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彭建超  钱畅  吴群 《人文地理》2015,30(2):134-140
传统封闭式"自上而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在包容社会主体的土地利用需求矛盾、协调土地利用对人地关系的复杂影响、统筹区域多元增长目标等方面存在不足。地域性认同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创新国内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提供借鉴。本文以社会建构论为切入点,在剖析封闭式、公开式等两种主要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基础上,将以社会建构为核心的地域性认同理论融入我国现有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构建基于地域性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以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蛟 《神州》2013,(2):231-23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当前在土地资源规划和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土地资源规划的原则,对其规划和利用的重点策略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国内外主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模式研究和国内外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指出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国外关于旅游教育研究和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特别指出了CBE/DACUM课程模式在我国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开展较晚,发展缓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国家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必要的支持,二是各高校缺乏长期的规划,三是学生缺乏专业个性化的指导。要想把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的开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理念,做到政府、高校、个人三方共同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二是借鉴国外已有先进模式的同时,注重开发本土的测评软件,培养本国的专业人才。三是将创业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5.
何倩 《区域治理》2022,(3):74-77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土地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土地管理情况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在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进行有效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主要环节,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城市发展和国土空间布局有效规划的主要措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公正等...  相似文献   

6.
张小林 《人文地理》1997,12(1):35-38
城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也有其特殊的矛盾性,在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的多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省、市、县、乡已有较多的模式可资借鉴,本文结合镇江市京口区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城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7.
王吉春 《攀登》2014,33(5):124-128
通过观察一个国家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立法发达的国家在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方面存在着相同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通过比较,借鉴这些国家在立法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环境刑法在立法模式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培养全面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代表了一种国际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国外开设经验的借鉴、国家教育政策、学生家长、素质教育、高校课程改革、软硬件设施、体验式学习理论、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迅速地在国内外发展起来。国外工业旅发展比较成熟,其在旅游规划方面也很成功。本文以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旅游规划例,就其规划开发成功之处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规划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出它对我国葡萄酒旅游规划开发的启示,以期对我国葡萄酒旅游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翱翔 《风景名胜》2021,(4):0081-0081
通过对我国的村庄进行有效规划,能够充分地将乡村振兴、土地资源整合等工作进行落实,有利于更好地使土地得到合理化地利用,从而使土地的利用价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此要进一步地将土地利用率进行提高,最大限度地控制农业用地所发生的损失,这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能够合理地让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所有权主要包括集体所有权制度,该制度能够更有效地对农民的实际利益进行相应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园方  赵媛 《人文地理》2010,25(5):27-31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随着低碳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对国内外低碳旅游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低碳旅游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而国外则利用问卷调查、构建模型等方法多方面收集信息和数据,侧重于定量分析。通过对低碳旅游研究进程、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低碳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Certain levels of public access in the process of the statutory land-use planning have been part of Czech planning legislation since the 1970s, but actu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n issue in practice on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Currently citizens have a say but their involvement seldom exceeds mere opposition towards active involvement. Their attempts to be hear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perceived as a nuisance by developers an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Except for the opponents of specific project proposals, most people feel that involvement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is futile, having little comprehension of how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may actually influence their lives, their property and their loc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the pre-1989 powerlessness on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and it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opinions of several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e formal planning process, which deals mostly with land use, is often felt to be too narrowly defined and too restrictive, with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citizen involvement. Strategic planning has been introduced by some municipalities in recent years as a less rigid, more flexible and potentially more participatory approach, but also here the trend that copied the accustomed patterns of statutory land-use planning prevailed in the end. Apart from the 'mainstream' planning, alternative, 'informal' planning has emerged, often supported from abroad and organized b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lthough still marginal, it has introduced active planning by citizens. The absence of legal definition and guidance in the case of non-statutory planning allowed greater diversity in the planning method itself.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his experience, however, it has primarily proven just how diverse the concep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might b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versification of planning methods, an attempt is made to draw some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citizen empower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Czech planning, as well as to indicate patterns of the changes of the involvement process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中关注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人地关系的调控途径;在野外调查、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生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协调我国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中要整合人地关系研究,拓宽旅游型海岛的研究领域,重视乡、村级旅游型海岛的人地关系问题,尤其要先解决环境脆弱地区外来游客的影响和相关利益主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细胞自动机及在南京城市演化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红  闾国年  陈干 《人文地理》2002,17(1):47-50
细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是一种具有时空计算特征的动力学模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复杂的系统可以由一些很简单的局部规则来产生,特别适合城市等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细胞自动机的有机集成而构筑的CA-Urban模型模拟南京市的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化过程。对南京三个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南京能否跨江发展等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预测和评估。通过设置不同的转换规则、参数,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示了城市系统的宏观演化的可能模式,为城市规划等提供了辅助决策。最后提出了模型的缺点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并不总是增长。在人口峰值过去后人口收缩将是部分城市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将是我国和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议题。根据国际上的最新进展,阐释了收缩城市的概念、起源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城市收缩的过程及表现,介绍了国外城市的应对措施;指出国内研究主要还集中于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方向;强调城市收缩作为客观的城市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避免性,也有别于城市衰退,需要更加客观科学地对待。初步介绍和探讨了国外城市在人口减少时采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包括如何通过公众参与、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交通住房改造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转型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志刚  黄贤金 《人文地理》2012,27(3):152-155
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高校之一。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土地利用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跨学科发展体系。经过长期的研究凝练,学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评价与整治"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并在"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今后,南京大学将围绕"全面实现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同类研究一流水平"的目标,通过凝聚力量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引进或培养领军人物,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战略举措,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土地利用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立法选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健  徐丽峰 《攀登》2009,28(6):65-6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核心之一,而土地流转方式的选择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我国立法的角度来看,抵押是立法应特殊规定的流转方式,转让是应允许为单独的流转方式,而入股是立法应突破的流转方式。以此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多元化和利益的最佳化、最大化,以求达到农村土地流转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协调,促进农村、农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规划理念转变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进行评价和思考。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需要首先树立前瞻主动、务实客观的规划观。进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索化解或缓和中心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两个方面用地扩张压力的途径,调节用地供需矛盾。最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非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刚性内容,即强制性措施及与其相关的实施、监督以及绩效评价机制。最后论文结合在南京沧东地区的相关实践介绍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理论研究的初步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农村土地流转迟缓的供求影响因素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流转长期受到决策者的鼓励,但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率一直偏低,西部地区尤其如此。本文试图以陕西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等因素影响农地使用权流转率的作用机制;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率偏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受到现行的以提供社会保障为基本目的的农地制度的约束,任何旨在提高农地流转率的改革措施,都必须考虑现行农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地区差异,实行因地制宜的农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莉  王慧  曹明明 《人文地理》2005,20(1):121-125
基于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对西安市80年代以来的人口分布变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形成"中心区人口减少、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外圈人口低速增长"的区域差异格局,90年代这种区域差异格局更明显。通过人口分布模型的回归拟合,尝试性预测了西安市未来人口分布的趋势。结果显示:2010年西安市人口分布的峰值将出现在距市中心约2.5km的城墙与二环线之间。最后探讨了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动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