藏古今中外文化知识的宝库,是人们吸取文化知识和教育的源泉。举办开放型的公共图书馆是开发民智的举措之一。我国一直到清末,才在湖北省武昌府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公营的公众开放型的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早年,武汉还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而中国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学校“文华图书专科学校”也设在武汉。武汉,当之无愧是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意气风发的纯真年代 1949年,我16岁,在私立武昌东湖中学读高中.学校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规模较小,只有6个班,300人左右,学生中半数都是武大子弟.武大多位教师本着对自己子弟的厚爱和对青少年求知欲望的关心,应聘到我们学校兼职授课,一时间让东湖中学成了一所名校,吸引了众多慕名前来就读的寄宿生.东湖中学创建时间虽短,但却为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生源,后来成就卓著者大有人在,如毕业于武大的杨弘远院士,毕业于北师大的儿童心理学家赵忠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