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首都洛阳工商业的畸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大商人地主集团的总代表。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一个大地主兼商人,王莽末年,“南阳早饥,而上,(指刘秀)田独收”(《东观汉记》)。在南阳地区发生旱灾的情况下,刘秀的田地能够单独获得丰收,一定是最好的田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也说:“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在饥荒旱灾的年代里,刘秀趁机出高价出卖自己多余的粮食,牟取大利,其身份自然是大地主兼商人。跟随刘秀起兵的人,也多是大商人地主豪强出身。如劝刘秀起兵的南阳人李通“世以货殖著姓。……居家富逸,为闾里  相似文献   

2.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病故,年仅10岁的太子刘肇继帝,是为汉和帝。汉和帝即位不久,一张谋杀他的大网就悄悄地朝他身上撒来。汉和帝的养母窦太后是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兴平)人,汉光武帝刘秀身边的重臣大司徒窦融的曾孙女。窦家虽然在窦太后的父亲获罪下狱致死后已经衰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时南阳郡西鄂县(今南阳县石桥镇)人。虽然他祖父做过大官,出身官宦家庭,但到张衡幼年时,家境就已经贫寒了,荒年时候还要靠别人接济度日。张衡从小就刻苦好学,认真读书,对于  相似文献   

4.
张衡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天文学、数学、机械学、地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南阳郡西鄂县(今南阳县石桥镇)人,生于公元78年,卒于139年。今年是他诞生一千九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张衡家乡的人民、南  相似文献   

5.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俗称诸葛庵,位于老城西南4公里的水之旁卧龙岗上,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南阳而兴建的祠堂。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人,后随叔父诸葛玄来南阳。公元197年,在南阳开始过躬耕生活,在此渡过了十个春秋寒暑后,因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从此走上政治生涯。他是三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武侯祠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南阳已有纪念诸葛亮的建筑,是由蜀汉故将黄权,率族人在诸葛亮躬耕!日址上修建的。又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  相似文献   

6.
革命思想的启蒙袁溥之,1904年出生于湖北省光化县(今老河口市)袁冲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袁邦濯系前清的绅士,父亲袁理堂16岁就考中了秀才,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亲自创办了光化县第一所女子中学,任校长,还曾任过县教育局长。叔父袁书堂是个革命家,是他影响袁溥之成为一个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新女性。1920年,袁溥之和表姐宋伯筠报考了武昌女子师范学校,考试发榜后,宋伯筠名列第一,袁溥之名列第五。  相似文献   

7.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在今南阳市卧龙岗上,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堂。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和南阳地方志记载,武侯祠创建于唐、宋年间。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亦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看来早在唐代南阳卧龙岗上已有草庐建筑的记述。元代初年祠宇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由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并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增设“孔明书  相似文献   

8.
从一行测量北极高看唐代的大小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一行(公元683—727年)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曾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实际上求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唐初用的历法是李淳风制订的"麟德历",时间久了,逐渐发现"麟德历"对日、月蚀的推算多不准确,于是在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诏令由一行主持制订新的历法。为了制订新历,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开始,一行组织南宫说等人测量了朗州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襄州(今湖北襄阳县)、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等十三个地方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影长和北极高,其中以对河南省的蔡州上蔡武津  相似文献   

9.
荔城镇考     
增城县城历来没有镇名。历史上把县城惯称为“街”,而且在增城分置出去的县,有龙门(明朝弘治九年,即公元1496年。始析增城上沙乡之西林、平康,开源乡之上金牛、三都组县)、从化(明弘治二年,即公元1489年,划出县内西北部分地区,即今从化县的太平场、神岗、江埔、灌村等镇,此地原属番禺地,因南朝宋元嘉年间。移东官郡治于增城时,在增城县内析置绥宁县。  相似文献   

10.
朱载堉是我国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八世孙,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祖籍安徽凤阳。生于1536(明嘉靖15)年。他的父亲朱厚烷受封于怀庆府(即今河南沁阳)为郑恭王,是一位精通音乐,简朴忠厚的学者。1548(嘉靖27)年,厚烷因看到世宗皇帝过于迷信道教,荒蕪政事,就以神仙土木为隐喻,上书规谏,触怒了皇帝,皇帝将他的使者关进了监狱。1550(嘉靖29)年,又因宗室内伯叔兄弟闹纠纷,他的叔父祐(衣善)乘世宋对他怀怒未息的时候,诬告了他四十条“叛逆罪”,从而被削夺了封爵,囚禁在皇室祖陵所在地——凤阳。这时候,朱载堉才十四岁,看到父亲无辜被  相似文献   

