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支持祖国抗战,1941年7月至9月间,由宋庆龄倡导的"一碗饭运动"在香港各界引起极大震动,香港民众纷纷上街购买饭券,吃"爱国饭"、"救国饭",资助抗战,救济同胞,充分体现了香港同胞的爱国热情,为抗日救亡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保盟设中央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宋庆龄任主席,保盟向海外华侨和各国知名人士宣传抗日,争取海内外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筹集经费、药品、医疗器材,援助中国抗日军民,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保盟在香港的活动一直坚持到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占领。宋庆龄和保盟1941年在香港发起的"一碗饭运动",曾轰动全港。"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为购买药物和设备支援中国抗日战  相似文献   

3.
“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等团体于1939年首倡的,每年举行一次募集捐款,支援中国抗战。 1941年5月初,根据宋庆龄的倡议,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了以宋庆龄为名誉主席.香港立法局华人首席议员罗文锦律师为主席的“一碗饭运动”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15,(6)
<正>宋庆龄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抗日战争时期,她两度来到中国抗战首都重庆,第一次为短期考察;第二次是迁居长住,她总共在渝地生活了四年,直至抗战胜利三个月后才离开。逆流中的团结之旅——初赴渝都1940年春,宋庆龄第一次到重庆。这次她是应小妹宋美龄之邀,与大姐宋霭龄自香港飞抵山城重庆的。重庆因她出人预料  相似文献   

5.
宋庆龄筹办赈济豫灾国际足球义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2年冬至1943年春,由于久旱之后的大暴雨导致黄河决堤,河南省遭受特大水灾,约有200万人死亡,千千万万的灾民流离失所,真可谓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其时中国抗战正处于十分艰难的非常时期,四面受敌的中国战区困难重重,国民政府救灾无力,加之吏治腐败,封锁灾情,河南的灾民得不到救济,情况十分危急。社会各界纷纷强烈要求:赈济豫灾! 作为“陪都爱国爱民的一面旗帜”,宋庆龄挺身而出,领导着从香港迁到重庆的保卫中国同盟(1938年在香港成立,宗旨是争取国内外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下简称“保盟”)通过举办讲…  相似文献   

6.
沈昌 《钟山风雨》2022,(2):16-20
<正>宋庆龄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媒体的视野中,从北伐战争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内,宋庆龄的形象经历了从被期望到消极否定再到积极肯定的过程。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关于宋庆龄的报道数量虽然不多,但以其为中心探讨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宋庆龄形象变迁,可以透视出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时政的实用逻辑。  相似文献   

7.
影像站     
《文史天地》2008,(5):65-69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6月宋庆龄在香港宣告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宋子文出任会长,宋庆龄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8.
1938年6月14月,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以下简称“保盟”)。这个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团结国际上进步和友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援助中国抗战。“保盟”的任务是一方面让中国的国际朋友们知道中国战区和敌人占领区的人民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把捐款、医疗物资和其他捐助物资送给真正和迫切需要的人们,成为需要者(中国人民)和资金物资捐赠者(国际有关机构与保盟支部)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陷入日军魔掌,为安全计,宋庆龄离沪南下香港,组建“保卫中国同盟”,鼓励并争取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从道义上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其中卓有影响的,是为支援“工合”而发起的“一碗饭运动”。 “工合”,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简称。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大城市相继失陷,大部分机器工业或付之战火,或被日军掠  相似文献   

10.
这里,我愿向大家介绍两位多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人民真挚友好而且终生不渝的美国夫妇。他们不是演唱家,然而,当1937年,白求恩大夫来中国途经纽约,在一次集会上介绍中国抗战的情况时,他们当场高唱起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带头在群众中开展了支援中国抗战的募捐活动;随后他们每年都把募集来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款项,通过在香港的宋庆龄转送给中国前线和敌后根据地;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这一天,他们夫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欢悦,同著名的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一起,臂挽着臂地走上纽约街头,高唱已定为我国…  相似文献   

