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论述近现代中国报刊业发展历史的时候,总是脱不出《申报》、《万国公报》、天津《大公报》及《文汇报》、《新青年》等等的范围,仿佛除了上海等少数大都会的这些家报纸杂志外,再没有别的好说了。上海、北京等地,作为近现代中国的报刊出版中心,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内地的许多地方也同样有其精彩之处。更加凸显地方特色,对还原地方历史原貌举足轻重。近现代安徽报刊业作为近现代中国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出世较晚,但起步伊始的表现却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2.
叶颖 《丝绸之路》2015,(4):62-63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就要开展读者调查工作,了解读者的想法和需求。本文阐述了读者调查工作的作用和内容,明确了读者调查工作应采取的方式,指出了读者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齐鑫 《黑龙江史志》2014,(18):117-117
公共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开设的,了解读者的需要,是公共图书馆做好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庄 《炎黄春秋》2000,(8):78-79
“图文并茂”——老一代报人在根据地朝思暮想而不能及。  相似文献   

5.
葛文琴 《攀登》2010,29(4):135-137
读者投诉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因此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认为,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读者投诉现象,认真分析读者投诉的原因,从读者的投诉中发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读者投诉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读者抱怨在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有馆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不够好、图书馆资源方面存在不足以及读者维权意识增强。针对读者抱怨产生的原因,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量减少抱怨的发生:一是大力改善馆藏资源结构以及不断提升图书馆硬件设备质量;二是构建和完善读者抱怨快速处理机制;三是加强对馆员的考核和培训教育;四是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马仁勇 《神州》2013,(17):256-256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获取、检索、提供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就是读者,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为读者服务"来开展的。因此,研究和探讨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对于馆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图书馆美好的形象,建设优良的馆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获取、检索、提供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就是读者,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为读者服务”来开展的。因此,研究和探讨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对于馆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图书馆美好的形象,建设优良的馆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慧 《安徽史学》2012,(4):99-104
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者,而且是一位成效卓著的报刊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创立者。他主持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和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他在报刊性质、功能、特征,传播特点及报人品格诸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对当代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职业分化与流动是必然的、长期性的。而影响农民职业分化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是关键。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分化与流动,而且在分化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农民的现代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民分化;减少农民在分化与流动过程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赵改变 《沧桑》2008,(1):90-91
21世纪的媒体之争将是品牌之争。打造强势品牌教育报刊,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品牌,已成为教育报刊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成为教育报刊个性和实力的鲜明体现。品牌教育报刊之"品"应该体现在办刊理念、报刊特色、文化传承、引领改革、品牌扩张等方面。品牌教育报刊的塑造涉到报刊社办社体制、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报刊的准确定位、办报办刊方针、经营策略的不断创新等等一整套内涵发展、外沿拓展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报纸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的最主要工具。中共在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和海外创办各种报刊进行对外宣传。这种宣传一方面促进了中共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席富群 《史学月刊》2003,(12):62-66
建国初期,随着农村经济在土地改革基础上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社会很快发生了分化。中国共产党对此问题最初是认同的,但由于对“共同富裕”的片面理解等原因,很快就主张限制和消灭分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适度的、积极的分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匆忙地消灭分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傅生合 《攀登》2011,30(1):128-130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以及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马克思改造世界的人生理想,是其报刊使命观的根本由来;同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关于报刊改造社会的使命的主要论述,凸显了其报刊思想真正的人民性和革命性;同时指出马克思的报刊使命观,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因而他的论述在某种意义上又包含学理色彩。  相似文献   

16.
祝筠 《黑龙江史志》2011,(3):50+53-50,53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意义,开展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对策,以及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和数字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继清 《攀登》2009,28(3):115-117
在新的历史时期,读者需求度的不断加深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才能满足读者需求,进而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尽管不能断言标名“自由”的报刊必定奉行自由主义,也有主张自由主义的报刊不以“自由”为标签,但那些自称为“自由”的刊物,显然应是考察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历史轨迹的重要凭借。清季自由观念逐渐传播普及,以自由为名号的人士日渐增多。继《申报》开辟“自由谈”栏目,民初至少出现了9家标名为“自由”的报刊,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由党系统在各地的机关报,其二为以游戏文章追求思想、言论、出版三大自由的报刊。二者在反对各地政权的舆论压制时坚决维护言论自由,但政治上并未高揭自由主义的旗帜,其形象的社会观感亦不甚佳。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再度出现以“自由”为名的报刊数量激增的情形,自由主义成为部分报刊的思想旗帜和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学与近代报刊在学术史上有着很深的渊源。19世纪初报刊传入中国,无论是学还是术都未臻成熟,必然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且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由此形成近代报刊史家办报的特点。本文拟从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史论及良史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占方 《神州》2013,(15):269-269
众所周知,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然而高校图书馆又肩负着辅助教学和科研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图书馆不仅仅是高校的最重要的学术文献中心,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主要的基地,也就是说,高校的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的对象时全校的广大师生,那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校的总体教学、管理的水平,然而,怎样能够使高校的图书馆发挥其真正最大的作用,能够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现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锐意改革,已达到图书馆界的共识,因此,要抓住机遇,要认真的将读者服务工作搞上去,本文阐述了关于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这个想法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