11.
宋载是浙江建德县人,他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始任大邑县令。在此之前,他曾在四川璧山、东乡(今宣汉)、新都、长寿等县任职。此人每到一地,克忠尽职,总是努力有所建树。他说:“知一邑事,曰知县。县之有令,非徒供厥职而已。循名责实,将以副耳目之寄也。”认为非常了解县情  相似文献   

12.
《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所载《热河密札考析》(上)一文,考证了第四、第十一札的寄书者为许庚身。在谈到他的身世时说:“许庚身的父亲许乃钊,也是地方大员,官至江苏巡抚。”这段内容有误,许乃钊不是许庚身的父亲,而是他的叔父,他的父亲是许乃榖。最  相似文献   

13.
殷志强 《文物天地》2020,(4):107-111
一、传统延续与风格嬗变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加剧,王莽改制失败,长江、黄河流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战争的火焰中,刘秀起兵南阳,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公元25年,刘秀重建了汉朝,称光武帝。因建都在长安东面的洛阳,史称东汉,同时又因其在西汉之后,故又称后汉。东汉至公元220年灭亡,历时约200年。  相似文献   

14.
打开河南省地图 ,可以看到叫“双庙”的地名很多。南阳市有双庙乡 ,商丘市有“双神庙” ,偃师县有双庙村 ,博爱县、获嘉县等细数不下十来个叫“双庙”的村庄或地名。有“双庙”的地方都有“双神庙” ,两座庙宇并排而建 ,都祭祀着两位可歌可泣的为祖国统一而战的英雄 ,一位叫许远 ,一位叫张巡。许远为浙江省宁海县人 ,张巡为河南省南阳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公元 75 5年 )安禄山叛乱 ,大搞潘镇割据。唐至德二年 (公元 75 7年 )许远任睢阳 (今商丘市 )太守 ,张巡任清河县令 ,先后起兵抗击叛乱 ,维护国家统一。许远是位虚怀若谷的人。他虽然位…  相似文献   

15.
刘玄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初加入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新地皇四年(23年)在洛阳称帝,年号更始。后更始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次年自洛阳迁都长安,封诸将十余人为王。以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刘秀为萧王。更始三年(25年),刘秀在部(今河北高邑南)称帝。樊崇等率赤眉军数十万人关中,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  相似文献   

16.
“王仲麟先生积极从事抗日工作,德高望重,素为乡里仰重.”这是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薄一波、戎任胜曾在边区会议上对叔父的高度赞扬.叔父抗战前为国民政府县税务局长,抗战期间是辽县商联会主席、太行区、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抗战胜利后,1946年被选为左权县参议会副参议长.那时我还小,对叔父的一些记忆是从父亲那里得知的.叔父193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法系.这在那个“多见石头少见人”、只有稀稀疏疏8户人家的穷山沟——起家峪村来说,实属罕见,即便在辽县也是凤毛麟角.叔父弟兄俩,他排行第二,叔父名王国宾,字仲麟,大约就是取其意.  相似文献   

17.
江夏因夏水(汉水)而得名。 江夏建制很早,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于荆州之南郡部分置江夏郡,是汉高祖刘邦新建立的郡,辖十四县,所辖的沙羡县(今江夏区)是其中心,沙羡县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镇)是江夏区建制之始。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沙羡县划入汝南县,属江夏郡。隋开皇九年  相似文献   

18.
我与汤化龙都是湖北蕲水(浠水)县人,原籍家乡相距不过20里许。他父亲经商,叔父教书。他和兄弟辈都是他叔父汤聘尹所教育出来的。汤化龙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而主事,以至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先后任湖北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政事部长。他能笔,善演说,富  相似文献   

19.
淳化县文化馆征集到一件铜碟。该碟铜色紫红,浅腹侈口,圈足。器表光洁,无锈蚀。口径9、圈足径5,6、高1.2厘米。腹内饰阳纹双鱼,铸“宜侯王大吉羊(祥)”六字,隶书。外底铸隶书阳文三行: “建武十年三月丙申周仪造”“建武”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十年”即公元34年。自铭年代的铜器,在淳化县还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卒于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县)私第,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县辛店乡欧阳寺村)。建国后,欧阳修墓地尚存六个大墓冢,后夷为平地。墓中曾出土有石猪和青石板以及墓志铭等。欧阳修墓地附近现有石碑十余通,墓前祠堂大殿三间、门厅及东西厢房数间,均为清代重修建筑。据清乾隆十八年编撰的《新郑县志·祀祠志》记载:“在县西二十八里自然山北,其西有寺曰:‘欧阳寺’,即宋敕建以守墓者也。苏子由所撰神道碑已仆。寺外别有石高而方篆曰:宋郑太夫人墓志铭盖公生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