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周时期青铜剑首同心圆的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周时期盛行佩剑之风,在剑上集中了多项杰出的装饰技术,其中位于青铜剑首端部的同心圆装饰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引起了科技史界的关注。剑首同心圆由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状凸棱组成。对东周时期的多件剑首同心圆的考察表明剑首同心圆应用了类似轮制法成形工艺,预先单独铸造成形,后与剑茎铸接成一体。通过对车削法、石范铸造、失蜡铸造、陶范铸造等剑首同心圆可能的成形方法的分析,推测古人很可能不预制陶模,而是用轮制法直接车制出具有同心圆的剑首陶范,以陶范铸造法铸造剑首同心圆,此法是东周时期最可行的成形方法.其基础是新石器时代已采用的轮制法制陶技术及商周时期成熟的陶范处理技术。通过模板轮制法的模拟试验.成功地复制了青铜剑首同心圆。其过程为配制极细的泥料、制作带齿的模板、采用轮制法制作同心圆陶范并在相应的凸棱上刻下绳纹、焙烧陶范与浇注青铜液。  相似文献   

2.
古建油饰彩画的制作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中国特有的古建油饰彩画制作技术加深了解,促进古建油饰彩画传统工艺科学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等仪器对采自蒙古博格达汗宫博物馆、北京颐和园、甘肃嘉峪关、山西太符观等古代建筑的油饰彩画样品的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样品分别采用了一麻五灰、一布四灰、单披灰等多种工艺制作地仗;麻纤维广泛应用于样品纤维层中,仅样品YHY-22使用了棉布;颐和园和博格达汉宫博物馆的样品以砖灰作为地仗无机填料,嘉峪关样品使用了白土粉,而山西古建样品则可能使用当地的土壤。可以得出结论:几个地区古建油饰彩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略谈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娥 《南方文物》2006,(1):101-102
人类在早期的日常生活中,从披树叶、穿兽皮用以御寒,逐渐发展到穿树皮布。作为一种早期人类衣着的方法,树皮布的出现比披树叶、穿兽皮无疑更前进了一大步。树皮布是无纺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类穿着从无纺到有纺的发展进程。调查海南黎族树皮布的制作技术,为研究黎族树皮布的起  相似文献   

4.
壁画艺术是人类绘画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了解,首先要解读壁画在中国历史变革中的存在状况。本文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顺序,简要分析了壁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作技术特点,这种对壁画的审视方式,将较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壁画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刘泳森 《风景名胜》2020,(1):0126-0126
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动漫产业也获得了空间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对于动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针对人们的新要求,一般的动漫水平已经无法予以满足,所以只有从技术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够不断优化动漫设计和制作环节,数字媒体技术在动漫创作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动漫产业的飞跃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董中明 《风景名胜》2021,(7):0186-0186,0188
针对大型钢结构网架跨度大、节点多、相贯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编制了详细的制作方案,确保制作质量能够达到制作要求。  相似文献   