11.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自鸦片战争期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后,香港就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统治之下。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记录中。中国国民政府曾准备收复香港,但最终放弃了收复香港,此即抗战胜利后的香港受降争端。围绕这一问题,国际外交复杂多变、斗争激烈。 一、悄然拉开了序幕 香港是中国大陆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周幼马 《纵横》2012,(6):12-16
1949年初,宋庆龄热爱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即将在中国大陆取得胜利。但黎明前的黑暗还没过去,即使上了苏联客轮的冯玉祥都死于非命。毛主席非常担心宋庆龄在上海的安危,准备安排中共地下党送她去香港。宋庆龄表示,“伟人的主席和全党对我的关注,至为感激”,然而“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相似文献   

13.
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成为战时妇女运动的总机构,组织和领导了战时妇女工作,在香港亦成立了办事处,并于1939年改组,正式定名为香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该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征募工作、慰劳前方将士、救济灾区难民,为抗战救国不遗余力。本组史料收录了抗战期间香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章程、会议记录、工作报告、捐输报告及其与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之间的来往文书,对研究战时香港妇女运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木兰 《文史博览》2014,(6):34-34
抗战胜利后,胡蝶和丈夫潘有声在1946年3月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恢复了往昔的恩爱关系.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胡蝶一家迁居香港。到香港后,潘有声和胡蝶立即重开商务活动,筹办了兴华洋行,  相似文献   

15.
杨天石 《江淮文史》2012,(2):47-59,1
多年来,几乎所有相关的历史著作都在宣扬:抗战中,香港危急之时,孔祥熙家族却利用飞机抢运洋狗。有些作者甚至绘声绘色地描写一向飞扬跋扈的孔二小姐如何在飞机上持枪强迫其他"党国要人"为洋狗让出位子,犹如当时在现场一般。而最初报道这则消息的《大公报》,在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倒孔运动后,却在次日承认"事属子虚,自认疏失"!这桩牵涉宋庆龄、黄炎培、蒋介石等众多重要历史人物的公案,真相究竟如何,请看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撰写的《一份不实报道引起的学潮》。  相似文献   

16.
抗战前期,香港起到了中国争取外援和进行对外贸易主渠道的特殊作用。虽自广州沦陷后,香港的地位有所削弱,但仍广泛地拓展了与珠江口东西两翼的扇状贸易运输网络,开辟了通过越南与中国内地的曲线贸易,并继续保持着与上海“孤岛”及华北重要通商口岸的联系。作为远东最大的自由转口港,香港成为中国、英美等国对日本进行经贸较量的重要场所,它在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最艰难的时期内,有助于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支持了抗战阵营。同时,日本也利用香港自由港大肆走私,产生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文钊原籍广东五华县,生于香港。他曾留学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回港后任华比银行华人经理、《华商报》董事长兼督印人,建国后任广东省副省长、省工商联副主委。他出身于香港的名门望族,与宋庆龄、何香凝、廖承志关系密切,并投身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是香港人爱国主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正抗战时期,她时常与宋庆龄、宋美龄一起,出现在慰问将士的劳军团队中。她登台发表演说,鼓舞士气;她深入一线,为受伤的士兵送去温暖;她慷慨激昂地号召女同胞走出家门,通过救护伤病、保育儿童、救济难民等形式为抗战作力所能及的贡献。她就是宋庆龄的挚友、被誉为民国"女界先锋"的伍智梅。在五十八年的生命历程中,伍智梅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实际行动,在医学、教育、政治和女权运动等众多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盟友和对手──香港对日作战中的中英关系莫世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由先前援华抗战的海外基地,变成直接对日作战的疆场。自此开始的3年零8个月的香港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香港开埠百年来唯一的一次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20.
抗战前期,香港是中国与西方保持经贸联系的最重要据点,国民政府所属的金融、外贸、运输等企业亦纷纷前来设置分支机构,使香港成为抗战经济的一个中心.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些企业调剂金融,沟通对外贸易,输出大量国产品,为中国政府赚取了宝贵的外汇,同时又得以购进急需的军事战略物资,对于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援持久抗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