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平 《贵阳文史》2008,(4):24-27
胡风与乔冠华最初认识是在太平洋战争前的香港,两人正式建立友谊则是在撤退到重庆以后。胡风还记得,自己与乔冠华的初次见面。那是在一次迎接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的茶会上。这次茶会是由乔冠华出面布置招待的,这时的乔冠华年轻干练,富有活力。不过胡风对此印象不深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乔冠华设法营救胡风。在那大动乱的日子里,乔冠华不顾个人安危,  相似文献   

2.
傅琳 《百年潮》2000,(3):56-59
1994年5月的一天,笔者走进了华罗庚生前在京的最后一个住所——北京市崇文区一幢普通的高层住宅。华罗庚的大儿媳柯小英女士,把笔者引进了华老的寝室。寝  相似文献   

3.
奥查德致骆传华函①( 193 9年 7月 2 3日 ,洛杉矶 )尊敬的骆先生② :现在我们终于摆脱了日本人的监视 ,可以写封信了。早就应该写信 ,对在香港期间给予我们的关照 ,以及随后安排我们去重庆和云南一事向你表示感谢。怎么说呢 ,在上海期间 ,人实在太忙 ,顾不上写信。而离开上海后 ,在信里也只能说一些不敏感的琐事……因为信件极有可能受到日本人的检查。我就从上海开始谈起吧 ,尽量按流水帐形式多多少少记录下一些我们的旅途见闻。 (如今的 )上海已变成了一座令人吃惊的、对比反差极大的城市。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 (依然 )非常繁…  相似文献   

4.
杨雁 《贵阳文史》2008,(1):30-35
龚澎,1914年10月10日生于日本横滨,祖籍安徽省合肥市。父亲龚镇洲思想进步,爱好书画,是一位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陆军第35旅旅长,曾领导过著名的江苏清江起义,有“铁血大将”之称。母亲徐文,是辛亥革命期间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黄兴夫人徐崇汉的堂妹。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曾有一对夫妇,堪称“珠联璧合”,这就是乔冠华和龚澎。他们两个人相依相伴几十年,走过了战争年代,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又双双站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大舞台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相似文献   

6.
孟红 《文史春秋》2007,(12):4-7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那个时候,外交工作班子的任务十分繁重。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商量两国关系的有关重要问题;副外长乔冠华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研究双方如何发表公报的问题。这个《中美联合公报》(下称《公报》),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上海公报》。  相似文献   

7.
徐庆全 《百年潮》2000,(8):66-71
1963年3月,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就自己在干部轮训班上的发言所引起的误解,致信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要求组织上进行调查。贺的信虽然反映的是个人问题,但也折射出那个年代已然苍老的往事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胡适一生雅好交友,其与友人来往书信也因此成为后世研究者之宝贵史料,目前这些书信已大半刊诸于世,然而,胡适与高宗武之往来书信却未见其踪。高宗武乃当年对日秘密外交亲历者,自披露《日汪密约》后即匿居美国,不闻于世。今笔者有幸从高氏之孙高昕处得见胡、高二人部分往来书信,得其同意,略加注释,公之于众,以为信史之助。  相似文献   

9.
1964年以后,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力量日益增强。在1966年联合国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讨论中,为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及其盟国和蒋介石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经过讨价还价,美国在盟国的压力下作了相应的让步,美蒋最终达成妥协,中国仍然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以后,中国博物馆事业同其他文化教育事业一样,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浙江省博物馆通过新中国成立后近17年的努力调整和改造,成为人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本文对这段历史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1966年3月17~20日,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以下简称三月杭州会议)。对这次会议,《周恩来传》下卷作了这样的记述:三月十七日至二十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进一步开展学术界、教育界的政治批判。周恩来从天津回北京后,十八日赶到杭州出席会议。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也到会,杭州会议期间,毛泽东还因上海沪剧《芦荡火种》不能在北京演出,当面批评彭真是搞‘独立王国’。毛  相似文献   

12.
1949~1966年是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步创立和发展时期。建国初期,针对大量文物流失和遭到破坏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文物保护的正常秩序;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为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保护政策开始向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50年代后期文物保护被烙上了大跃进的痕迹。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时期出台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有效地保护文物确立了政策依据和法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城市劳动就业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呈现不同的特点。50年代以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为主,重点是对众多的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进行救助。随着失业救济工作的全面展开,党和政府制定了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总方针,多管齐下解决不同人群的就业问题。进入60年代后,解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统筹安排,城乡并举,而以上山下乡为主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阻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安排失业工人主要是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同时广开就业门路。这两个时期的城市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袁曙光 《沧桑》2009,(2):38-39
冬防制度是广州地区一项历史悠久、深具地方色彩的法规制度。它执行的时间范围大体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以维护社会治妥、确保市民安度春节为核心内容。冬季为广州火灾的高发时期,冬防制度除了维护社会治安,火灾消防也是其重要任务。1949~1966年广州冬防制度在预防控制火灾,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66~197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6~1976年间,我国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政策,至1976年底,私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绝迹,个体经济也微乎其微,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只剩下19万人,仅为1966年的12.2%.此外,由于这期间对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的限制政策,扼杀了农村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1949-1966年,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版发行与阅读逐步展开.一方面,以1949年、1955年和1958年为节点,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的出版发行工作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将之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入门书籍或辅助书籍.这一时期在全国出版发行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提高了读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增强了读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乔咏梅 《纵横》2013,(6):15-16
苍劲有力的字体,诚恳谦逊的话语,这是毛泽东1954年5月写给黄炎培的一封回信。 任之先生: 五月一日惠书并大作一册收到,甚为感谢!爱国热忱,溢于言表,足徵孟进。大作尚待暇时从容研究。敬复。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省“双60”人物评选。揭晓,我的姑父胡紫青。被评为“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获知这一喜讯,我抚今思昔,心潮澎湃。姑父胡紫青是1938年从我的家乡浚县开始从事抗日活动,并于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在“十年浩劫”中,他被迫害致死,于1969年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时年只有53岁。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当时我在省教育委员会工作。11月26日接到胡素贞同志的电话,说李昭同志来了长沙,希望见我。胡索贞是耀邦同志的侄女,湖南解放后,耀邦同志将她从浏阳接出来,以后曾多年带在身边。1984年我任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时,因处理一件  相似文献   

20.
<正>黄山书社于2009年10月出版的朱子彦教授大作《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以下简称《大明帝国》),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明史研究新作。蒙作者惠赠,捧读之后,感到其取材新颖,史料翔实,视野开阔,具体亮点如下。一、点、线、面结合的结构体例。以往论著较多关注明代历史发展进程,《大明帝国》"不再重复这些进程,而是把注意力、聚焦点集中在明朝社会不同于以往朝代的特征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