7.
河姆渡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基本上是由自己制作的,石器的原料大多就近取材,运用打制、磨制、线切割、钻孔、刻划技术制作成型。河姆渡石器的制作工序以生产工具中的石斧和人体装饰品中的莹石玦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伊拉克中部萨珊时代釉陶的制作技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探测器(EDS)对釉陶样品进行了研究。用金刚石圆形锯将各种陶器碎片切成小的截面样品,在切割过程中尽量使同一片样品既含有胎体,又含有内外釉层。将样品嵌入环氧树脂中,用金刚砂纸进行打磨,然后用金刚石研磨膏磨光亮,使得样品厚度约为1μm。在60倍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截面的釉层颜色以及胎釉形态,然后将它们加一层石墨涂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东周青铜复合剑的制作技术,采用X光探伤、CT、XRF、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出土于山东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国墓的2把青铜复合剑进行了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合金技术、金相组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把青铜复合剑均采用低锡合金和高锡合金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泰出土的2把青铜复合剑与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上的差异:在结构上,低锡区设置在剑脊的两侧,其截面结构呈现多种形式,与高锡区铸接,浑然一体;在成分上,低锡区含锡量仅为4%,具有锡青铜最佳的延伸率.结合青铜复合剑剑柄的特色,认为虽然新泰出土复合剑的内部结构与已研究的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有明显差异,但制作理念应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白俊伟 《神州》2013,(8):210-210
中国的游戏发展应立足于更加民族话的方向,饱含民族化的东西才更容易被认同被接受。本文通过对荆楚建筑文化的特征分析将其作为游戏场景参考,使得设计的游戏场景具有一定的荆楚文化底蕴使更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张健 《丝绸之路》2013,(20):68-69
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通常称为线性编辑。这种编辑给编辑人员带来很多限制,编辑效率非常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视、音频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即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可对存储在硬盘上的数字化音、视频素材进行随意排列组合,并方便修改,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来说,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2.
<正>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诉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诠释着各时代辉煌灿烂的历史、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民俗民风等,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存。中国古代壁画主要以洞窟壁画、墓葬壁画和寺观壁画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墓葬壁画在反映各个时期的丧葬习俗的同时,也揭示着当时的社会习俗、文化传承、艺术创作水平等,在绘画艺术和历史文化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破坏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庙底沟遗址出土陶器制作痕迹,认为庙底沟、西王村及庙底沟二期文化三个时期陶器在制作技术上基本一脉相承,但各个时期也有其时代特点。庙底沟文化存在集中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两种生产组织。西王村文化存在集中作坊、个体手工业两种生产组织。庙底沟二期文化仅有个体作坊手工业生产组织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遗产》2004,(3):65-65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露置的简仪、浑仪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青铜天文仪器,其制作技术代表着我国500余年前在天文、冶金铸造和工程力学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长期露置在室外,大气污染对其腐蚀十分严重。本课题通过大量研究实验,进行了结构力学分析、计算、稳定性研究及腐蚀状况研究。采用先银钎焊后铜钎焊的复合焊接技术,解决了双金属电化学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云南曲靖市董家村有业已停产的石范铸铁作坊.经调查,石范的形制可大体分为犁铧范和犁镜范两类,型号分为大、小号两种.一般选用砂岩作为制范的主要材料,需先将大块原石破解为毛料,再对毛料进行整形加工,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犁镜范、犁铧范及型芯以供浇注所需.滑石和砂岩是古代工匠最常用的两种制范材料,南方尤以砂岩见多.在铸造技术出现前,早期制范工具可能为锻造而成,亦或以较范坯更硬的石器、骨器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16.
全球范围内,有逾百项和传统工艺与制造业相关的世界级遗产。唯瑞士钟表制造业能以产业化的形式,数百年间持续影响五大洲,历经数次世界性科技革命浪潮仍能够在全球同行业中独占鳌头。本文通过两座瑞士制表小镇的案例,探究了瑞士钟表制造行业蓬勃发展历久不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宿晨 《收藏家》2006,(8):29-34
国人尚玉已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玉器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它那浓厚的艺术风格也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中与政治、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独特的玉文化。如:玉之五德、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都反映了我国爱玉喜玉的特殊感情,也是其他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玉器琢制工艺方面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先民不但已经熟知寻找玉矿、开采玉料、掌握了切割钻孔技术,而且在玉器表面上还熟练的实施了阴刻、减地、碾磨、抛光等装饰手法。器物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有圆雕…  相似文献   

18.
谢光茂  林强 《南方文物》2012,(4):56-73,55
湘、鄂、黔、桂山地地区迄今已经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石器制作场。这些石器制作场发现的石器种类和石器制作工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多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但都发现有与石器制作相关的各种石料、石器制作工具、石器残次品、成品乃至废弃品。对这些石制品进行深入研究将是今后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而石器制作场这类特殊的遗址中由于保留有完整的石器加工制作各个环节的证迹,特别便于石器制作工艺的探讨。广西百色革新桥遗址发掘的石器制作场就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发现,《广西百色革新桥遗址石器制作工艺研究》也是相关石器制作工艺研究中的精深之作。本文作者是精研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专家,对石器特别是打制石器的研究尤有心得。本文对石料的来源、特性和选择,石器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具体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全面复原了革新桥石器的制作技术。特别是对石器制作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分析尤其精彩。是今后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略显不足的是,本文并没有对革新桥全部的石制品进行研究,特别没有提供废弃的石片和石器残次品的完整资料,使读者难以对作者呈现的石器制作工艺"操作链"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此外,本文认为这批石制品的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不知何据。仅以这批石制品中出现的凹刃石凿来看,其年代恐怕要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距今4000年之后)。  相似文献   

19.
王哲 《神州》2013,(31):240-240
传统动画制作,面临着停滞不前的问题,如果要改变现状顺应潮流,就必须应用高科技手段,即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以提高动画制作人员对动画的深入理解,且从运动原理和视觉调度等方面得到独特感悟。计算机动画技术还可以解决对动画理解难和绘制难等问题,并消除视频频闪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江汉考古》2021,(4):116-125
为了更全面地探讨皿方罍的制作工艺,特别是从细认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特征,本文应用X-CT无损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罍盖钮内盲芯制作技术,罍身附件的连接结构,及加强筋设置特征。结果显示,根据功能不同,盲芯自带芯撑可分为承持芯撑和定位芯撑;耳、鋬、兽首等附件的铸接结构,根据实际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罍上多处设置了隐蔽的加强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商周青铜器的盲芯技术、铸接技术及加强筋设置技术,认为商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技术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技术特征,体现了古代青铜器制作技术传承的稳定性及技术发展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