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文/江君谟金秋十月,在红叶满山的栖霞山东麓的一片松竹丛中,默默长眠着一位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先生,屈指算来,他逝世已整33载,今年适值他诞辰一百周年。黄先生是江苏仪征十二圩人,上世纪末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当时内忧外患迭起,民族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2.
正黄质夫(1896—1963),名同义,字质夫,江苏仪征十二圩人。在其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创办和主持过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浙江省立湘湖师范、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关于黄质夫先生的事迹,《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暨《仪征文史资料》第9辑之《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杨秀明和安永新合编著《黄质夫教育文选》、肖云慧编著《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及近年来由南京市栖霞区地  相似文献   

3.
青岩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青岩,在青岩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久,抗日的烽火使得这个筑南小镇活跃起来,不少的学校内迁来到青岩办学,黄质夫等许多教育家先后来到青岩,进行着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并为贵州培养了一批民族师资力量。黄质夫先生(1896—1963)系江苏镇江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前身)农科农艺系,毕业后从事乡村师范教育工作达20多年。他在抗战前先后创办了“界首乡村师范学校”、“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栖霞师范学校”,皆任校长。他积累了兴办乡村师…  相似文献   

4.
黄质夫先生,江苏仪征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先后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界首分校主任、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主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校长、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校长。成绩卓著,受教育部指派,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考察。1937年“七七”事变后,栖霞乡师被迫解散,黄先生来到贵州。1938年1月,  相似文献   

5.
1939年冬——1949年冬,建在贵州边远山区榕江的国立贵州师范(简称“国师”),其办学特点为“教育即生活,生活要生产”,因而曾名闻全国。该校的前身是贵州省立青岩乡村师范学校。1939年秋,前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黄质夫接任校长后,为了开发边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1939年冬,便将学校迁往当时尚未通公路的榕江,改名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1940年春,国师在榕江设师范部(高师3年制)简易师范部(4年制)、初中部(3年制)开始招生。1940年我从榕江县城区小学转入国师与榕江县政府合办的联立小学,1941年春,考入国师初中部。我在国师及其小学读书的四年(1940——1943),正是校长黄质夫按照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  相似文献   

6.
龙正荣 《文史天地》2003,(11):15-16
黄质夫(1896-1963),江苏仪征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前身)农科农艺系。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乡村师范教育工作20多年,先后创办了界首乡村师范学校、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和国立贵州师范学校,积累了一系列兴办乡村师范学校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理论。这套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针对中国农村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现状,抓住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兴办乡村师范学校,发展乡村文化教育,培养乡土人才,开发智力,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育家黄质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质夫(1896-1963)先生,名同义,江苏仪征十二圩人。这个名字,对今天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颇为陌生,笔者初次知道其人其事,距先生悄然离世已近40年。黄质夫先生的一生,可以用"五幸、五不幸"来概括。当然,"幸"和"不幸"是相对的,应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思考。 先生不幸的是生在一个有湘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事变前,我曾就读于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以下称栖师或学校)。忆及当年校内的不少情况,可能鲜为人知。栖师要求学生做多面手参加农业劳动是必修课栖师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坐落在南京东郊栖霞山西南麓。学校大门口分左右悬挂着一副大字对联,上联为:欢聚一堂,得天下英才而教。下联为:弦歌四野,树乡村文化之基。其校歌的开头两句是“栖霞山在旁边,扬子江在面前”。校徽是一张铜质精制的枫叶,在红色的叶面上,印着“栖霞乡师”4个方体金字,显示着学校所在地山明水秀、红叶遍野的特色风光。  相似文献   

9.
我爱山村,我爱山村的山山水水,更爱改革开放后山村的新面貌。这就是乡村摄影师李天炳常说的一句话。今年已74岁的乡村摄影师李天炳.住在福建省华安县马坑乡的山旮旯里。他是那里的名人.人称“天炳师”。  相似文献   

10.
鞠开 《纵横》2006,(10)
乡村中心仪向往,人群里聆听遥望,战场上抵死相随……粟裕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令十几岁就追随他左右、已近耄耋之年的老战士,回忆往事之际,仍然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1.
《中华遗产》2007,(8):4-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在他的《乡村四月》一诗中,描绘了楠溪江乡村聚落中宁静温馨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2.
<正>“小辰光常常跟着大人挤进书场,听马和富说书唱道情,他把水泊梁山那些好汉说道得活灵活现……”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们每每回想起那段乡村书场岁月,总是有着些激动,津津乐道里总是提到那位叫马和富的说唱先生!民间艺术家马和富,江苏省溧阳市上黄镇白塔村人,生于清末1905年。在他的书场生涯里,以道情、评书、三跳等文体说唱艺术形式,生动演绎了古今趣事、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8—10日,金陵大学医院威尔逊医生,带着一些手术器械和材料,前往栖霞山休假,实际上也是一次巡诊。他目睹了栖霞山劫后景象,所见所闻印证了此前中外人士关于日军暴行的记载。威尔逊去了江南水泥厂难民小医院,并为栖霞寺难民提供医疗咨询。这也是辛德贝格离开南京前,联手威尔逊,为栖霞山难民们实施的又一项人道救助。  相似文献   

14.
申易 《世界》2013,(5):124-125
第一次见到Sven是在电梯间里的不期而遇。已在电梯里的Sven绅士地询问了我和酒店公关要去的楼层,并帮我们按下。当得知我们为了拍摄他的靓照,面对酒店里许多好场地无从选择的时候,他建议“去22楼的朗廷会吧!  相似文献   

15.
栖霞,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历史上,勤劳的人民在栖霞的土地上,留下了闻名中外的南朝石刻艺术珍品,而今的栖霞人又奉献给世人一支艳丽的民间艺术花朵,这便是享有盛誉的“栖霞龙舞”。 绮丽多姿的栖霞龙舞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明代便有流传,栖霞悠久的历史和拥  相似文献   

16.
江理 《江淮文史》2021,(1):80-86
我的舅公江泽涵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拓扑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也是我国早期留学归国的科学大家之一. 一 江泽涵从小生活在皖南乡村,他的父亲常年在外经商,母亲在家辛勤劳作,他的童年时期是在大他两岁的姐姐、大他整一属的堂姐江冬秀的陪伴呵护下长大的.童年时期的私塾启蒙,乡村里的耳濡目染,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他的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本馆配合城郊基本建设工程,抢救性地发掘了3座六朝时期墓葬,它们均在北郊栖霞区范围内(图一)。现将发掘结果报告如下。 一、栖霞山化肥厂墓葬 栖霞山化肥厂位于南京城东北郊的甘家巷西南,距太平门12公里。该厂区曾多次发现汉、六朝时期墓。此墓1984年11月发现于厂部西边的一座佚名小山丘上。清理时墓已大部被毁,仅残存后室及甬道的一部分,文物已被工人取送到厂部保卫  相似文献   

18.
在人文与诗人的笔下,乡村背离者都市大工业式的冷漠与效益第一的价值观,常常有着一副自由不羁、淡泊醇厚的面孔,他们在各自的文字里述说着“身体往城市去,精神往乡村回”的认同与向往。  相似文献   

19.
<正>南京栖霞在秦代时就属江乘县,隋平南陈后,曾一度被废。自南朝起,由于栖霞寺香火日渐兴旺,香客纷至沓来,商贾汇集成市,逐渐在寺前形成了热闹的集市。成书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的《景定建康志》中,就有“栖霞市,在上元县长宁乡摄山栖霞寺之前,去城四十五里”的记载。《景定建康志》由马光祖修、周应合纂,这是目前已知记录栖霞老街情况最早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江南水乡,曾经乡村的许多旧影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故乡的昨天在我心中依然是那么永恒,不能忘却。那牵着大人的衣角乘坐航船走亲戚赶集市;柴房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伴着的春米声;换糖担儿上红红绿绿饴糖散发的甜香……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